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来源的DNA、蛋白质、肽类、多聚糖、脂质等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纳米材料及作为药物纳米载体的制备技术。全书分三个部分共12章:第1至第4章为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DNA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性质及其脂质、壳聚糖复合物在基因治疗中的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第5至第8章为第二部分,阐述了基于多肽和蛋白质的纳米材料的来源、修饰及其特殊的组装结构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第9至第12章为第三部分,阐述了药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定位药物输送的功能性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在临床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并对纳米粒跨膜转运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本书可供从事药学、医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大学生、研究生等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纳米科学技术大系》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DNA的纳米材料
1 自组装DNA纳米管
1.1 引言
1.2 由DX基元自组装形成的DNA纳米管
1.3 DAE-E DX基元构成的纳米管
1.4 DAE-O DX基元纳米管
1.5 TX基元纳米管
1.6 4×4基元纳米管
1.7 6 HB基元纳米管
1.8 应用
1.9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2 核酸纳米粒
2.1 引言
2.2 治疗用DNA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3 核酸纳米粒的制备:合成和表征
2.3.1 原理
2.3.2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和优化
2.3.3 表面活性剂-DNA复合物的结构
2.3.4 表面活性剂-DNA复合物稳定性的量化
2.4 用于细胞识别与内吞的DNA功能化
2.4.1 功能化的策略
2.4.2 嵌入
2.4.3 与寡脱氧核糖核苷酸形成三螺旋结构
2.4.4 肽核酸
2.4.5 DNA与融合蛋白的相互作用
2.4.6 结合DNA小沟的试剂
2.5 DNA纳米粒:细胞识别和内化功能的复合
2.5.1 制备包被有保护性外壳和细胞内吞元素的纳米粒
2.5.2 生物医学应用:叶酸-PEG包被的纳米粒的细胞靶向和内吞特性
2.6 总结
参考文献
3 脂质体-核酸复合物
3.1 引言
3.2 DNA脂质体复合物
3.2.1 组成
3.2.2 纳米结构和微结构
3.2.3 脂质体的转染效率
3.3 ODN/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
3.4 siR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
参考文献
4 用于基因治疗的DNA-壳聚糖纳米粒:目前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4.1 引言
4.2 壳聚糖作为基因治疗载体
4.2.1 壳聚糖化学
4.2.2 壳聚糖修饰的一般方法
4.2.3 壳聚糖-DNA相互作用:未修饰壳聚糖的转染效率
4.3 壳聚糖的修饰:提高基因转染效率的策略
4.3.1 电荷密度、溶解度和乙酰化程度的影响
4.3.2 改善纳米粒的理化特性:溶解性、聚集性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
4.3.3 由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靶向
4.3.4 疏水性修饰:保护DNA并增强细胞内化
4.4 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4.4.1 复合凝聚法
4.4.2 交联法
4.5 负载DNA的壳聚糖纳米和微米粒
4.6 DNA释放及释放动力学
4.7 壳聚糖-DNA复合物效率的评价
4.8 壳聚糖-DNA在基因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4.9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蛋白质和多肽的纳米材料
5 基于植物蛋白的纳米粒
5.1 引言
5.2 植物蛋白概述
5.2.1 豌豆种子蛋白
5.2.2 小麦蛋白
5.3 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5.3.1 豆球蛋白和豌豆球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5.3.2 麸朊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5.4 植物蛋白纳米粒的药物包裹
5.4.1 麸朊蛋白包裹的维生素A
5.4.2 麸朊蛋白包裹的维生素E
5.4.3 亲脂性、亲水性或两亲性药物的包裹
5.5 结合配基的麸朊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5.6 麸朊蛋白纳米粒的生物黏附性
5.6.1 胃肠道黏膜的体外研究
5.6.2 实验动物的活体研究
5.7 展望
5.7.1 粒径优化
5.7.2 动物免疫
5.8 总结
参考文献
6 肽纳米粒
6.1 引言
6.2 制备纳米粒的原材料
6.3 制备方法
6.3.1 乳化法制备纳米粒
6.3.2 凝聚法制备纳米粒
6.4 肽纳米粒基本性质鉴定技术
6.5 载药纳米粒的靶向研究
6.5.1 被动靶向载药微粒系统
6.5.2 主动药物靶向的微粒系统
6.5.3 蛋白纳米粒的表面修饰
6.5.4 不同亲水性化合物的表面修饰
6.5.5 聚乙二醇衍生物进行的表面修饰
6.5.6 药物靶向的配体表面修饰
6.5.7 不同的表面修饰策略
6.6 在药物载体和诊断中的应用
6.6.1 蛋白质纳米粒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6.6.2 非肠胃应用途径
6.6.3 蛋白质纳米粒的局部应用
6.6.4 蛋白质纳米粒口服给药的应用
6.7 蛋白微球的免疫反应
6.8 总结
参考文献
7 白蛋白纳米粒
7.1 引言
7.2 血清白蛋白
7.3 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7.3.1 “传统”白蛋白纳米粒
7.3.2 白蛋白纳米粒的表面修饰
7.3.3 白蛋白纳米粒中药物的包载
7.4 白蛋白纳米粒的生物分布
7.5 药学应用
7.5.1 作为诊断用途的白蛋白纳米粒
7.5.2 白蛋白纳米粒作为寡核苷酸和DNA的载体
7.5.3 白蛋白纳米粒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7.5.4 磁性白蛋白纳米粒
7.5.5 白蛋白纳米粒作为眼部药物的递运
7.6 总结
参考文献
8 作为天然自组装系统的S层蛋白的纳米级模式
8.1 简介
8.2 S层蛋白的特性
8.2.1 结构、分离、自组装和重结晶
8.2.2 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8.2.3 S层蛋白属于糖结合蛋白
8.3 S层蛋白的纳米结构模式
8.3.1 S层蛋白纳米结构的特点
8.3.2 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功能固化
8.3.3 用遗传学方法形成
8.4 S层蛋白再组装的空间控制
8.5 S层蛋白作为形成规则纳米粒的模板
8.5.1 分子和纳米粒同功能区的结合
8.5.2 基于S层蛋白的纳米粒的体内合成
8.6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重要药用纳米材料
9 药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9.1 简介
9.2 药物纳米粒的结构
9.3 热力学方法
9.3.1 基于脂质的药物纳米粒
9.3.2 什么是脂质?
9.3.3 具有平面和弯曲界面的水合脂质的液晶相
9.3.4 水包油型脂肪乳
9.3.5 脂质体
9.3.6 立方晶体和六角晶体
9.3.7 其他脂质药物纳米粒
9.4 机械法
9.4.1 加工类型
9.4.2 湿法粉碎的特点
9.4.3 纳米分散体悬液的干燥
9.5 SCF法
9.5.1 SCF的特点
9.5.2 SCF方法中颗粒成型流程的分类
9.5.3 RESS
9.5.4 SAS
9.5.5 SEDS
9.6 静电法
9.6.1 电势和界面
9.6.2 静电喷射
参考文献
10 定位药物输送的功能性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10.1 简介
10.2 差异吸附的概念
10.3 SLN的制备
10.4 功能化表面修饰
10.5 总结
参考文献
11 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生物相容性纳米粒系统
11.1 简介
11.2 纳米粒系统及其构成成分
11.2.1 树枝状聚合物
11.2.2 巴基球和巴基管
11.2.3 量子点
11.2.4 聚合物胶束
11.2.5 脂质体
11.3 生物降解纳米粒
11.4 可生物降解的感光纳米粒
11.4.1 感光纳米粒作为肿瘤诊断的潜在技术
11.4.2 感光纳米粒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技术
11.5 光学成像和PDT
11.5.1 光学成像
11.5.2 PDT
11.5.3 ICG:一种理想的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光敏剂
11.6 包载ICG的PLGA米粒输送系统
11.6.1 包载ICG的PLGA纳米粒输送系统的基本原理
11.6.2 ICG水溶液和ICG纳米粒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
11.7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12 纳米粒透过生物膜
12.1 简介
12.2 细胞膜
12.2.1 生物膜的功能
12.2.2 生物膜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12.3 药物透过生物膜的困难
12.3.1 透过皮肤
12.3.2 透过血脑屏障
12.3.3 消化道屏障
12.4 纳米粒给药
12.4.1 皮肤
12.4.2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经皮转运
12.4.3 聚合物纳米粒的经皮转运
12.4.4 抗癫痫纳米粒药物的皮下给药
12.4.5 抗癌纳米粒药物的给药
12.4.6 无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组成的纳米纤维
12.5 纳米粒透过BBB
12.5.1 多肽透过BBB
12.5.2 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类纳米粒载体透过BBB
12.5.3 纳米粒基因载体透过BBB
12.5.4 纳米粒药物载体透过BBB的机制
12.5.5 硫胺包被的纳米粒载体透过BBB
12.5.6 纳米粒光学性质和活细胞成像
12.6 纳米粒的口服给药
12.6.1 植物凝集素修饰纳米粒的口服给药
12.6.2 多肽纳米粒的口服给药
12.6.3 聚合物类多肽纳米粒的口服给药
12.6.4 淋巴靶向的纳米粒口服给药
12.6.5 纳米悬浮液的口服给药
12.6.6 纳米粒口服用药后的黏膜黏附性
12.6.7 蛋白质纳米粒的口服给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