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优先流的概念、类型、运移特征、相关理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系统的介绍,并分别以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以及华北土石山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优先流为研究对象,以四川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和首都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为研究基地,通过野外示踪影像试验与室内土柱示踪实验有效结合,实验方法与数学模拟相结合,系统分析了长江上游暗针叶林和华北土石山区森林的优先流类型、特征、运移路径、运移规律以及优先流形成的驱动影响因子,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域的径流形成、土壤水分运动、地表地下水质净化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撑作用。 本书可供水土保持、森林水文、水资源、土壤物理及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水土保持、环境科学、生态学、水利和林业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教师的参考书。
样章试读
目录
-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优先流研究起源、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1 优先流问题研究概述
1.1.1 优先流基本内涵
1.1.2 优先流表现类型
1.1.3 优先流特征
1.1.4 优先流研究的科学意义
1.2 优先流形成的驱动影响因素
1.2.1 内部因素
1.2.2 外部因素
1.3 优先流研究的基本理论
1.3.1 能量理论
1.3.2 混沌及分形理论
1.3.3 渗透理论
1.3.4 非稳定湿润锋理论
1.3.5 优先流模型
1.4 优先流研究的发展历史
1.4.1 Monte Verita会议(1989)
1.4.2 Monte Verita研讨会(2006)
1.4.3 Monte Verita研讨会(2009)
1.5 优先流研究实验技术方法
1.5.1 示踪技术
1.5.2 微张力测量技术
1.5.3 非侵入式影像获得技术
1.5.4 地下雷达探测技术
1.6 优先流与尺度
1.6.1 孔隙尺度
1.6.2 心土尺度
1.6.3 单个土体尺度
1.6.4 区域尺度
1.7 优先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1.7.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7.2 研究发展趋势
第2章 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优先流研究
2.1 研究区域状况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2.2.2 研究思路
2.2.3 研究技术路线
2.2.4 研究方法
2.3 优先流分类体系
2.3.1 优先流分类类型表征
2.3.2 优先流现象表述
2.3.3 优先流分类体系
2.4 优先流产生判定与类型分析
2.4.1 优先流获取方法
2.4.2 优先流产生的判断依据
2.4.3 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优先流判定
2.4.4 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优先流类型分析
2.5 优先流特征分析
2.5.1 研究区域土壤水流特征分析
2.5.2 优先流特征分析
2.6 优先流过程分析
2.6.1 KDM优先流模型构建
2.6.2 模型参数
2.6.3 KDM优先流模型评价与分析
2.6.4 优先流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2.7 优先流产生因子分析
2.7.1 土壤孔隙状况
2.7.2 降雨特征分析
2.7.3 地被物层及根系层特性分析
第3章 华北土石山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优先流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位置与地质地貌特征
3.1.2 研究区的气候特征
3.1.3 研究区的土壤特征
3.1.4 研究区的植被特征
3.1.5 试验样地概况
3.2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3.2.1 研究目标
3.2.2 研究内容
3.2.3 研究技术路线
3.2.4 实验方案
3.3 优先流路径分类及因子分析
3.3.1 样地土壤基本性质
3.3.2 鹫峰地区优先流类型分析
3.4 不同因子对优先流路径的影响
3.4.1 优先路径的定量表征
3.4.2 不同因子对优先流路径的影响
3.5 根系对优先流形成的驱动影响
3.5.1 试验方法
3.5.2 根系分布特征
3.5.3 试验样地染色情况分析
3.5.4 根长对优先流的影响
3.5.5 根系生物量对优先流的影响
3.6 土壤特性对优先流形成的驱动影响
3.6.1 土壤孔隙对优先流的影响
3.6.2 土壤孔隙分维对优先流的影响
3.6.3 优先流路径综合因子分析
3.7 土壤溶质运移研究
3.7.1 基本理论
3.7.2 土壤溶质运移研究状况
3.7.3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研究
3.7.4 土壤在饱和及非饱和两种状态下溶质运移研究
参考文献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