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课程、教学、教育实践、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教育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及相关问题,并对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社会等关系作了全新的阐释。全书材料平实,体系严整,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并适当汲取了当代西方教育学的最新理论,在具有普适性的同时兼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本书可作为高校本科学生、高职高专学生公共课教材,也可作为本科生考研的基础读物以及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复习材料。
样章试读
目录
- 第一章 教育及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历史演进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文化
第一节 文化与人
一、人的发展特点
二、文化与人的形成
第二节 文化与学校教育
一、学校与文化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化
一、社会化
二、教育与社会化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一、教育与社会分层
二、教育与社会流动
第三节 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平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
二、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因素
三、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平等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和性质
二、教育目的的类型及选择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构成
四、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现代学校制度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容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
四、现代学校制度的变革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演变
二、我国现行学校制度的形态
三、我国现行学校制度的变革
四、终身教育与学校制度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
二、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及其地位和权利
二、学生的发展
三、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作用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三、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念
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二、课程的含义
三、扩充我国的课程观
第二节 课程结构与类型
一、课程的结构和类型
二、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三、学问中心课程与人本主义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五、传递中心课程与对话中心课程
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第三节 课程开发的几种模式
一、泰勒模式
二、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
三、施瓦布的实践模式
第四节 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四、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课程结构
第八章 教学理论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含义
二、教学的地位与任务
三、教学理论及其流派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的阶段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二、教学原则体系
第四节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
第九章 教学实践
第一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的分类
四、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历程
三、班级授课制
四、当代国内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第三节 教学工作的实施
一、备课与上课
二、教学工作的其他环节
第四节 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及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结构
三、教学策略的分类
第十章 道德教育
第一节 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含义
二、道德的结构
第二节 学校道德教育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模式
第三节 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
一、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新构想
第十一章 教育评价
第一节 教育评价概述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二、教育评价的演变
三、教育评价的功能与类型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模式
一、泰勒模式
二、目标游离模式
三、CIPP模式
四、CSE模式
五、应答模式
六、反对者模式
七、自然探究模式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一、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
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三、教育评价的方法
第十二章 教育管理
第一节 教育管理概述
一、教育管理的概念
二、教育管理的特征
第二节 教育管理过程
一、教育决策
二、教育组织
三、教育领导
四、教育控制
五、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的素质
二、班级组织结构
三、班级管理的内容
四、班级管理原则
五、班级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