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作者20多年来研究创造学,发表50多篇创造学论文、30多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观论文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中外创造学家和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经综合创新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理工文综合特色、自主创新特色的较完整的广义创造学理论体系;同时,它又是一本经多年教学实践锤炼,不断加以补充、完善,且深受欢迎的教材。本书第一版曾于2003年出版,经过6年的使用,征求了相关专家、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作了认真修订,保留了原书的全部精华,精简压缩了部分内容,增添了部分新观点、新案例、新材料,作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本书以“创新”这一时代精神贯穿全书,不仅探讨了创造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阐述了创造性活动、创造性主体、创造性人格、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环境的原理,揭示了创造性活动的规律,系统讲解了创造技法、TRIZ(萃智)技术发明方法,而且探讨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等具体创造活动的基本概念、发展规律、典型案例、创新经验、战略措施、应对方法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生公共课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教师、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有志成为创造者的其他读者开发创造力的
样章试读
目录
- 前言
第1章 创造学导论
1.1 什么是创造学
1.2 创造学的兴起
1.3 创造学的理论体系
1.4 学习创造学的意义和方法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2章 创造性活动
2.1 创造性活动的分类
2.2 创造性活动的规定性
2.3 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3章 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及创造性人格
3.1 创造性主体的特征和定义
3.2 主体的创造性人格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4章 主体的创造力
4.1 创造力的概念和结构模型
4.2 创造力开发
4.3 创造力的测试和训练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5章 创造性人才
5.1 创造性人才的分类标准、基本特征
5.2 创造性人才的成才模式和研究意义
5.3 如何造就创造性人才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6章 创造性思维活动
6.1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活动
6.2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6.3 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6.4 直觉思维、顿悟思维和灵感思维
6.5 创造性思维训练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7章 创造性活动的规律
7.1 系统综合创新规律
7.2 最优选择创新规律
7.3 交流激励创新规律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8章 创造性环境
8.1 自由讨论等方面的环境
8.2 创造性活动的顺境和逆境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9章 创造技法
9.1 创造技法导论
9.2 常用创造技法(一)
9.3 常用创造技法(二)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10章 TRIZ技术发明方法
10.1 TRIZ技术发明方法导论
10.2 技术系统的发展规律
10.3 解决发明问题的40个措施
10.4 物场分析法、标准解法和解题程序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11章 理论创新活动
11.1 理论创新导论
11.2 邓小平理论的创造观
1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观
11.4 科学发展观的创新观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12章 制度创新活动
12.1 广义制度创新活动
12.2 狭义制度创新活动
12.3 改革开放创新活动的成就和经验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13章 科学发现活动
13.1 科学发现活动的基本概念
13.2 科学发现活动的规律、问题和哲学启迪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14章 技术发明活动
14.1 技术发明的概念
14.2 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发明案例
14.3 发明专利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15章 技术创新活动
15.1 技术创新及相关概念
15.2 技术创新的回顾和展望
15.3 企业技术创新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16章 名牌产品创造活动
16.1 名牌产品的特征和定义
16.2 名牌产品的评价
16.3 启动名牌创造工程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17章 创造性教育活动
17.1 创造性教育的特征和目标
17.2 创造性教育的内容、活动方式、方法和体制
17.3 创造性教育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第18章 创造性审美活动
18.1 关于美的分类和概念
18.2 一般美的创造活动
18.3 形态美的创造活动
思考、讨论与训练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