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岩石学

浏览历史

岩石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岩石学
  • 书号:
    作者: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
  • 页数:0
    字数:51000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 所属分类:P58 岩石学
  • 定价: ¥3.40元
    售价: ¥2.69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内容简介
本书原分三册,现合并成一册翻译出版。
第一至第三编(第一册)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偏光显微镜鉴定造岩矿物所必需的知识。第四编(第二册)介绍描述岩石学(岩类学),有一半试图用现代岩石学的更加广阔的视野对传统的描述岩石学进行重新评价,对其体系的特征和真正的含义、以及传统的分类和成因分类之间的关系的说明,作了尝试;剩下一半介绍了岩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火成岩的成因系列和变质岩相系列等。第五至第六编(第三册)主要介绍了火成岩与变质岩的成因论,包括两大范畴:一是以岩石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的规律为基础来解释岩石的形成过程;另一是在阐明火成岩群与变质带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同时,将岩石成因与构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论述。
本书可供广大地质科技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作为大专地质院校培养研究生用的一部重要教科书或参考书。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第一编 晶体的光学性质
    第1章 晶体和赤平极射投影
    1.1 晶形和面角
    1.2 晶轴、轴率及指数
    1.3 晶系
    1.4 赤平极射投影原理
    1.5 赤平极射投影的作图
    1.6 根据吴氏网求赤平极射投影
    第2章 晶体光学基础
    2.1 晶体和光
    2.2 频率、偏光及折射
    2.3 光学的均质体和光学的非均质体
    2.4 一轴晶的光速面
    2.5 一轴晶的折光率曲面和光波的振动方向
    2.6 二轴晶的光速面
    2.7 二轴晶的折光率曲面和光轴角
    2.8 二轴晶光波振动方向
    2.9 光性方位
    2.10 色散
    2.11 矿物的消光和颜色
    2.12 光性异常
    第二编 偏光显微镜
    第3章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与调试
    3.1 偏光显微镜的发展史
    3.2 偏光镜
    3.3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3.4 直光镜与锥光镜偏光的调整
    第4章 直光镜下的观察
    4.1 直光镜下观察的概要
    4.2 只用下偏光观察之一——长度和角的测定
    4.3 下偏光观察之二——矿物外形轮廓上的凹凸和贝克线
    4.4 在正交偏光下的观察之一——消光
    4.5 正交偏光下观察之二——迟差与干涉色
    4.6 Michel-Lévy的干涉色色谱表
    4.7 锐敏色检板及其他检板
    4.8 消光角测定和延性符号
    4.9 求柱状和板状晶体在薄片中的消光角的作图法及其结果
    4.10 消光角与晶系的关系
    4.11 矿物的多色性和吸收的观察
    第5章 在锥光镜下的观察
    5.1 干涉像的原理
    5.2 一轴晶垂直光轴的切片
    5.3 一轴晶与光轴斜交的切片
    5.4 一轴晶平行光轴的切片
    5.5 二轴晶垂直X或Z的切片
    5.6 二轴晶垂直一个光轴的切片
    5.7 二轴晶平行光轴面的切片
    第6章 自由旋转台的使用法
    6.1 自由旋转台的构造
    6.2 自由旋转台测定的补正
    6.3 对任意薄片测定二轴晶的X、Y、Z方位
    6.4 测定光轴角
    6.5 结晶形态方向的测定
    第7章 折光率的测定法
    7.1 油浸法的原理
    7.2 浸油
    7.3 折光仪
    7.4 光源
    7.5 主折光率的测定
    7.6 测定折光率时实际上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编 造岩矿物的光学性质
    第8章 造岩矿物概论
    8.1 造岩矿物的分类和本篇提要
    8.2 造岩矿物的性质和鉴定
    8.3 矿物的名称
    第9章 架状结构硅酸盐类
    9.1 硅氧矿物类
    9.2 长石族
    9.3 似长石族
    9.4 沸石族
    第10章 层状结构硅酸盐类
    10.1 云母族
    10.2 黑硬绿泥石
    10.3 叶蜡石
    10.4 滑石
    10.5 蛇纹石
    10.6 绿泥石
    10.7 葡萄石
    10.8 粘土矿物
    10.9 海绿石
    第11章 链状结构硅酸盐类
    11.1 辉石族
    11.2 硅灰石
    11.3 蔷薇辉石
    11.4 角闪石族
    第12章 对偶状结构硅酸盐及环状结构硅酸盐
    12.1 黄长石
    12.2 绿帘石族
    12.3 硬柱石
    12.4 绿纤石
    12.5 符山石
    12.6 绿柱石
    12.7 堇青石
    12.8 大隅石
    12.9 电气石
    12.10 斧石
    第13章 岛状结构硅酸盐类
    13.1 橄榄石族
    13.2 硅镁石族
    13.3 锆石
    13.4 榍石
    13.5 石榴石族
    13.6 硅线石
    13.7 红柱石
    13.8 蓝晶石
    13.9 黄玉
    13.10 十字石
    13.11 硬绿泥石
    第14章 硅酸盐以外的造岩矿物
    14.1 方解石
    14.2 白云石
    14.3 霰石
    14.4 刚玉
    14.5 金红石
    14.6 尖晶石族
    14.7 磁铁矿
    14.8 钛铁矿
    14.9 赤铁矿
    14.10 褐铁矿
    14.11 水镁石
    14.12 磷灰石
    14.13 萤石
    14.14 黄铁矿
    14.15 磁黄铁矿
    14.16 石墨
    第一至第三编 附录
    附录1 与结晶光学和显微镜及造岩矿物有关的参考书
    附录2 电磁光学概要
    附录3 显微镜用岩石薄片的制作
    附录4 在显微镜下测定构成岩石的矿物的量比
    附录5 造岩矿物的分离
    参考文献
    第四编 岩石的岩相和成因分类及性质
    第15章 岩相学(或岩类学)的原理
    15.1 岩石和岩相学
    15.2 岩相学的历史
    15.3 岩石的成因三分法
    15.4 岩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15.5 岩型名称的表现法和书写法
    第16章 火成岩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16.1 火成岩的一般性质
    16.2 火成岩的化学组成的规律性
    16.3 (K2O+Na2O+CaO)/Al2O3比与矿物组合
    16.4 硅氧饱和度和碱性岩石的概念
    16.5 C.I.P W标准矿物成分
    参考文献
    第17章 玄武岩质岩浆的种类和岩石系列
    17.1 岩石区、火成岩共生和岩石系列
    17.2 玄武岩质岩浆的种类
    17.3 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系列
    17.4 岩浆和岩石系列的种类
    17.5 层状侵入分异岩体的研究
    17.6 格陵兰的Skaergaard侵入岩体
    参考文献
    第18章 火成岩的岩型分类、命名和系列
    18.1 火成岩的结构,火山岩与深成岩
    18.2 表示火成岩结构的术语
    18.3 火成岩岩型分类表
    18.4 镁铁质的火成岩类
    18.5 中间组成的火成岩类
    18.6 长英质的火成岩类
    18.7 超镁铁质岩类
    18.8 煌斑岩类
    18.9 火山碎屑岩类
    第19章 火成岩体的形状及其生成机制
    19.1 喷出岩体
    19.2 侵入火成岩体
    19.3 花岗岩质岩石的出露形态
    参考文献
    第20章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组成
    20.1 变质作用和变质作用的种类
    20.2 前进变质作用
    20.3 变质岩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20.4 变质相
    20.5 变质作用的压力型
    参考文献
    第21章 变质岩的岩型分类和命名
    21.1 变质岩的结构
    21.2 变质岩岩型名的种类,特别是主要表现结构的岩型名
    21.3 泥质沉积岩起源的区域变质岩
    21.4 镁铁质火成岩起源的区域变质岩
    21.5 榴辉岩和榴辉岩相
    21.6 石英长石质和钙质的区域变质岩
    21.7 接触变质岩和它的变质相
    第22章 沉积岩的分类和命名
    22.1 沉积岩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22.2 砂岩
    22.3 泥质沉积岩
    22.4 钙质沉积岩
    22.5 硅质沉积岩
    参考文献
    第四编 附录
    附录6 关于岩类学及一般岩石学的参考书
    附录7 C.I.P.W.norm计算
    附录8 造岩物质的分子量表
    第五编 造岩矿物的相关系与岩石的形成条件
    第23章 岩石成因序论
    23.1 岩石成因论的发展史
    23.2 相律
    23.3 共熔关系
    23.4 反应关系与Bowen的反应原理
    23.5 火成岩的结晶温度
    23.6 火成岩多样性机制的概述
    23.7 地球的构成
    参考文献
    第24章 火成岩与上地幔的主要造岩矿物的相关系
    24.1 前言
    24.2 Mg-Fe橄榄石
    24.3 石榴石
    24.4 辉石
    24.5 磁铁矿与钛铁矿
    24.6 斜长石
    24.7 碱性长石
    24.8 氧化硅矿物
    24.9 上地幔的含水矿物
    参考文献
    第25章 熔融实验与火成岩的成因
    25.1 玄武质岩浆的起源
    25.2 安山质岩浆的起源
    25.3 花岗质(流纹岩质)岩浆的起源
    参考文献
    第26章 变质反应与变质岩的形成条件
    26.1 变质作用引起的矿物变化
    26.2 单纯的固相反应与变质作用的压力型
    26.3 含水矿物与脱水反应
    26.4 泥质岩前进变质作用的化学反应
    26.5 镁铁质火成岩的前进变质作用的化学反应
    26.6 变质作用与火成作用的边界
    26.7 每一变质相的温度和压力
    参考文献
    第27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的微细构造
    27.1 前进变质作用中矿物变化的机制
    27.2 矿物的形状与界面自由能
    27.3 矿物形成的时间因素
    27.4 矿物定向性的成因
    27.5 条带状构造的成因
    27.6 贯入片麻岩与混合岩
    参考文献
    第六编 从岩石学观点看地球的构成与演化
    第28章 地球上的主要火成岩群及其成因
    28.1 岩石成因论与构造地质学
    28.2 锶同位素与火成岩的成因
    28.3 大洋中脊系的火成岩
    28.4 大洋岛的火山岩
    28.5 弧状列岛与大陆边缘的火山弧
    28.6 造山带的花岗质岩石
    28.7 含橄榄岩的各种火成岩群
    28.8 斜长岩
    28.9 高原玄武岩及伴生的侵入岩体
    28.10 大陆地区的碱性火山岩类
    28.11 碳酸盐岩
    28.12 金伯利岩
    参考文献
    第29章 变质带的形成
    29.1 板块运动与变质带的形成
    29.2 日本的变质带
    29.3 变质带一般性质的概述
    29.4 前寒武纪地盾的形成与大陆生长
    29.5 大洋中脊与沿转换断层的变质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五至第六编 附录
    附录9 实验岩石学及岩石成因论的参考书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