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生命科学 > 生物化学 > 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

浏览历史

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
  • 书号:9787030318190
    作者:秦江锋,赖绍聪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B5
  • 页数:284
    字数:336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4
  • 所属分类:P58 岩石学
  • 定价: ¥58.00元
    售价: ¥45.82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造山带花岗岩类成因及其动力学研究对反演造山带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书运用现代火成岩成岩理论及岩石大地构造学的理论,采用系统的野外地质、岩相学、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方法,对秦岭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上晚三叠世典型花岗岩体进行了精细研究,确立了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花岗岩形成的年代学格架,反演了花岗岩的源区性质、成因机制以及幔源物质在花岗质岩浆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及造山带中陆壳俯冲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与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岩石变质年代的对比,探讨了陆壳俯冲作用与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反演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系统性强、立论有据、富有创新。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参考阅读。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第2章 秦岭—大别造山带区域地质概况
    2.1 北秦岭构造带
    2.2 商丹古缝合带
    2.3 南秦岭地块
    2.4 勉略缝合带
    2.5 扬子板块北缘
    2.6 秦岭造山带内中生代花岗岩的分布特征及研究现状
    第3章 南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东江口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俯冲陆壳在折返过程中形成的高K、Mg#埃达克质花岗岩
    3.1 引言
    3.2 区域地质背景和野外地质
    3.3 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
    3.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3.5 Sr-Nd-Pb同位素组成
    3.6 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
    3.7 暗色包体及基性岩脉的成因机制及地幔源区性质
    3.8 高Mg#埃达克质花岗岩的成因
    3.9 小结
    第4章 南秦岭造山带五龙复式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俯冲大陆岩石圈在构造折返过程中的多阶段部分熔融作用
    4.1 引言
    4.2 地质背景和野外地质
    4.3 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
    4.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5 Sr-Nd-Pb同位素组成
    4.6 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
    4.7 讨论
    4.8 小结
    第5章 扬子板块北缘阳坝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浆混合作用在高Mg#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5.1 研究背景
    5.2 区域地质概况
    5.3 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5.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5.5 Sr-Nd同位素特征
    5.6 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
    5.7 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
    5.8 讨论
    5.9 小结
    第6章 西秦岭地区糜署岭花岗岩的岩浆混合成因: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证据
    6.1 研究背景
    6.2 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6.3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4 Sr-Nd同位素特征
    6.5 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分析结果
    6.6 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
    6.7 讨论
    6.8 小结
    第7章 秦岭造山带三叠纪花岗岩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背景
    7.1 花岗岩形成的年代学格架
    7.2 后碰撞造山作用的内涵及碰撞造山带中高钾钙碱性埃达克质花岗岩类的成因机制
    7.3 秦岭造山带下地壳物质组成及其熔融机理
    7.4 暗色包体所代表的地幔源区性质及幔源岩浆在花岗质岩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7.5 陆壳深俯冲与秦岭造山带三叠纪花岗岩类的成因
    第8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