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39章,由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五篇组成。其中人体解剖生理学为第一至第十一章,将人体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结合起来。微生物学为第十二至第十七章,主要叙述微生物学和病毒学基本理论知识。免疫学为第十八至第二十四章,着重介绍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免疫基本概论及知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第二十五和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物质代谢主要介绍糖、脂肪、核酸、蛋白质代谢及生物氧化的过程;第二十六章分子生物学重点介绍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基因治疗、新药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相应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病理学为第二十七至第三十九章,由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两部分组成,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便于学生理解,适当增加了一些图片。本次改版特别增加了微生物学、病毒学、物质代谢、生物氧化、基因工程疫苗、基因治疗等最新医学进展,既重点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又突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每章之后列有思考题,注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了非临床专业医学教材的内容特点。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1)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2)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4)
第三节 基本组织的结构(11)
第二章 运动系统(16)
第一节 骨与骨连接(16)
第二节 肌肉(20)
第三章 神经系统(23)
第一节 概述(23)
第二节 神经系统解剖(23)
第三节 神经系统基本功能(26)
第四章 感觉器官(32)
第一节 概述(32)
第二节 视觉(33)
第三节 听觉(37)
第四节 其他感官(41)
第五章 血液(42)
第一节 体液和内环境(42)
第二节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43)
第三节 血细胞的形态、发生和生理功能(45)
第四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48)
第五节 血型和输血(50)
第六章 循环系统(54)
第一节 心脏的结构(54)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57)
第三节 心肌的生理(59)
第四节 血管生理(61)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64)
第七章 呼吸系统(67)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67)
第二节 呼吸生理(70)
第八章 消化系统(76)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76)
第二节 消化生理(81)
第九章 泌尿系统(85)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85)
第二节 泌尿生理(92)
第十章 生殖系统(101)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101)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105)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113)
第一节 激素概况(113)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117)
第三节 垂体(118)
第四节 甲状腺(119)
第五节 胰岛(121)
第六节 肾上腺(123)
第二篇 微生物学
第十二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128)
第一节 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结构(128)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132)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35)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原则(137)
第五节 细菌的致病性(137)
第六节 细菌性感染(139)
第七节 机体抗细菌免疫(140)
第八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与防治(140)
第十三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142)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142)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143)
第十四章 常见致病性细菌(146)
第一节 球菌(146)
第二节 肠道杆菌(150)
第三节 弧菌和弯曲菌(155)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157)
第五节 分枝杆菌(161)
第六节 动物疫原性菌(164)
第七节 其他病原性细菌(167)
第八节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71)
第十五章 真菌(179)
第一节 真菌概述(179)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真菌(182)
第十六章 病毒(185)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185)
第二节 病毒增殖与分类(186)
第三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88)
第十七章 常见致病病毒(195)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195)
第二节 肠道病毒(202)
第三节 肝炎病毒(206)
第四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12)
第五节 其他病毒(214)
第三篇 免疫学
第十八章 免疫学概论及抗原(219)
第一节 免疫学的起源及基本概念(219)
第二节 免疫系统(220)
第三节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222)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224)
第十九章 免疫球蛋白(227)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27)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229)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及抗体的多样性(231)
第四节 人工制备抗体(232)
第二十章 补体系统(234)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234)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与调节(234)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237)
第二十一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39)
第一节 MHC结构、分布与功能(239)
第二节 HLA分子的生物学意义(243)
第二十二章 免疫应答(244)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基本过程(244)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245)
第三节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249)
第二十三章 免疫病理(253)
第一节 超敏反应(253)
第二节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254)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255)
第四节 肿瘤免疫(257)
第五节 移植免疫(258)
第二十四章 免疫学应用(261)
第一节 免疫学预防(261)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264)
第三节 免疫学治疗(267)
第四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二十五章 物质代谢(270)
第一节 糖代谢(270)
第二节 脂代谢(274)
第三节 核酸代谢(285)
第四节 蛋白质代谢(289)
第五节 生物氧化(294)
第二十六章 分子生物学(300)
第一节 概述(300)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发病机制中的应用(301)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303)
第四节 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306)
第五节 基因治疗(309)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医药学(313)
第五篇 病理学
第二十七章 疾病概论(316)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316)
第二节 病因概论(317)
第三节 疾病过程中的一般规律(319)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320)
第二十八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322)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322)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损伤(323)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328)
第二十九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330)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330)
第二节 出血(331)
第三节 血栓形成(332)
第四节 栓塞(335)
第五节 梗死(336)
第三十章 炎症(338)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和原因(338)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338)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342)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343)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346)
第三十一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348)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348)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352)
第三节 水肿(354)
第三十二章 酸碱平衡紊乱(357)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357)
第二节 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358)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360)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363)
第三十三章 缺氧(365)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365)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366)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370)
第三十四章 休克(374)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374)
第二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发生机制(375)
第三节 休克时机体的病理变化(377)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379)
第三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381)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与分类(381)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383)
第三节 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功能及其意义(386)
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387)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388)
第三十六章 呼吸衰竭(391)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91)
第二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394)
第三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396)
第三十七章 肾衰竭(398)
第一节 急性肾衰竭(398)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400)
第三节 尿毒症(404)
第三十八章 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407)
第一节 细胞增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407)
第二节 细胞分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409)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411)
第三十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415)
第一节 概述(415)
第二节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417)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20)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422)
主要参考文献(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