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学-中医学与现代生物行为学和系统学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学-中医学与现代生物行为学和系统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学-中医学与现代生物行为学和系统学
  • 书号:9787030340634
    作者:屈延文,李明生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1156
    字数:1500
    语种:汉语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6/14
  • 所属分类:
  • 定价: ¥368.00元
    售价: ¥290.7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一本旨在网络世界中“再现生命”的科学书籍,主要从系统学、生物行为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化科学和新数学的视角,对生命科学、生物学和医学,包括中医学,进行新描述和新论述,并由此产生一门新的学科,即在网络世界中再现生命或生物体的新学科和新专业。   本书由中医学理论框架概论、生命科学的现状与困惑、中医学与生命科学发展的新动力、经络系统是生物感受表达的基础网络系统、中医学的新理论基础、网络世界再现生命体系结构概论、生物学方法再现人体运行系统、中医学方法再现人体运行系统、生物世界的行为学概论和网络世界行为学概论等部分组成。本书提出的现代生物行为学和系统学为中医奠定新理论基础,尤其是承认和深入研究经络系统,必将为现代生物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再现学”研究中,人类已知的部分科学内容,包括数学、生物学、宇宙学、地球学、物理学、量子力学、人类学、社会学都要进入到计算机和网络世界中再现。其中,数学进入网络而成为计算机可读数学和面向主体的数学;生物学进入网络成为理论生物学;中医学进入网络再现人体发育和运行,为中医学基本科学理论基础提供现代科学体系支撑;宇宙学进入网络可以看到宇宙与天体的演化;地球学进入网络可以在网络中看到地震和火山爆发等,所有部分理论在进入网络世界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并去伪存真。   本书可供计算机科学、信息化科学、数学、生物学、医学、中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学者、教授、医生、工程师、研究生、管理者和热爱科学的人士阅读、研究和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第1章 中医学理论框架概论
    1.1 中医学理论的古典行为学基础
    1.2 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1.2.1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范畴
    1.2.2 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范畴
    1.2.3 中国古代哲学的生命范畴
    1.2.4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范畴
    1.2.5 中医学理论的中国哲学基础
    1.3 中医学的气学说
    1.3.1 中医学的气与现代科学物质概念的一致性
    1.3.2 中医生命物质的气血概念
    1.3.3 中医生命能量的气血概念
    1.3.4 中医“物质”和“空气”的两种气概念
    1.4 中医学的五行学说
    1.4.1 五行不是五种元素
    1.4.2 五行也不是五种生命物质
    1.4.3 五行是五种生命行为
    1.4.4 五行平衡结构是中国古代认识世界的形式系统
    1.5 中医学的运气学说
    1.5.1 气运行的态势学说
    1.5.2 气运行的周期性学说
    1.5.3 意识、情志对治疗的重要作用
    1.6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1.6.1 物质运动的阴阳动力学说
    1.6.2 阴阳学说与现代科学完全相融
    1.6.3 行为逻辑学的阴阳概念
    1.7 中医学的经络学说
    1.7.1 中医经络系统概述
    1.7.2 中医经络的脏腑络属
    1.7.3 中医经络循行的“子午流注”路线图
    1.8 中医学的脏腑学说
    1.8.1 中医的脏腑概念
    1.8.2 中医脏腑的气血、阴阳概念
    1.8.3 神经系统遍布中医人体结构各系统
    1.9 中医学的生命整体观
    1.10 中医学的诊断学说
    1.11 中医学的治疗与药物学说
    1.11.1 中医治疗的辨证论治和“辨证归经”
    1.11.2 调控生物行为态势与状态的中医药物学
    1.11.3 中医药物学的“药物归经”
    1.12 中医学认知结构体系的直觉正确、结构正确和理论正确性
    1.12.1 中医学的认识直觉正确性
    1.12.2 中医学认识结构的正确、完整与一致性
    1.12.3 中医学的物理学理论正确性
    1.12.4 严肃中医学实践中存在超越生物学已知知识范畴的问题
    第2章 生命科学的现状与困惑
    2.1 中、西方不同的生命观
    2.1.1 定义生命概念
    2.1.2 生命物质、行为与规则结构概念
    2.1.3 生物主体的行为控制信息与DNA
    2.1.4 生物主体行为的主动性和目标性
    2.1.5 生物主体行为的选择性和非随机性
    2.1.6 多细胞生物主体的自组织性
    2.2 生命再现必备的生物学知识
    2.2.1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物质代谢
    2.2.2 精彩的细胞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
    2.2.3 细胞内化学是生物化学的核心
    2.3 生物学多视角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2.3.1 比较生物学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2.3.2 胚胎学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2.3.3 干细胞生物学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2.3.4 行为学视角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2.4 生物学和医学尚待解决的一些基础问题
    2.4.1 生物界提出的一些问题
    2.4.2 中医学提出的一些问题
    2.4.3 网络世界生命再现提出的一些问题
    2.5 生物与医学的实验科学的困惑
    2.5.1 生物学认知的困惑
    2.5.2 生物学技术的困惑
    2.5.3 生物学理论的困惑
    2.5.4 生物世界复杂性的困惑
    2.6 已有生物学知识不能充分支持网络世界中再现生命
    第3章 中医学与生命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3.1 生物行为学的提出
    3.1.1 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回顾
    3.1.2 生物行为学研究的范畴
    3.2 现代生物行为学的原理
    3.2.1 生物行为的基本概念
    3.2.2 生物行为的基本特性
    3.2.3 生物体的分类行为操作原理
    3.2.4 生物体基础行为控制机制:主体行为信息基(AIB)
    3.2.5 生物体内的行为控制网络从“协同模式”到“管理者模式”
    3.3 生物行为学定律
    3.3.1 生物体的物质交换行为定律
    3.3.2 生物体的信息交换行为定律
    3.3.3 生物体的热(能量)交换与运动行为定律
    3.3.4 生物体气体交换定律
    3.3.5 生物体水交换与繁殖行为定律
    3.3.6 生物感受表达行为定律
    3.3.7 生物增殖/繁殖行为定律
    3.3.8 生物体行为信息基(AIB)的行为控制定律
    3.4 生物系统学的提出与基本理论框架
    3.4.1 生物系统学的提出
    3.4.2 生物系统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3.4.3 生物系统的运行控制与操作原理
    3.4.4 生命复杂系统的体系结构学说
    3.5 生物系统学1:生物发育系统学说
    3.5.1 生物发育系统学概述
    3.5.2 细胞组织的胚胎发育体制(自主发育模式)的描述
    3.5.3 生物器官的胚胎发育体制(诱导发育模式)的描述
    3.5.4 生物系统的胚胎发育体制(强制发育模式)的描述
    3.5.5 生物个体胚胎发育体制的描述
    3.6 生物系统学2:生物运行的系统学说
    3.6.1 生物运行系统的化学说
    3.6.2 生物运行系统的物理说
    3.6.3 生物系统的分类功能行为模式
    3.6.4 生物系统的超越功能分类运行模式
    3.6.5 生物体内的生命物质的平衡
    3.7 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主体行为数学
    3.7.1 理论生物学是什么
    3.7.2 生物单位量子化结构的数学描述方法
    3.7.3 生物主体的行为数学
    3.7.4 网络世界主体行为数学
    第4章 经络系统是生物感受表达的基础网络系统
    4.1 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化概论
    4.1.1 多关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动力
    4.1.2 中医科学研究领军人才缺失阻碍了中医科学发展
    4.2 解惑“经络的物质存在验证”的成败
    4.2.1 否定“经络是未知物质基础的独立实在系统”
    4.2.2 肯定“经络是已知物质基础的未识别的系统”
    4.2.3 在生物系统中的进一步选择性分析
    4.2.4 寻找、发现、论述和验证经络系统存在的思路
    4.3 在生物系统中存在着感受表达网络
    4.3.1 生物体有否“感受表达行为网络”
    4.3.2 生物存在超越功能分类的感受表达行为
    4.3.3 感受表达——生物主体的基本标志行为
    4.4 经络系统由“前神经系统网络”演变而来
    4.4.1 神经系统特异性发育的启示
    4.4.2 神经系统是从前系统到后系统的发育过程
    4.4.3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前神经系统”
    4.4.4 人体经络系统由“前神经系统网络”演化而来
    4.4.5 前神经系统为生物体发育而生,后神经系统为生物体成体运行而建
    4.5 经络系统与其他“前生物系统”相关
    4.5.1 经络系统与其他“前生物系统”概论
    4.5.2 经络系统与前血管、造血、免疫系统的发育关系
    4.5.3 经络系统与前消化、呼吸系统的发育关系
    4.5.4 经络系统与前排泄、生殖、再生系统的发育关系
    4.5.5 经络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关系
    4.5.6 经络系统与前体腔、四肢系统的发育关系
    4.5.7 经络体表路径的发生
    4.5.8 经络系统是由前生物系统演化而成的后生物系统
    4.6 经络系统是“中胚层感受表达网络”
    4.6.1 人体的前神经系统是“中胚层感受表达网络”
    4.6.2 人体生物系统发育先后顺序和经络系统发育的条件关系
    4.6.3 人体生物系统细胞组织的感受表达AIB协同网络
    4.6.4 人体前、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描述
    4.6.5 人体经络系统14经左右、背腹、阴阳对称结构发生
    4.6.6 人体胚胎前神经网络和血管网络的融合发育
    4.6.7 人体前神经系统与后神经系统的对应关系
    4.6.8 人体前神经系统通路结构描述
    4.6.9 人体前神经系统通路的细胞组织结构描述
    4.6.10 人体前神经系统通路的功能结构描述
    4.6.11 人体前神经系统化学能通路描述
    4.6.12 结论
    4.7 经络系统是人体不可替代的基础感受表达网络系统
    4.7.1 人体经络系统发育的总结描述
    4.7.2 人体感受表达网络的整体描述
    4.8 人体经络系统科学验证的建议
    4.8.1 经络系统在人体生物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
    4.8.2 验证经络系统的突破:生物体(行为信息基)
    4.8.3 验证经络系统的突破:生物体前神经系统结构
    4.8.4 验证经络系统的突破:经络系统的生物化学能通路
    4.8.5 经络系统再现是在网络世界再现人体运行系统的基础
    第5章 中医学的新理论基础
    5.1 中医学新理论概论
    5.1.1 中医学特色与现代生命科学相融合的原则
    5.1.2 中医生物行为学理论
    5.1.3 中医学生物系统理论
    5.1.4 建立中医学新体系是一项伟大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5.2 人体生命体系结构概论
    5.2.1 人体生命体系结构框架方案1:中、西医简单结合方案
    5.2.2 人体生命体系结构框架方案2:独立中医分类系统方案
    5.2.3 人体生命体系结构框架方案3:中医学新理论基础方案
    5.3 人体经络系统概论
    5.3.1 人体经络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5.3.2 人体狭义经络系统网络
    5.3.3 人体狭义经络系统的功能论述
    5.3.4 人体经络系统的并行/顺序运行描述
    5.3.5 生物系统并行运行和顺序关注的经络“子午流注”循行
    5.3.6 人体经络系统承载的生物主体行为的基准模式
    5.3.7 “药物归经”的原理深谈
    5.3.8 基于“基准归经”的辨证归经原理
    5.3.9 经络系统是人体感受表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4 中医学新理论的脏腑系统概论
    5.4.1 中医脏腑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5.4.2 中医脏腑系统功能与生命运行的五行结构总体框架
    5.4.3 中医脏腑系统运行功能描述
    5.4.4 中医脏腑系统的相生、相克与平衡三角形关系
    5.4.5 中医脏腑运行的“六气”平衡行为模式和虚拟系统
    5.4.6 中医人体的五维平衡关系
    5.4.7 中医脏腑的超越功能分类的关系(生命行为关系)
    5.4.8 中医脏腑系统运行的感受表达
    5.5 中医学新理论体质系统概论
    5.5.1 中医现代体质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5.5.2 人体体质系统
    5.5.3 人体体质系统与中医脏腑系统关系
    5.5.4 人体体质系统运行的感受表达
    5.6 中医学新理论感受表达系统概论
    5.6.1 人体感受表达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5.6.2 人体的感受表达网络系统的多系统组成
    5.6.3 人体广义经络系统
    5.6.4 人体的血管感受表达网络系统
    5.6.5 神经、内分泌与经络三系统的关联网络
    5.6.6 经络系统是人体增殖/再生的感受表达网络系统
    5.6.7 经络系统——人体“细胞资源”主体调度的感受表达网络系统
    5.6.8 人体体象如何感受表达脏腑器官运行
    5.7 中医学新理论的情志系统概论
    5.7.1 人体情志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5.7.2 人体情志与欲望有密切关系
    5.7.3 人体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主体的恶与欲
    5.7.4 人体情志、恶欲行为的生物行为学基础
    5.7.5 人体情志、恶欲行为的生物系统学基础与体系结构描述
    5.7.6 人体情志、恶欲行为模式的意识化描述
    5.7.7 人体生物系统控制体系的脆弱性
    5.8 中医学新理论体外生命运行评估体系概论
    5.8.1 中医脉象学的血管经络感受表达原理
    5.8.2 中医体象学说原理
    5.8.3 中医学治疗原理概论
    5.9 创立中医学新医药化学:改变主体行为的化学
    5.9.1 中医学新医药化学方法概论
    5.9.2 中医药多糖、寡糖工程
    5.9.3 针对糖尿病的中医药多糖、寡糖工程
    5.9.4 针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多糖、寡糖工程
    5.9.5 针对癌症的中医药多糖、寡糖工程
    5.9.6 针对抗菌和抗病毒的多糖、寡糖工程
    5.10 创立中医学细胞行为学
    5.11 创立中医学新病毒学
    第6章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体系结构概论
    6.1 生物世界与网络世界
    6.1.1 网络世界再现虚拟生物世界
    6.1.2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运行系统
    6.1.3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的独特系统结构
    6.1.4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的独特系统开发方法
    6.1.5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的独特理论方法
    6.2 生物世界与网络世界的体系结构理论
    6.2.1 生物世界的体系结构理论
    6.2.2 网络世界的体系结构理论
    6.2.3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体运行系统的可视化描述
    6.3 生物与网络世界的主体结构理论
    6.3.1 生物主体结构理论
    6.3.2 网络世界主体结构理论
    6.4 生物与网络世界的行为结构理论
    6.4.1 生物行为结构理论
    6.4.2 网络世界行为结构理论
    6.4.3 网络世界多主体组织行为结构理论
    6.5 生物与网络世界的客体结构理论
    6.5.1 生物客体结构理论
    6.5.2 网络世界客体结构理论
    6.6 生物与网络世界的规则结构理论
    6.6.1 规则书写方法
    6.6.2 生物规则结构理论
    6.6.3 网络世界规则结构理论
    第7章 生物学方法再现人体运行系统
    7.1 人体生命过程运行模型概论
    7.2 人体个体级别的运行模型
    7.2.1 人体个体运行系统的环境和状态
    7.2.2 人体的个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3 人体系统级别的运行模型
    7.3.1 人体的生物系统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3.2 人体神经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3 人体内分泌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4 人体皮肤系统和运动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5 人体循环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6 人体消化管道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7 人体消化腺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8 人体呼吸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9 人体排泄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10 人体生殖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11 人体免疫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4 人体器官级别的运行模型
    7.4.1 人体生物器官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4.2 人体胃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4.3 人体小肠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4.4 人体肝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4.5 人体胰脏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4.6 人体肺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4.7 人体肾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5 人体多细胞组织级别的运行模型
    7.5.1 人体细胞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5.2 人体上皮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5.3 人体结缔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5.4 人体血液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5.5 人体肌肉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5.6 人体神经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6 人体细胞级别的运行模型
    7.6.1 人体细胞主体运行环境和状态定义与描述
    7.6.2 人体细胞主体运行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6.3 人体干细胞主体运行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6.4 人体体细胞主体运行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7 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评估
    7.7.1 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整体性评估原则
    7.7.2 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系统性评估
    7.7.3 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生命性评估
    7.7.4 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自然性评估
    第8章 中医学方法再现人体运行系统
    8.1 中医人体生命过程运行模型概论
    8.1.1 中医学人体生命主体概念定义和描述
    8.1.2 中医学人体生命客体概念定义和描述
    8.1.3 中医学人体生命行为环境、状态定义和描述
    8.2 中医经络系统运行模型
    8.2.1 肺经主体/大肠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2 心经主体/小肠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3 心包经主体/三焦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4 肝经主体/胆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5 脾经主体/胃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6 肾经主体/膀胱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7 督脉主体/任脉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8 弥散腺细胞网络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3 中医脏腑系统运行模型
    8.3.1 中医脏腑系统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8.3.2 中医肝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3.3 中医心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3.4 中医脾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3.5 中医肺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3.6 中医肾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3.7 中医脏腑系统主体六气平衡模型的类型定义和描述
    8.3.8 中医脏腑系统主体五维平衡模型的类型定义和描述
    8.4 中医体质系统运行模型
    8.4.1 中医体腔四肢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4.2 中医体液系统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8.4.3 中医脂肪储存/动员系统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8.4.4 中医微生物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5 中医感受表达系统运行模型
    8.5.1 人体行为信息基(AIB)关联网络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5.2 中医经络系统主体类型(修正)定义和描述
    8.5.3 中医腺体(内、外分泌)系统主体类型(修正)定义和描述
    8.5.4 中医植物神经系统主体类型(修正)定义和描述
    8.5.5 中医心血管感受表达网络主体类型(修正)定义和描述
    8.5.6 中医再生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5.7 中医细胞周期和主体资源调度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5.8 中医其他感受表达网络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6 中医情志系统运行模型
    8.6.1 中医生物系统主体恶欲、情志和意识发生概述
    8.6.2 中医情志系统类型定义和描述
    8.6.3 中医意识神经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7 中医体外评估系统运行模型
    8.7.1 中医生命运行系统整体性评估系统:五行运行形式结构评估
    8.7.2 中医生命运行系统的系统性评估系统:行为基准模式评估
    8.7.3 中医生命运行系统生命性评估系统:再生评估
    8.7.4 中医生命运行系统自然性评估系统:生命节律评估
    8.8 中医学的新“五行树”形式体系:主体规则描述
    8.9 人体生命过程运行的环境
    8.9.1 生命的热特性周期
    8.9.2 生命的水特性周期
    8.9.3 生命的气体特性周期
    8.9.4 生命的物质特性周期
    8.9.5 生命的信息特性周期
    8.9.6 生命运行系统时间周期控制机制
    第9章 生物世界的行为学概论
    9.1 现代生物行为学理论概论
    9.1.1 行为的数学语言表达
    9.1.2 数学语言表达中的行为
    9.1.3 主体行为数学理论基础
    9.2 主体行为数学:数学表达语言的改进
    9.2.1 主体数学和不确定性数学
    9.2.2 复杂主体系统的数学方法
    9.2.3 生物主体行为模式理论
    9.2.4 行为关联函数和关联谓词
    9.3 行为函数与行为代数
    9.3.1 主体行为函数
    9.3.2 主体代数
    9.3.3 主体行为代数
    9.3.4 主体行为代数范畴
    9.4 行为逻辑学
    9.4.1 行为逻辑学概论
    9.4.2 行为基本的逻辑公式
    9.4.3 行为运算操作逻辑
    9.4.4 行为模式逻辑
    9.4.5 行为控制逻辑
    9.5 行为几何学:主体行为与环境作用产生的美学
    9.6 生物行为的主体行为信息基(AIB)控制模式
    9.6.1 生物主体行为信息基的概念
    9.6.2 生物主体行为信息基的进化模式
    9.6.3 生物主体行为信息基的物质基础
    9.6.4 网络世界再现生物主体行为信息基的工作原理
    9.7 主体行为的动力模型理论
    9.7.1 主体行为能量动力模型
    9.7.2 主体行为物质动力模型
    9.7.3 主体行为目标性计算模型
    第10章 网络世界行为学概论
    10.1 网络世界行为学理论概论
    10.1.1 网络世界行为学概念、定义
    10.1.2 软件行为学
    10.1.3 网络世界的数字标签技术
    10.1.4 网络世界的代理(主体)技术
    10.1.5 网络世界中“干细胞模式”的规范代理
    10.1.6 行为树与行为信息基
    10.1.7 网络世界活性客体概念
    10.1.8 行为表达式
    10.2 网络世界中的主体关联性:主体行为关联函数
    10.2.1 网络世界中的主体关联性概念
    10.2.2 网络世界中的主体信息关联
    10.2.3 网络世界中的主体行为关联
    10.2.4 网络世界中的主体、行为关联函数
    10.2.5 网络世界中的主体、行为关联谓词
    10.3 网络世界的数学方法
    10.3.1 网络世界的行为代数方法
    10.3.2 网络世界的行为逻辑方法
    10.4 网络世界主体行为模式概论
    10.4.1 什么是行为模式?
    10.4.2 行为模式分类方法
    10.5 形式行为学:信息化的形式化方法
    10.5.1 信息化的形式化方法
    10.5.2 行为模式的本体语义描述
    10.5.3 行为模式的预期(规则性)语义描述
    10.5.4 行为模式的态势语义描述
    10.5.5 行为模式的评估语义描述
    10.5.6 行为模式的类型指称语义描述
    10.6 信息化生态观与新软件工程学的诞生
    10.6.1 信息化生态观
    10.6.2 新软件工程学概论:网络世界主体工程学
    10.6.3 不改变软件的代码结构,如何改变主体行为
    10.6.4 代理技术工厂
    10.7 代理网格操作系统:网络代理的运行管理环境
    10.7.1 在经典操作系统上模拟代理运营环境
    10.7.2 代理网格操作系统提出与结构描述
    10.8 网络世界的计算理论
    10.8.1 网络计算机研究为什么长期没有进展
    10.8.2 计算资源与计算主体
    10.8.3 模拟生物细胞群体运行(群体计算模式)
    10.8.4 网络群体不确定计算理论
    10.8.5 网络无限群体计算理论
    10.8.6 高阶无穷计算机计算理论
    10.9 TCAF网络世界的体系结构理论
    10.9.1 信息化体系结构是什么
    10.9.2 传统信息化体系结构方法
    10.9.3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的关联模式体系结构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科学的启示
    A. 现代科学的相互启示与困惑概论
    A.1 分类科学之间相互借鉴带来的困惑
    A.2 多科学分支不同发展形态带来的困惑
    B. 物理学发展的启示
    B.1 量子力学期望发展成超越分类的统一科学
    B.2 物理学最高科学形态:在网络世界中再现宇宙和天体
    C. 从生物进化的自组织理论谈起
    C.1 进化=自然选择+ 群体组织优势
    C.2 生物的自组织关联性如何实现的
    C.3 生物学对信息化科学的建立有什么启示
    D. 生物学的启示:行为的关联是生物主体独有的关联
    E. 生物物质、能量、信息与行为的量子化结构描述是数学描述的基础
    E.1 生命主体结构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E.2 生命物质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E.3 生命能量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E.4 生命信息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E.5 生命行为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F. 数学发展的启示:计算机可读和主体数学是数学的新天地
    F.1 形式化与直觉主义
    F.2 有限与无限
    F.3 计算机可读数学
    F.4 走向面向主体和不确定性的数学
    G. 生物数学的启示:主体数学是在网络世界中再现虚拟生物世界的数学
    G.1 单一生物系统动力模型
    G.2 多生物系统动力模型
    G.3 生物化学的动力模型
    H. 信息化总体设计师和生物学家的对话
    H.1 “不学习生物学就失去信息化科学前沿研究的资格”
    H.2 信息化总体设计师如何取得讨论生物学的资格
    I. 中国古典行为学与西方语言学推动历史的启迪
    I.1 中国历史为何没有产生现代科学体系和工业革命
    I.2 语言学与行为学关注点不同决定了中西方文明发展历程不同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