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动力系统及演化”是对各类地球现象进行全球性的概括,并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求达到对行星地球的整体认识,探讨和推断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史,从而建立地球动力演化模型,是地球科学最核心、最前沿的问题。 本书是编者全面收集国内外地球动力系统及演化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果,综合近30年以来计算机模拟方法,地震、地磁和重力等地球物理手段在内的观测方法得到的成果,特别是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地球内部的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认识和成果及编者十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总结,择其要点和精华编写而成。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地质学及地球物理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广大地球深部动力系统和其他地学类研究工作者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地幔主要不连续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演化
1.2 地幔动力学系统与演化
1.3 结束语
第2章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物理性质
2.1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2.2 岩石圈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2.3 软流圈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2.4 下地幔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2.5 地核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第3章 地球各圈层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3.1 岩石圈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结构
3.2 软流圈的化学组成与气体成分
3.3 下地幔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3.4 地核的化学成分
第4章 地幔动力学与板块运动
4.1 地幔对流理论
4.2 地幔对流与板块运动
4.3 地幔热点与热柱
4.4 地幔的地球化学演化
4.5 地幔对流的数值模拟
4.6 联合古陆聚散与地幔对流数值模拟
第5章 地核动力学与地磁场倒转
5.1 地核流体与运动学特征
5.2 地磁场的产生与极性反转
5.3 地核的热动力学演化及与下地幔的相互作用
第6章 大陆动力学
6.1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特征
6.2 大陆动力学过程的地球化学示踪
6.3 造山动力学
6.4 造盆动力学
6.5 盆山耦合动力学与演化
6.6 地球动力学过程中的超临界流体问题
第7章 地球热动力系统与地质演化节律
7.1 地球内部热源与分布
7.2 热传递与热耗散
7.3 地质事件与地质节律
7.4 思考
第8章 潮汐作用与地月系统轨道参数的演变
8.1 潮汐作用
8.2 华北寒武系、奥陶系灰岩潮汐韵律与地月轨道参数的演化
8.3 软体动物贝壳生长纹层与潮汐
第9章 影响行星地球动力系统的其他天文因素
9.1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
9.2 小行星撞击事件
9.3 撞击事件对地球动力系统的影响
9.4 重力常数G值变化对地球动力系统的影响
9.5 地球轨道效应与米兰科维奇周期
9.6 太阳黑子活动与气候变化
9.7 固体潮汐作用对地球动力系统的影响
第10章 地球系统的静态模型
10.1 地球内部密度、重力和压力
10.2 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速度、密度和弹性常数
10.3 状态方程
10.4 格林艾森参数——热学参数与弹性模量的关系
10.5 晶体的热学性质与弹性的关系——德拜温度Θ、模式格林艾森参数γi和德拜格林艾森参数γD
10.6 地球内部德拜温度(Θ)和格林艾森参数(γ)的分配模式
10.7 地球内部温度分配模式的计算
10.8 地球内部的热导分布
10.9 地球内密度的变化
10.10地球内的压力分布、重力引起的加速度变化以及弹性常数
第11章 地月系统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11.1 巨型碰撞理论
11.2 地球的增生与层圈分异
11.3 月球形成的时间
11.4 月球形成过程的超级计算机数值模拟
11.5 月球的化学组成
11.6 太阳系中的放射能
11.7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早期演化
11.8 尚未解决的问题与未来的展望
第12章 月球的起源与地月系统极早期演化数值模拟
12.1 IAMTM模型
12.2 参数和边界条件讨论
12.3 计算结果和讨论
12.4 主要结论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