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潮流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现状,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独创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形式,组织编写了国内首套引领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案例版教材。案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一篇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2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3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6
一、整体观念6
二、辨证论治8
第三节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9
一、类比9
二、司外揣内10
三、以常衡变10
四、归纳演绎10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2
第一节阴阳学说1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2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4
第二节五行学说1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8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1
第三章 藏象25
第一节概述25
第二节五脏25
一、心25
二、肺27
三、脾28
四、肝30
五、肾32
第三节六腑35
一、胆35
二、胃36
三、小肠36
四、大肠36
五、膀胱37
六、三焦37
第四节奇恒之腑37
一、脑38
二、女子胞38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38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38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41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41
第四章 气血津液44
第一节气44
一、气的概念44
二、气的生成44
三、气的运行45
四、气的功能45
五、气的分类46
第二节血48
一、血的概念48
二、血的生成48
三、血的运行48
四、血的功能48
第三节津液49
一、津液的概念49
二、津液的代谢49
三、津液的功能50
第四节气血津液的关系50
一、气与血的关系50
二、津液与血的关系51
第五章 经络52
第一节概述52
一、经络的概念52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52
三、经络的作用53
四、经络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54
第二节 十二经脉55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55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56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56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56
五、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57
第三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61
一、十二经别61
二、十五别络62
三、十二经筋62
四、十二皮部62
第四节 奇经八脉62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62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63
三、任督脉的分布63
第六章 体质65
第一节 体质的形成与分类65
一、体质理论的形成65
二、体质分类67
第二节 影响体质的因素70
一、先天因素70
二、年龄因素70
三、性别差异71
四、饮食因71
五、劳逸因素71
六、情志因素71
七、地理因素71
八、疾病针药因素72
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72
一、体质与养生72
二、体质与病因73
三、体质与病机73
四、体质与辨证74
五、体质与治疗74
第七章 病因76
第一节外感病因77
一、六淫77
二、疠气81
第二节内伤病因82
一、七情内伤82
二、饮食所伤83
三、劳逸所伤84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84
一、痰饮84
二、瘀血85
第八章 发病与病机88
第一节发病88
一、正邪的基本概念88
二、正邪在发病中的作用88
三、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89
第二节病机90
一、邪正盛衰91
二、阴阳失调92
三、气血津液失常93
第九章 诊法96
第一节望诊96
一、望全身97
二、望局部 100
三、望舌105
第二节闻诊110
一、听声音 110
二、嗅气味 113
第三节问诊113
一、问诊方法 113
二、问诊内容 114
三、问现在症状 115
第四节切诊120
一、脉诊120
二、按诊124
第十章 辨证126
第一节八纲辨证126
一、表里辨证 127
二、寒热辨证 128
三、虚实辨证 130
四、阴阳辨证 132
五、八纲辨证之间的相互关系133
第二节脏腑辨证134
第二篇中药学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134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135
三、脾与胃病辨证137
四、肝与胆病辨证139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140
六、脏腑兼病辨证142
第三节气血津液辨证143
一、气病辨证144
二、血病辨证145
三、气血同病辨证146
四、津液病辨证148
第十一章 预防康复及治则151
第一节预防与康复151
一、未病先防151
二、既病防变152
三、康复152
第二节治则154
一、治病求本154
二、扶正祛邪156
三、调整阴阳157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76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储存180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180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181
一、植物药的采收181
二、动物药及矿物药的采收182
第三节中药的储存与养护182
一、饮片常见的变质现象183
二、引起饮片质量变异的因素183
三、饮片的储存方法184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186
第一节炮制的目的187
第二节炮制方法189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192
第一节四气192
一、四气的含义192
二、四气的确定192
四、三因制宜 157
第十二章 针灸学基础160
第一节腧穴总论160
一、腧穴的概念 160
二、腧穴的分类和命名160
三、腧穴的作用 161
四、特定穴 162
五、腧穴定位方法 163
第二节针灸方法164
一、针法164
二、灸法166
三、电针法 167
第三节拔罐法168
一、罐的种类 168
二、罐的吸附方法 168
三、拔罐方法 168
四、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168
五、拔罐法注意事项169
附常见病辨证论治169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193
第二节五味193
一、五味的含义 194
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194
三、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194
第三节升降浮沉195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195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195
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196
第四节归经196
一、归经的含义 196
二、归经的确定 197
三、归经的临床意义197
第五节毒性198
一、毒性的含义 198
二、影响毒性的因素198
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198
第五章 中药的应用200
第一节中药的配伍200
一、配伍内容200
二、应用原则201
第二节用药禁忌201
一、配伍禁忌202
二、妊娠用药禁忌202
三、服药饮食禁忌202
四、证候用药禁忌203
第三节中药的用药剂量203
一、药物方面203
二、应用方面203
三、患者方面204
第四节中药的用法204
一、汤剂常规煎法204
二、汤剂特殊煎法205
三、服药方法205
第六章 解表药207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207
麻黄(207)桂枝(208)紫苏叶(209)生姜( 209)荆芥( 210)防风( 211)羌活( 211)白芷( 212)细辛( 212)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213
薄荷(213)牛蒡子(214)蝉蜕(215)桑叶( 215)菊花( 216)葛根( 217)柴胡(218)升麻(218)
第七章 清热药221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221
石膏( 222)知母( 222)栀子( 223)芦根(224)天花粉(224)淡竹叶(225)夏枯草(226)决明子(226)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227
黄芩( 227)黄连( 228)黄柏( 229)龙胆(230)苦参(230)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231
金银花(231)连翘(232)大青叶(233)板蓝根( 233)蒲公英( 234)鱼腥草( 234)穿心莲( 235)野菊花(235)射干( 235)山豆根( 236)绵马贯众(237)白头翁(237)马齿苋(237)大血藤(238)败酱草(238)重楼(239)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239
生地黄(240)玄参(240)牡丹皮(241)赤芍( 241)紫草( 242)水牛角(242)
第五节清虚热药243
青蒿(243)地骨皮(244)
第八章 泻下药246
第一节攻下药246
大黄( 246)芒硝( 248)芦荟( 248)
第二节润下药249
火麻仁(249)郁李仁(249)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250
甘遂(250)牵牛子(251)
第九章 祛风湿药253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药253
独活( 253)蕲蛇( 254)木瓜( 255)川乌(255)威灵仙(256)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药257
秦艽( 257)防己( 258)桑枝( 258)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259
桑寄生(259)五加皮(260)
第十章 化湿药262
广藿香(262)苍术(263)厚朴(264)砂仁(264)豆蔻(265)
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药267
茯苓( 267)猪苓( 268)泽泻( 268)薏苡仁(269)车前子(270)滑石(270)木通( 271)通草( 272)海金沙( 272)薢茵陈( 273)萆(273)金钱草(274)虎杖(274)
第十二章 温里药276
附子( 276)干姜( 277)肉桂( 278)吴茱萸(279)小茴香(279)花椒(280)丁香( 280)
第十三章 理气药282
陈皮( 282)枳实( 283)木香( 284)香附(284)青皮(285)川楝子(286)薤白(286)乌药(287)
第十四章 消食药289
山楂( 289)神曲( 290)麦芽( 290)鸡内金(291)莱菔子(291)
第十五章 驱虫药293
使君子(293)苦楝皮(294)槟榔(294)
第十六章 止血药297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297
地榆( 297)小蓟( 298)大蓟( 298)白茅根(299)槐花(299)侧柏叶(300)苎麻根( 300)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301
三七( 301)茜草( 302)蒲黄( 302)
第三节收敛止血药303
白及(303)仙鹤草(303)
第四节温经止血药304艾叶(304)
第十七章 活血化瘀药306
第一节活血止痛药306
川芎(306)延胡索(307)郁金(308)姜黄( 308)乳香( 309)没药( 309)
第二节活血调经药310
丹参( 310)红花( 311)桃仁( 312)益母草(312)牛膝(313)鸡血藤(314)
第三节活血疗伤药314
土鳖虫(314)马钱子(315)
第四节破血消癥药316
水蛭( 316)莪术( 317)三棱( 317)
第十八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320
第一节化痰药320
半夏(321)天南星(321)芥子(322)旋覆花(323)川贝母(323)浙贝母(324)瓜蒌(325)桔梗(325)竹茹( 326)海藻( 326)昆布( 327)
第二节止咳平喘药327
桑白皮(327)葶苈子(328)苦杏仁(329)紫苏子( 329)百部( 330)紫菀(330)款冬花(330)枇杷叶(331)白果( 331)
第十九章 安神药334
第一节重镇安神药334
朱砂( 334)磁石( 335)龙骨( 336)
第二节养心安神药337
酸枣仁(337)柏子仁(337)远志(338)首乌藤( 338)
第二十章 平肝息风药340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340
石决明(341)牡蛎(341)赭石(342)蒺藜(342)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343
牛黄(343)羚羊角(344)钩藤(344)天麻( 345)地龙( 345)全蝎( 346)蜈蚣(347)僵蚕(347)
第二十一章 开窍药349
麝香(349)冰片(350)苏合香(351)石菖蒲(352)
第二十二章 补虚药354
第一节补气药354
人参(355)西洋参(356)党参(357)太子参(358)黄芪(358)白术(359)山药( 360)甘草( 360)大枣( 361)
第二节补阳药361
鹿茸( 362)淫羊藿( 363)肉苁蓉( 363)巴戟天( 364)杜仲( 364)续断( 365)菟丝子(365)沙苑子(366)补骨脂(366)益智仁(367)蛤蚧(367)冬虫夏草(368)
第三节补血药368
熟地黄( 369)当归( 369)白芍( 370)何首乌(371)阿胶(371)龙眼肉(372)
第四节补阴药372
北沙参(373)南沙参(373)百合(374)麦冬( 374)天冬( 375)石斛( 375)玉竹( 376)黄精( 376)枸杞子( 377)女贞子( 377)龟甲( 378)鳖甲( 378)
第二十三章 收涩药381
山茱萸(381)五味子(382)乌梅(383)海螵蛸(383)桑螵蛸(384)诃子(384)肉豆蔻( 385)莲子( 386)芡实( 386)
第二节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390
第二十四章 其他药389
雄黄(390)硫黄(390)蛇床子(391)
第一节涌吐药389
第三节拔毒化腐生肌药391
常山(389)轻粉(392)炉甘石(392)硼砂(393)
第三篇方剂学
第一章 方剂学概述395
第二节清营凉血剂429
第一节方剂与治法395
第三节清热解毒剂431
一、治法与辨证395
第四节清脏腑热剂433
二、常用治法396
第五节清虚热剂436
第二节方剂的分类397
第六节清热祛暑剂437
一、病证分类法397
第六章 温里剂440
二、病因分类法397
第七章 补益剂445
三、脏腑分类法398
第一节补气剂445
四、组成分类法398
第二节补血剂449
五、功能分类法398
第三节气血双补剂450
第三节方剂的组成与剂型398
第四节补阴剂452
一、方剂的组成398
第五节补阳剂455
二、常用剂型400
第六节阴阳双补剂457
第四节方剂的用法403
第八章 固涩剂460
一、煎药法403
第九章 安神剂466
二、服药法403
第十章 开窍剂470
第二章 解表剂406
第十一章 理气剂475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406
第一节行气剂475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409
第二节降气剂477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411
第十二章 理血剂481
第三章 泻下剂414
第一节活血祛瘀剂481
第四章 和解剂420
第二节止血剂485
第一节和解少阳剂420
第十三章 治风剂489
第二节调和肝脾剂422
第十四章 治燥剂496
第三节调和寒热剂424
第十五章 祛湿剂502
第四节表里双解剂425
第十六章 祛痰剂510
第五章 清热剂428
第十七章 消食剂516
第一节清气分热剂428
第十八章 驱虫剂519
主要参考文献522
中药药名笔画索引524
中药药名拉丁索引527
方剂名笔画索引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