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同时,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本书共17章,具体包括西方经济学导论、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论、成本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及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等内容。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1章 西方经济学导论1
1.1 经济学的内涵1
1.2 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4
1.3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9
第2章 供求理论13
2.1 需求理论13
2.2 供给理论18
2.3 均衡价格理论22
2.4 弹性理论27
2.5 供求分析的运用39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43
3.1 效用概述43
3.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7
3.3 无差异曲线分析50
3.4 预算约束线54
3.5 消费者均衡55
第4章 生产论63
4.1 厂商63
4.2 生产函数66
4.3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68
4.4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72
4.5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74
4.6 规模报酬79
第5章 成本论82
5.1 成本的概念82
5.2 短期成本曲线85
5.3 长期成本曲线93
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98
6.1 市场结构及完全竞争市场98
6.2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02
6.3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106
6.4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110
6.5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短期行业供给曲线113
6.6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17
第7章 完全垄断市场125
7.1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成因125
7.2 完全垄断厂商的均衡128
7.3 价格歧视135
第8章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142
8.1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42
8.2 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分析145
8.3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149
8.4 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分析150
8.5 对各种市场的综合评价152
第9章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154
9.1 生产要素市场与生产要素价格154
9.2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158
9.3 劳动的供给和工资率的决定165
9.4 土地的供给和地租的决定170
9.5 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的决定172
第10章 国民收入核算175
10.1 国内生产总值175
10.2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181
10.3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183
10.4 GDP指标的缺陷及其校正185
第11章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189
11.1 均衡产出189
11.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91
11.3 国民收入的决定197
11.4 乘数原理202
第12章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208
12.1 货币的层次划分208
12.2 货币需求和需求理论210
12.3 货币供给和货币创造216
第13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24
13.1 投资的决定224
13.2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229
13.3 货币市场及利率的决定233
13.4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238
13.5 IS-LM模型分析243
第14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249
14.1 总需求曲线249
14.2 总供给曲线254
14.3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264
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及分析268
15.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内容268
15.2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272
15.3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280
第16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88
16.1 失业理论概述288
16.2 通货膨胀理论概述293
16.3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302
第17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305
17.1 经济增长概述305
17.2 哈罗德—多马理论309
17.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310
17.4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315
17.5 乘数—加速数模型317
参考文献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