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重介绍从事机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监测手段、诊断方法、应用实例及应用场合,并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应用大量实例加以说明。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振动原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状态监测、故障分析、修复措施、常用设备基本知识、验收与测试、设备的测试、参考标准、作出报告及编写文件、故障严重程度确定、转子/轴承动力学等。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序
前言
绪论 1
第一章 振动原理 3
第一节 基本运动(Ⅰ级) 3
第二节 定义和术语 5
第三节 向量和调制(Ⅲ级) 17
第二章 数据采集 20
第一节 简介 20
第二节 信号的类型 20
第三节 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 21
第四节 模入信号的连接方式 23
第五节 数据采集(DAQ)卡 26
第六节 数据采集软件 29
第七节 传感器(Ⅰ级) 30
第三章 信号处理 39
第一节 峰值、均方根值检测(Ⅳ级) 39
第二节 模拟量/数字量转换(Ⅳ级) 39
第三节 模拟采样与采样定理(Ⅱ级) 41
第四节 滤波技术(Ⅱ级) 44
第五节 快速傅里叶变换(Ⅲ级) 45
第六节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应用(Ⅰ级) 46
第七节 时间窗函数(Ⅱ级) 47
第八节 降噪(Ⅳ级) 48
第九节 动态范围(Ⅱ级) 51
第十节 频谱图像(Ⅲ级) 51
第四章 状态监测 55
第一节 计算机数据库建立和维护(Ⅲ级) 55
第二节 设备评价与优先次序排列(Ⅱ级) 56
第三节 监测方案设计(Ⅱ级) 57
第四节 报警设置(Ⅲ级) 59
第五节 基线评估、趋势分析(Ⅱ级) 61
第六节 巡检路径规划(Ⅱ级) 62
第七节 可选用的技术(Ⅲ级) 63
第八节 故障状态识别(Ⅰ级) 67
第五章 故障分析 68
第一节 谱分析、谐波、边带(Ⅱ级) 68
第二节 质量不平衡(Ⅱ级) 71
第三节 不对中(Ⅱ级) 74
第四节 机械松动(Ⅱ级) 80
第五节 轴承故障(Ⅱ级) 83
第六节 电动机故障(Ⅱ级) 90
第七节 齿轮箱故障(Ⅱ级) 94
第八节 一般故障识别(Ⅰ级) 102
第九节 转轴弯曲的故障机理与诊断 108
第十节 喘振机理与诊断 109
第六章 修复措施 111
第一节 轴系对中(Ⅱ级) 111
第二节 现场平衡(Ⅱ级) 117
第三节 更换机器部件(Ⅲ级) 123
第四节 隔振及阻尼(Ⅲ级) 138
第五节 共振控制(Ⅲ级) 143
第六节 基本维修运作(Ⅰ级) 143
第七章 常用设备基本知识 152
第一节 电动机、发电机及电动机拖动(Ⅰ级) 152
第二节 泵类、风机(Ⅰ级) 153
第三节 蒸汽轮机、燃气轮机(Ⅱ级) 155
第四节 压缩机(Ⅰ级) 157
第五节 轧钢机、造纸机(Ⅰ级) 158
第六节 齿轮、齿轮箱(Ⅰ级) 161
第七节 滑动轴承(Ⅱ级) 163
第八节 滚动轴承(Ⅱ级) 164
第九节 联轴器、皮带(Ⅱ级) 166
第八章 验收与测试 172
第一节 测试方法(Ⅱ级) 173
第二节 技术指标(Ⅱ级) 180
第三节 验收报告(Ⅱ级) 181
第九章 设备的测试 185
第一节 锤击试验(Ⅱ级) 185
第二节 瞬态分析(Ⅲ级) 186
第三节 传递函数(Ⅳ级) 187
第四节 阻尼评估(Ⅳ级) 188
第五节 两通道信号互相关性(Ⅳ级) 188
第六节 模态分析(Ⅳ级) 188
第七节 扭转振动(Ⅳ级) 197
第八节 冲击脉冲测试 199
第十章 参考标准(Ⅱ级) 202
第一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标准文件 202
第二节 振动评价准则 204
第十一章 作出报告及编写文件(Ⅱ级) 214
第一节 作出报告及编写文件的要求 214
第二节 作出报告及编写文件的内容 214
第三节 作出报告及编写文件的格式 215
第四节 做出报告及编写文件的管理 215
第五节 状态监测与振动诊断工作的任务 215
第六节 状态监测报告(Ⅱ级) 216
第七节 振动诊断报告(Ⅱ级) 216
第十二章 故障严重程度确定(Ⅱ级) 22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24
第二节 振动烈度测量 226
第三节 振动烈度评价准则 227
第四节 振动烈度指标的故障判断应用实例 229
第十三章 转子/轴承动力学(Ⅳ级) 232
第一节 转子动力学特性 232
第二节 滑动轴承动力学特性 236
第三节 转子不平衡振动机理与诊断 241
参考文献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