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是老司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前提保证。本书共七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地——老司城遗址在实施文物保护过程中所做的实际工作。第一章主要从老司城遗址的地理位置、遗址概况、历史沿革、价值概述、工程地质条件、考古与保护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为现状调查与病害评估,全面介绍了遗址现状调查的意义、对象及目的和遗迹分布总况,对生活区、衙署区、墓葬区中心区其他遗存及祖师殿区域的遗迹保存现状、形制特点及病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就调查结论实施了科学评估。第三章为多维信息采集与试验工程,获取的各项科学数据与试验结果为保护工程方向的正确提供了支撑。第四章为保护工程设计,系统介绍了保护方案设计对象、性质和目的,设计原则,设计依据,总体思路,施工总体要求,主要保护工程措施和实施流程,专项技术设计与工程量统计,以及主要工艺、材料设计的工程技术说明等。第五章为施工管理。第六章为工程施工,也是全书的重点部分之一。第七章为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思考,通过考古工作的前瞻性、设计工作的全面性、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后期管理的重要性对老司城遗址的整个工作过程做了全面的阐述,具有现实意义。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序 郭伟民(i)
前言 (v)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地理位置 (1)
第二节 遗址概况 (1)
第三节 历史沿革 (1)
第四节 价值概述 (3)
一、历史价值 (3)
二、科学价值 (4)
三、文化价值 (4)
四、社会价值 (4)
五、艺术价值 (5)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 (5)
一、地形地貌 (5)
二、水文 (5)
三、地层岩性 (6)
四、土壤 (7)
五、地震 (7)
第六节 考古与保护 (8)
一、考古工作概况 (8)
二、遗址保护概况 (10)
第二章 现状调查与病害评估 (13)
第一节 现状调查的意义、对象及目的 (13)
一、现状调查的意义 (13)
二、现状调查的对象分类 (13)
三、现状调查的主要目的 (15)
第二节 遗迹分布总况 (16)
第三节 生活区遗迹保存现状、形制特点及病害分析 (17)
一、城门 (18)
二、城墙 (20)
三、房屋建筑 (21)
四、排水设施 (30)
五、道路系统 (47)
六、挡土墙 (58)
七、堡坎 (61)
第四节 衙署区遗迹保存现状、形制特点及病害分析 (70)
一、凉洞 (70)
二、踏步 (71)
三、第一平台 (73)
四、第三平台 (81)
第五节 墓葬区遗迹保存现状、形制特点及病害分析 (86)
一、墓葬保存现状 (86)
二、拜台及八字墙保存现状 (89)
三、墓围及封土现状 (90)
四、墓葬病害 (91)
五、石雕石刻病害 (94)
六、道路 (95)
七、台地 (97)
第六节 中心遗址区内其他遗迹保存现状、形制特点及病害分析 (98)
一、右街 (98)
二、纸棚街 (101)
三、河街 (103)
四、L2 (108)
五、北门上 (111)
六、G30 (113)
七、堂坊包区 (118)
第七节 祖师殿区遗迹保存现状、形制特点及病害分析 (128)
一、前庭 (128)
二、山门 (130)
三、庭院 (133)
四、道路 (136)
五、排水沟 (142)
第八节 遗址现状勘察结论 (145)
一、构建遗迹的主要建筑材料的工程特性分析 (145)
二、影响破坏遗迹因素 (148)
三、病害评估结论 (151)
第三章 多维信息采集与试验工程 (153)
第一节 多维信息采集 (153)
一、航拍与扫描 (153)
二、材料检测 (154)
第二节 试验工程 (156)
第四章 保护工程设计 (160)
第一节 设计对象、性质和目的 (160)
一、设计对象 (160)
二、设计性质 (160)
三、设计目的 (161)
第二节 设计原则 (161)
第三节 设计依据 (161)
一、国际公约、文件 (161)
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 (162)
三、相关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 (162)
第四节 总体思路 (162)
第五节 施工总体要求 (164)
第六节 主要保护工程措施和实施流程 (164)
一、主要保护工程措施 (164)
二、保护实施流程 (166)
第七节 专项技术设计与工程量统计 (167)
一、生活区 (167)
二、衙署区 (200)
三、紫金山墓葬区 (213)
四、祖师殿建筑区 (225)
亙、中心遗址区其他遗迹 (236)
六、其他保护工程 (245)
第八节 主要工艺、材料设计的工程技术说明 (248)
一、主要材料 (248)
二、回填材料质量技术要求 (249)
三、墙体的加固处理 (250)
四、沟壁裂缝的修补处理 (251)
五、道路的加同处理 (252)
六、砖、石质文物的维修 (253)
七、防风化加固处理 (254)
八、遗址生物病害灭杀及其抑制 (255)
第五章 施工管理 (258)
一、施工执行标准 (258)
二、施工总体思路 (259)
三、施工总体要求 (260)
四、施工单位组织机构设置 (261)
五、施工进度安排 (262)
第六章 工程施工 (264)
第一节 工程实施流程 (264)
一、施工图设计招投标 (265)
二、施工图设计 (265)
三、监理单位进入 (266)
四、施工前准备工作 (266)
第二节 工程施工 (271)
一、施工前的再观察 (271)
二、工程施工 (272)
三、工程措施 (298)
第三节 工程质量 (305)
一、工程自检 (305)
二、工程验收 (306)
第七章 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思考 (307)
一、考古下作的前瞻性 (307)
二、设计工作的全面性 (309)
三、保护工作的专业性 (310)
四、后期管理的重要性 (313)
插图目录
图一 老司城遗址核心区全景 (2)
图二 永顺县区划图(同治十三年刻本) (3)
图三 祖师殿考古现场 (9)
图四 生活区保护工程完工照 (11)
图五 遗迹类型数量扇形分析图 (15)
图六 遗迹类型数量柱状统计图 (15)
图七 老司城遗址分区示意图 (16)
图八 文物本体保护工程遗迹分布区域数量扇形分析图 (17)
图九 文物本体保护工程遗迹分布区域数量柱状分析图 (17)
图一〇 人口广场红砂岩块石铺装 (19)
图一一 卵石拼装铜钱纹图案 (19)
图一二 入口广场的房址 (19)
图一三 西门北侧城墙 (20)
图一四 生活区南部建筑群考古发掘后现状 (21)
图一五 L1现状 (22)
图一六 F7遗存现状 (23)
图一七 F8遗存现状 (23)
图一八 F10遗存现状 (24)
图一九 F10室内地面方砖铺装 (24)
图二〇 F10北墙下的火膛坑 (24)
图二一 F10地面方砖滋附青苔 (24)
图二二 F13及东侧水沟、墙体遗存状况 (26)
图二三 廊道全景 (26)
图二四 廊道地面方砖铺装 (26)
图二丑 廊道北端红砂岩阶梯 (26)
图二六 F26遗存 (26)
图二七 F26平、剖面图 (27)
图二八 F27平面图 (27)
图二九 F26、F27方砖铺装地面 (28)
图三〇 卵石铺装 (28)
图三一 空斗墙基础部分 (29)
图三二 青砖顺砌墙体 (29)
图三三 柱础 (29)
图三四 G10起点 (30)
图三五 G10东段底部卵石铺装 (31)
图三六 G10东段被青砖墙体叠压打破 (31)
图三七 G10南段被后期废弃堆积 (31)
图三八 G10南段外壁垮塌 (32)
图三九 G10南段沟底卵石遗失 (32)
图四〇 G10西段内壁严重外鼓 (33)
图四一 G10西段外壁形成空洞 (33)
图四二 G10西段被后期构筑物叠压 (33)
图四三 排水口1现状 (33)
图四四 排水口2现状 (34)
图四五 排水口3现状 (34)
图四六 Q1东侧过河撞券被损毁 (35)
图四七 Q1南侧过河撞券 (35)
图四八 Q1桥面被后期废弃叠压 (35)
图四九 Q2青砖券顶坍塌 (35)
图五〇 Q2西侧过河撞券裂缝垮塌 (35)
图五一 Q2西侧过河撞券与沟壁剥离 (35)
图五二 G27北段现状 (36)
图五三 G27北段西侧沟壁 (36)
图五四 G27北段东侧沟壁 (37)
图五五 G27北段东侧沟壁券拱 (37)
图五六 G27东侧沟壁夹杂瓦砾齣填土 (37)
图五七 G27东侧浆砌并抹面的沟壁 (37)
图五八 G27东侧基岩沟壁 (37)
图五九 G27两侧浆砌并抹面的沟壁 (37)
图六〇 G27中段现状 (38)
图六一 G27中段北部现状 (38)
图六二 G27中段中部现状 (39)
图六三 G27中段南部现状 (39)
图六四 G27中段北端 (39)
图六五 G27中段南端 (39)
图六六 G27中段沟底卵石铺就 (39)
图六七 G27中段南端券拱 (39)
图六八 G27南段被挡土墙掩埋 (40)
图六九 G27南段北端沟底 (40)
图七〇 G27南段南端沟底 (40)
图七一 G27南段北端沟底 (40)
图七二 F27后檐排水沟 (42)
图七三 G16现状图 (42)
图七四 G16青砖券拱现状 (42)
图七五 未发掘部分1米余厚的耕土层 (42)
图七六 G17入水口处券拱垮塌 (43)
图七七 券拱上的地面方砖碎裂 (43)
图七八 沟壁歪闪并伴发纵向裂缝 (44)
图七九 沟壁垮塌 (44)
图八〇 G17沟壁受上侧墙体挤压 (44)
图八一 沟体丛生大量杂草和青苔 (44)
图八二 青砖沟壁和残存的券砖 (45)
图八三 右侧基岩沟壁上开凿的柱洞 (45)
图八四 歪闪沟壁及下侧积土 (45)
图八五 沟壁上部被人为破坏 (45)
图八六 第三级右侧沟壁现状 (46)
图八七 第三级左侧沟壁裂缝 (46)
图八八 G17券拱 (46)
图八九 G26和G17 (46)
图九〇 G26 (47)
图九一 G31 (47)
图九二 G31外侧 (47)
图九三 L8卵石台阶全景 (48)
图九四 L8-3段卵石台阶 (48)
图九五 L8-4段卵石台阶 (49)
图九六 后期砂岩台阶 (49)
图九七 L9砂岩台阶A段 (49)
图九八 L9砂岩台阶A段局部 (49)
图九九 L8砂岩台阶B段 (50)
图一〇〇 L9砂岩台阶杂草丛生 (50)
图一〇一 西城门址东侧台阶现状 (51)
图一〇二 台阶南侧挡土墙上部缺失 (51)
图一〇三 北侧挡土墙歪闪 (51)
图一〇四 一号台基现状 (51)
图一〇五 北墙体外侧青砖缺失 (52)
图一〇六 南侧干垒墙体外鼓 (52)
图一〇七 L6北段东端踏步 (53)
图一〇八 内侧基岩风化严重 (53)
图一〇九 后期墙体叠压路面 (53)
图一一〇 L6路面损毁①处现状 (53)
图一一一 L6路面损毁②处现状 (53)
图一一二 L6路面损毁③处现状 (53)
图一一三 L7全景 (54)
图一一四 L7卵石路面现状 (54)
图一一五 北门门址现状 (54)
图一一六 L14保存现状 (56)
图一一七 卵石铺装路面图案 (56)
图一一八 L14整体现状(由北向南) (57)
图一一九 L14整体现状(由南向北) (57)
图一二〇 路面凹凸不平 (57)
图一二一 L14路面中段后期青砖叠压 (57)
图一二二 L14北端方砖铺装 (57)
图一二三 L8-2西侧挡土墙 (59)
图一二四 L8-2东侧挡土墙 (59)
图一二五 L8-3东侧挡土墙 (59)
图一二六 L14外侧挡土墙 (60)
图一二七 L14植被根系破坏 (60)
图一二八 L14外侧挡土墙垮塌松散部分 (60)
图一二九 L14内侧挡土墙中段 (60)
图一三〇 L14内侧挡土墙北段 (60)
图一三一 L14内侧挡土墙南段 (61)
图一三二 L14内侧挡土墙北段 (61)
图一三三 宫BK-1 (62)
图一三四 宫BK-2 (62)
图一三五 宫BK-3 (62)
图一三六 宫BK-4 (62)
图一三七 宫BK-5 (63)
图一三八 宫BK-6 (63)
图一三九 宫BK-7-(2) (64)
图一四〇 宫BK-8 (64)
图一四一 宫BK-9 (64)
图一四二 宫BK-10 (64)
图一四三 宫BK-11 (67)
图一四四 宫K-12 (67)
图一四五 宫BK-12 (67)
图一四六 宫BK-13 (67)
图一四七 宫BK-14 (67)
图一四八 宫BK-15、宫BK-16 (67)
图一四九 宫BK-17 (68)
图一五〇 宫BK-18 (68)
图一五一 宫BK-18 (68)
图一五二 宫BK-18 (68)
图一五三 宫BK-19 (69)
图一五四 宫BK-20 (69)
图一五五 宫BK-21 (69)
图一五六 宫BK-22 (69)
图一五七 宫BK-23 (70)
图一五八 宫BK-24 (70)
图一五九 凉洞 (71)
图一六〇 衙-第1段踏步 (72)
图一六一 衙-第2段踏步 (72)
图一六二 衙-第3段踏步 (72)
图一六三 衙-第5段踏步 (72)
图一六四 青砖铺装I处 (74)
图一六五 青砖铺装Ⅱ处 (74)
图一六六 南走廊东端地面 (74)
图一大七 砂岩铺装地面 (74)
图一六八 间楼 (76)
图一六九 南厢房及南走廊 (76)
图一七〇 北厢房及北走廊 (76)
图一七一 细砂岩柱础 (76)
图一七二 细砂岩柱础 (76)
图一七三 红砂岩柱础 (76)
图一七四 中道、南道、北道现状 (77)
图一七五 中道两侧抹面酥粉脱落 (77)
图一七六 南道及其卵石铺装路面 (77)
图一七七 北道单排卵石铺装 (77)
图一七八 残留遗迹中的树根 (78)
图一七九 路堤两侧抹面脱落 (78)
图一八〇 北侧道存生植被 (78)
图一八一 北侧道素土垫层 (78)
图一八二 G22南沟壁损毁缺失 (80)
图一八三 G24暗沟 (80)
图一八四 G24青砖券拱损毁缺失 (80)
图一八五 G25 (80)
图一八六 F33全景 (83)
图一八七 F33砂岩铺装 (83)
图一八八 红砂岩柱础 (83)
图一八九 L16砂岩铺装 (83)
图一九〇 L16踏步垮塌损毁 (83)
图一九一 L17 (83)
图一九二 G36 (84)
图一九三 G37 (84)
图一九四 F32全景 (85)
图一九五 F32磉墩 (85)
图一九六 F32卵石铺装 (85)
图一九七 F32排水沟 (85)
图一九八 西侧挡土墙全景 (86)
图一九九 东侧挡土墙全景 (86)
图二〇〇 M11 (87)
图二〇一 M11内盗洞 (87)
图二〇二 M11石屋墓门残损 (87)
图二〇三 M13-M16 (88)
图二〇四 M13-M16内抹面脱落 (88)
图二〇五 M16墓底 (88)
图二〇六 M17棺床板断裂 (88)
图二〇七 M17高浮雕青砖墓壁 (89)
图二〇八 M17头龛 (89)
图二〇九 M18-M19 (89)
图二一〇 M20 (89)
图二一一 M21-M22 (90)
图二一二 M11八字墙 (90)
图二一三 M13-M16八字墙 (90)
图二一四 M20拜台及八字墙 (90)
图二一五 墓葬封土堆残损 (91)
图二一六 封土堆杂草覆盖 (91)
图二一七 封门墙损毁 (91)
图二一八 墓室内壁滋附青苔 (91)
图二一九 墓砖酥碱 (92)
图二二〇 墓壁砖雕被损毁 (92)
图二二一 神龛及墓壁上的浮雕局部破坏 (92)
图二二二 抹面片状起甲脱落 (92)
图二二三 券顶开裂 (92)
图二二四 券顶垮塌 (92)
图二二五 盗洞 (93)
图二二六 植物根系侵扰 (93)
图二二七 墓室渗水 (93)
图二二八 墓底长条青砖损毁 (93)
图二二九 抹面发霉变黑 (93)
图二三〇 棺床断裂 (93)
图二三一 拜台、八字墙、墓围损毁 (94)
图二三二 石像生基座与主体断开 (94)
图二三三 基座残损 (94)
图二三四 石像生主体残损 (94)
图二三五 石刻表面滋附青苔 (94)
图二三六 紫金山墓葬区全景 (96)
图二三七 神道卵石阶梯 (96)
图二三八 神道红砂岩阶梯 (96)
图二三九 石像坐——石狮 (96)
图二四〇 石像生——石马 (96)
图二四一 石像生——石马 (96)
图二四二 一级台地卵石铺装 (98)
图二四三 二级台地卵石铺装 (98)
图二四四 右街南侧阶梯 (99)
图二四五 右街第二段阶梯 (99)
图二四六 右街第三段阶梯 (99)
图二四七 右街-平台 (100)
图二四八 西门外排水沟 (101)
图二四九 左侧门楼-台帮 (101)
图二五〇 左侧门楼-台面 (101)
图二五一 西门两侧红砂岩宫墙 (101)
图二五二 纸棚街 (102)
图二五三 纸棚街踏步 (102)
图二五四 北侧挡土墙 (102)
图二五五 挡土墙外鼓处 (102)
图二五六 挡土墙坍塌处 (102)
图二五七 A段卵石路面 (104)
图二五八 B段裸露排水涵洞券顶 (104)
图二五九 C段南段 (104)
图二六〇 C段北段 (104)
图二六一 C段卵石路面 (104)
图二六二 D段南段 (104)
图二六三 D段北段 (104)
图二六四 D段卵石路面 (104)
图二六五 E段南端残存卵石路面 (105)
图二六六 E段卵石路面缺失处 (105)
图二六七 A段路肩 (105)
图二六八 B段路肩 (105)
图二六九 C段路肩 (105)
图二七〇 D段路肩 (105)
图二七一 E段路肩 (105)
图二七二 A段内侧挡土墙 (106)
图二七三 B段内侧挡土墙 (106)
图二七四 C段内侧挡土墙 (106)
图二七五 D段完整内侧挡土墙 (106)
网二七六 E段南端内侧挡土墙 (107)
图二七七 E段垮塌内侧挡土墙 (107)
图二七八 C段外侧残存挡土墙 (107)
图二七九 D段垮塌挡土墙 (107)
图二八〇 D段挡土墙 (107)
图二八一 南段卵石踏步 (108)
图二八二 南段卵石路面 (108)
图二八三 中段卵石路面 (108)
图二八四 中段卵石菱形图案 (108)
图二八五 中部积水破坏 (109)
图二八六 植被破坏 (109)
图二八七 北段卵石路面 (109)
图二八八 北段卵石残缺区域 (109)
图二八九 L2东侧中段挡土墙 (110)
图二九〇 L2东侧中段挡土墙 (110)
图二九一 L2东侧北段挡土墙 (110)
图二九二 L2东侧南段挡土墙 (110)
图二九三 北门上全景 (112)
图二九四 卵石铺装路面① (112)
图二九五 卵石铺装路面② (112)
图二九六 卵石铺装台阶I (112)
图二九七 卵石铺装台阶Ⅱ (112)
图二九八 卵石铺装台阶Ⅲ (112)
图二九九 水沟 (113)
图三〇〇 G30a段全景图 (115)
图三〇一 G30a段沟底与沟壁 (115)
图三〇二 G30a段沟壁顶部 (115)
图三〇三 G30a段南侧沟壁 (115)
图三〇四 G30b段全景图 (115)
图三〇五 G30b段南侧沟壁 (115)
图三〇六 连接处北侧沟壁转角处木桩 (116)
图三〇七 G30c段全景图 (116)
图三〇八 G30d早期沟壁墙体现状 (117)
图三〇九 G30d早期沟壁墙体抹面 (117)
图三一〇 后期干垒沟壁墙体现状 (117)
图三一一 沟内未完全清除的淤土 (117)
图三一二 青砖券拱外侧垮塌损毁 (118)
图三一三 卵石铺装① (119)
图三一四 卵石铺装② (119)
图三一五 青砖铺装 (120)
图三一六 排水沟 (120)
图三一七 土质地面 (120)
图三一八 挡土墙 (120)
图三一九 房屋基础全景 (121)
图三二〇 房屋基础基岩局部 (121)
图三二一 植物根系破坏房屋基础 (121)
图三二二 东南面墙基 (122)
图三二三 西南面墙基中段 (122)
图三二四 西南面墙基西段 (122)
图三二五 挡土墙全景 (122)
图三二六 植被破坏 (123)
图三二七 植被破坏 (123)
图三二八 植被破坏 (123)
图三二九 G32 (124)
图三三〇 G32 (124)
图三三一 G33 (124)
图三三二 L11 (124)
图三三三 L12 (124)
图三三四 L12 (124)
图三三五 L15 (125)
图三三六 L15卵石路面 (125)
图三三七 L15台阶 (125)
图三三八 卵石台阶 (125)
图三三九 F29外平台 (126)
图三四〇 卵石路面 (126)
图三四一 石槽 (126)
图三四二 柱础① (126)
图三四三 柱础② (126)
图三四四 柱础③ (126)
图三四五 被植被破坏的柱洞 (127)
图三四六 被植被破坏的柱洞 (127)
图三四七 植被破坏 (127)
图三四八 植被破坏 (127)
图三四九 房屋基础 (128)
图三五〇 排水沟 (128)
图三五一 水池 (128)
图三五二 祖师殿区遗迹现状平、剖面图 (129)
图三五三 前庭全景 (130)
图三五四 部分卵石铺装缺失 (130)
图三五五 残存的铜钱纹图案 (130)
图三五六 九宫格卵石铺装图案 (130)
图三五七 外侧挡土墙保存现状 (132)
图三五八 外侧散水护坡现状 (132)
图三五九 内侧三道挡土墙 (132)
图三六〇 护坡及挡土墙 (132)
图三六一 左侧卵石铺装 (134)
图三六二 右侧卵石铺装 (134)
图三六三 庭院平台 (134)
图三六四 内侧挡土墙中段部分 (135)
图三六五 内侧挡土墙左侧部分 (135)
图三六六 内侧挡土墙右侧部分 (135)
图三六七 外侧挡土墙 (135)
图三六八 L1全景 (138)
图三六九 L1卵石踏步 (138)
图三七〇 L1垂带墙南侧 (138)
图三七一 L1垂带墙北侧 (138)
图三七二 植被根系破坏垂带墙 (138)
图三七三 L2a北侧 (139)
图三七四 L2a南侧 (139)
图三七五 L2a垂带墙南侧 (139)
图三七六 L2a垂带墙南侧 (139)
图三七七 L2b全景 (139)
图三七八 L2b垂带墙北侧 (140)
图三七九 L2b垂带墙南侧 (140)
图三八〇 L2b局部 (140)
图三八一 L3全景 (141)
图三八二 L3南段转角处 (141)
图三八三 L3北段残存 (141)
图三八四 植被根系破坏L3 (141)
图三八五 L4全景 (141)
图三八六 L4卵石踏步上部平台 (141)
图三八七 G1全景 (143)
图三八八 北段、中段沟底 (143)
图三八九 南段沟底 (143)
图三九〇 北段东侧沟壁 (143)
图三九一 中段东侧沟壁 (143)
图三九二 南段东侧沟壁 (143)
图三九三 北段两侧沟壁 (143)
图三九四 中段西侧沟壁 (144)
图三九五 南段西侧沟壁 (144)
图三九六 G2 (144)
图三九七 南侧沟壁 (144)
图三九八 北侧沟壁 (144)
图三九九 排水沟中下段 (144)
图四〇〇 南侧沟壁与平台挡土墙 (144)
图四〇一 北侧沟壁与平台挡土墙 (144)
图四〇二 沟底卵石铺装 (145)
图四〇三 G3全景 (145)
图四〇四 G3沟底 (145)
图四〇五 卵石铺就沟底 (145)
图四〇六 沟壁 (145)
图四〇七 遗址区内耕种 (150)
图四〇八 雨水冲刷 (150)
图四〇九 大西门外挡土墙垮塌 (150)
图四一〇 青苔、霉菌、蕨等滋生 (150)
图四一一 土质龟裂 (151)
图四一二 青砖碎裂 (151)
图四一三 植物生长 (151)
图四一四 植物生长 (151)
图四一五 二维激光扫描 (153)
图四一六 高光谱扫描 (154)
图四一七 灰浆抹面所含的纤维 (155)
图四一八 右街第一段踏步维修试验 (156)
图四一九 维修前的G10试验段 (157)
图四二〇 维修后的G10试验段 (157)
图四二一 维修后的G10沟底 (157)
图四二二 浆料配比(熬制糯米浆)试验 (158)
图四二三 夯筑工程试验 (159)
图四二四 歪闪墙体扶正试验 (159)
图四二五 保护实施流程图 (166)
图四二六 制作施工工具 (270)
图四二七 用小型工具取样 (270)
图四二八 施工工具合集 (270)
图四二九 清理后期堆积 (273)
图四三〇 原考古发掘堆积土 (273)
图四三一 组装运土机械 (273)
图四三二 搬运后期堆积土 (273)
图四三三 配制药剂 (274)
图四三四 药水清除树根 (274)
图四三五 清除小型灌木、竹类植物 (274)
图四三六 遗址上生长的芭茅 (274)
图四三七 墓葬内的青苔 (275)
图四三八 碑刻表面的青苔 (275)
图四三九 维修前状况 (276)
图四四〇 维修后状况 (276)
图四四一 兼用的排水踏步维修中 (276)
图四四二 维修后状况 (276)
图四四三 L2排水沟维修 (276)
图四四四 维修后的排水沟 (276)
图四四五 沟底部分缺失 (277)
图四四六 补铺的沟底 (277)
图四四七 考古发掘的探沟 (277)
图四四八 复原后的现状 (277)
图四四九 G16墙体扶正 (278)
图四五〇 补铺的G16沟底 (278)
图四五一 G17清理堆积 (278)
图四五二 加固的G17沟底 (278)
图四五三 G18现状 (279)
图四五四 G18垮塌墙体补砌 (279)
图四五五 G26现状 (279)
图四五六 G26现状 (279)
图四五七 加固沟底 (279)
图四五八 G27维修后 (279)
图四五九 G30现状 (280)
图四六〇 G30现状 (280)
图四六一 G30沟壁与沟底现状 (280)
图四六二 沟壁保护 (280)
图四六三 钢网加同 (281)
图四六四 G31修复后状况 (281)
图四六五 G31沟底 (281)
图四六六 G31现状 (281)
图四六七 G34修复后 (281)
图四六八 G34修复后 (281)
图四六九 G35修复前 (282)
图四七〇 G35修复后 (282)
图四七一 G1、G2现状(横为G1) (282)
图四七二 G1、G3现状(横为G3) (282)
图四七三 沟壁加固 (283)
图四七四 沟底加固 (283)
图四七五 河街维修 (284)
图四七六 路面夯实 (284)
图四七七 修补卵石路面 (284)
图四七八 维修完成的卵石路面 (284)
图四七九 石缝填实 (285)
图四八〇 维修后的右街踏步 (285)
图四八一 墙顶处理 (285)
图四八二 维修后的L2 (285)
图四八三 L6、L7考古后路面 (286)
图四八四 维修后的L6、L7 (286)
图四八五 一号台基原状 (286)
图四八六 修复时的台基 (286)
图四八七 L8、L9维修中 (287)
图四八八 L8、L9维修完成 (287)
图四八九 L14维修中 (287)
图四九〇 L14维修后 (287)
图四九一 L16维修中 (288)
图四九二 维修后的L17 (288)
图四九三 加固踏步 (288)
图四九四 维修后的神道 (288)
图四九五 保护棚保护(F10) (289)
图四九六 保护棚保护(F26、F27) (289)
图四九七 覆土回填,表层铺沙 (289)
图四九八 覆土回填,表层植草(西门上) (289)
图四九九 原址保护与植草对比 (290)
图五〇〇 原址保护 (290)
图五〇一 加同后的西城门址遗迹 (291)
图五〇二 维修后的过道平台 (291)
图五〇三 维修后的踏步 (291)
图五〇四 隐藏的排水沟渠 (291)
图五〇五 补砌挡土墙之一 (292)
图五〇六 补砌挡土墙之二 (292)
图五〇七 挡土墙灌浆 (292)
图五〇八 挡土墙扶正 (292)
图五〇九 挡土墙加固(空洞) (292)
图五一〇 挡土墙加固(修补) (292)
图五一一 挡土墙加固(作色) (293)
图五一二 挡土墙加同(做旧) (293)
图五一三 踏步加固 (294)
图五一四 神道维修 (294)
图五一五 神道完工现状 (294)
图五一六 墓葬加同(除表土) (294)
图五一七 墓葬加固(防渗) (294)
图五一八 墓葬加固(维修排水沟) (294)
图五一九 墓葬加固(固土夯实) (295)
图五二〇 墓葬加同(撒播草种) (295)
图五二一 墓葬加固(草本生长) (295)
图五二二 重做的踏步(保持可识性) (295)
图五二三 石像生归安 (295)
图五二四 标识的左侧神道 (295)
图五二五 桥底排水沟加固 (296)
图五二六 桥壁基础加固 (296)
图五二七 桥壁加同 (296)
图五二八 增设新桥,保留原桥体 (296)
图五二九 桥面加固 (296)
图五三〇 券拱加固 (296)
图五三一 凉洞内部现状 (297)
图五三二 修复后的台阶 (297)
图五三三 洞顶防渗之一 (297)
图五三四 洞顶防渗之二 (297)
图五三五 铺网加同 (298)
图五三六 锚杆拉结 (298)
图五三七 墙体基础加同 (298)
图五三八 城墙基础形成空洞 (298)
图五三九 城墙空洞处锚杆加固 (299)
图五四〇 城墙体外侧保护 (299)
图五四一 人工打夯路面 (299)
图五四二 人工打夯路面 (299)
图五四三 回填三合土垫层 (299)
图五四四 人工局部打夯 (299)
图五四五 石块编号 (300)
图五四六 搬运石块 (300)
图五四七 石块归安后 (300)
图五四八 糯米灰浆勾缝 (300)
图五四九 倒塌的墙体 (301)
图五五〇 青砖编号 (301)
图五五一 逐块取出排列 (301)
图五五二 浆砌归安 (301)
图五五三 G10基础加固 (301)
图五五四 G10沟壁修复 (301)
图五五五 G10外壁抹面 (302)
图五五六 G10做旧处理 (302)
图五五七 正在修补的L8路基 (302)
图五五八 需要修补的堡坎 (302)
图五五九 神道原状 (302)
图五六〇 神道修复 (302)
图五六一 铺设和加盖细土层 (303)
图五六二 将细土层加固,预防冻融 (303)
图五六三 南部建统群覆土回填 (303)
图五六四 覆土回填后植被标识 (303)
图五六五 墓葬防渗处理 (304)
图五六六 凉洞顶部防渗处理 (304)
图五六七 砌筑墙体 (304)
图五六八 外墙抹面 (304)
图五六九 墙体做旧 (305)
图五七〇 做旧后现状 (305)
图五七一 三叶草标识建筑址 (305)
图五七二 狗牙根固土 (305)
插表目录
表一 历年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编制情况统计表 (12)
表二 老司城文物保护工程遗迹构成表 (14)
表三 西城门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69)
表四 北门门址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70)
表五 南部建筑群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72)
表六 F10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73)
表七 F13及廊道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74)
表八 F26、F27、F28、F31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77)
表九 卵石平台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78)
表一〇 桥梁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79)
表一一 G18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81)
表一二 一号台基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82)
表一三 L6、L7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83)
表一四 L2、紫金山道路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85)
表一五 L8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86)
表一六 L9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87)
表一七 L13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88)
表一八 L14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90)
表一九 G16、G17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91)
表二〇 G18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93)
表二一 G10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94)
表二二 排水口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95)
表二三 G26~G35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198)
表二四 挡土墙及堡坎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00)
表二五 凉洞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02)
表二六 F21~F24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06)
表二七 PT3、F32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09)
表二八 L16、L17、G36、F33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11)
表二九 挡土墙或堡坎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13)
表三〇 紫金山墓葬区24座墓葬保护工作量统计表 (215)
表三一 M11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16)
表三二 M13~M16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17)
表三三 M17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19)
表三四 M18~M19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20)
表三五 M20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21)
表三六 M21~M22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22)
表三七 其他墓葬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22)
表三八 其他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23)
表三九 神道和过道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24)
表四〇 修建截洪水沟工程量统计表 (224)
表四一 F1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27)
表四二 前庭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28)
表四三 庭院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30)
表四四 道路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33)
表四五 排水沟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35)
表四六 河街6段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37)
表四七 纸棚街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39)
表四八 生活区东L2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41)
表四九 北门上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42)
表五〇 G30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44)
表五一 堂坊包保护工程量统计表 (245)
表五二 加同强度对比表 (254)
表五三 配方中硅酮树脂用量与吸水率关系表 (255)
表五四 第二期老司城文物本体保护工程项目表 (263)
表五五 老司城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工程施工流程表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