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河南登封方家沟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书对遗址的发掘过程、地层和遗迹、年代、古环境背景、遗物埋藏情况、遗存空间分布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介绍了各层位石制品的发现情况,着重对沟状遗迹(G1)内的石制品进行描述和初步分析。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及遗迹的发现,为完善该地区文化序列和揭示人类行为特点提供了宝贵资料。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序
第一章 概述1
1.1 发掘经过 1
1.2 发掘方法 3
第二章 地层与年代5
2.1 地层 5
2.2 遗迹 9
2.2.1 G1 9
2.2.2 地裂缝 12
2.3 绝对年代测定 14
第三章 古环境分析16
3.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16
3.2 遗址地层剖面特征、年代和实验方法 16
3.2.1 遗址地层剖面特征和采样情况 16
3.2.2 年代测定 17
3.2.3 实验分析方法 17
3.3 遗址沉积物分析 19
3.3.1 粒度分析 19
3.3.2 磁化率分析 25
3.3.3 色度分析 25
3.3.4 常量化学元素分析 26
3.3.5 孢粉分析 28
3.4 方家沟遗址沉积过程和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 32
3.4.1 方家沟遗址沉积过程和植被、气候特征 32
3.4.2 方家沟遗址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 34
3.5 小结和讨论 35
第四章 遗物埋藏情况36
4.1 遗址中的地质遗存 36
4.2 遗物保存状况 37
4.3 遗物的产状 37
4.4 遗物分选情况 38
第五章 遗存的空间分布41
5.1 G1及其遗物分布 41
5.2 地裂缝及其遗物分布 42
5.3 其他层位的遗物分布 42
5.4 小结 58
第六章 石制品59
6.1 石制品分类与观测项目 59
6.1.1 石制品分类方案 59
6.1.2 石制品定位与观测项目 61
6.1.3 石制品观测数量 64
6.2 主文化层石制品 64
6.2.1 石制品概况 64
6.2.2 备料 67
6.2.3 打击类 68
6.2.4 石核 68
6.2.5 废片类 80
6.2.6 修理类 92
6.3 其他层位石制品 107
6.3.1 第3C层 107
6.3.2 第5层 108
6.3.3 第6层 109
6.3.4 第8层 111
6.3.5 第9层 113
6.3.6 第10层 114
6.3.7 小结 114
第七章 动物遗存115
第八章 结语116
8.1 遗址主文化层与其他层位的石器工业 116
8.2 主文化层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117
附表 118
参考文献 170
Summary 173
后记 175
插图目录
图1.1 方家沟遗址地理位置图 2
图2.1 方家沟遗址2014年度发掘区剖面图及系络图 6
图2.2 方家沟遗址2015年度发掘区剖面图 7
图2.3 方家沟遗址地貌部位示意图 9
图2.4 G1平、剖面图 9
图2.5 地裂缝平面图 13
图3.1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粒度、磁化率、色度参数曲线 20
图3.2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各地层粒度频率曲线 21
图3.3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各地层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23
图3.4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代表性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24
图3.5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常量化学元素变化曲线 27
图3.6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孢粉图 30
图4.1 长轴和倾向的记录方式 38
图4.2 G1出土遗物的产状分布 38
图4.3 按大小分别统计石制品的长轴方向分布 39
图5.1 G1L16遗物分布图 43
图5.2 G1L17遗物分布图 44
图5.3 G1L18遗物分布图 45
图5.4 G1L19遗物分布图 46
图5.5 G1L20遗物分布图 47
图5.6 G1L21遗物分布图 48
图5.7 G1L22遗物分布图 49
图5.8 G1L23遗物分布图 50
图5.9 G1L24遗物分布图 51
图5.10 G1L25遗物分布图 52
图5.11 G1L26遗物分布图 53
图5.12 G1L27遗物分布图 54
图5.13 地裂缝遗物分布图 54
图5.14 第3C层遗物分布图 55
图5.15 第5层遗物分布图 56
图5.16 第6层遗物分布图 56
图5.17 第8层遗物分布图 57
图5.18 第9层遗物分布图 57
图6.1 G1出土的石核 69
图6.2 G1出土的石核 71
图6.3 G1出土的石核0575 72
图6.4 G1出土的石核 73
图6.5 G1出土的石核0036 74
图6.6 G1出土的石核 76
图6.7 G1出土的石核 77
图6.8 G1出土的石核0738 78
图6.9 G1出土的完整石片 83
图6.10 G1出土的完整石片 86
图6.11 G1出土的不完整石片 88
图6.12 G1和次生堆积出土的工具 93
图6.13 G1出土的刮削器 94
图6.14 G1出土的刮削器 97
图6.15 G1出土的刮削器 100
图6.16 G1出土的凹缺器和锯齿刃器 103
图6.17 G1出土的尖状器和石锥 105
图6.18 第5层和第6层出土的石制品 110
图6.19 第8~10层出土的石制品 112
插表目录
表1.1 出土标本分层统计表 4
表2.1 方家沟遗址14C测年结果 14
表2.2 方家沟遗址光释光测年结果 14
表4.1 2014年发掘筛选遗物统计表 39
表4.2 2015年发掘筛选遗物统计表 39
表4.3 G1不同位置堆积内碎屑密度的比较 40
表5.1 G1内各水平层出土遗物数量统计表 41
表6.1 方家沟遗址观测石制品数量分层统计 64
表6.2 非碎屑石制品最大长度的分级频数统计 65
表6.3 非碎屑石制品最大长度(mm)的描述统计 65
表6.4 非碎屑石制品重量的分级频数统计 65
表6.5 非碎屑石制品重量(g)的描述统计 66
表6.6 主文化层石制品的岩性统计 66
表6.7 G1和地裂缝中筛选石制品的岩性统计 67
表6.8 G1出土备料统计表 67
表6.9 第5层石制品分类统计表 108
表6.10 第5层出土备料统计表 109
表6.11 第6层石制品分类统计表 109
表6.12 第6层出土备料统计表 111
表6.13 第8层石制品分类统计表 111
表6.14 第8层出土备料统计表 113
表6.15 第9层石制品分类统计表 113
附表1 野外编号标本登记表 118
附表2 野外未编号标本数量统计表 161
附表3 筛选遗物登记表 167
图版目录
图版1 遗址地理位置图及探方分布图
图版2 遗址附近地形测绘图
图版3 遗址全景及附近地貌
图版4 遗址南壁、东壁剖面
图版5 野外编号遗物坐标的三维散点图
图版6 G1及其遗物分布平面图
图版7 2014年发掘区东壁和西壁剖面局部
图版8 2014年发掘区内G1平面形状及遗物分布
图版9 2014年发掘区内G1平面形状及遗物分布
图版10 2014年发掘区内G1平面形状及遗物分布
图版11 2014年发掘区内G1中东部平面形状及遗物分布
图版12 2014年发掘区内G1中东部平面形状及遗物分布
图版13 2014年发掘区内G1中东部平面形状及遗物分布
图版14 2014年发掘区内G1西部平面形状及遗物分布
图版15 2015年发掘区内G1西部平面形状及遗物分布
图版16 遗物集中区A
图版17 遗物集中区B
图版18 遗物集中区B
图版19 遗物集中区C
图版20 遗物集中区C(东→西)
图版21 遗物集中区C和D
图版22 遗物集中区D
图版23 遗物集中区D
图版24 遗物集中区B部分遗物的出土状况
图版25 遗物集中区B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26 遗物集中区B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27 遗物集中区C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28 遗物集中区C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29 遗物集中区C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30 遗物集中区C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31 遗物集中区C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32 遗物集中区D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33 遗物集中区D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34 遗物集中区D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35 G1部分标本的出土状况
图版36 2014年发掘区内地裂缝平面形状
图版37 地裂缝平面形状
图版38 地裂缝内石制品的出土情况
图版39 地层内石制品出土情况
图版40 G1出土的备料
图版41 G1出土的石砧
图版42 G1出土的石制品
图版43 G1出土的锤击石核
图版44 G1出土的锤击石核
图版45 G1出土的锤击石核
图版46 G1出土的锤击石核
图版47 G1出土的锤击石核
图版48 G1出土的锤击石核
图版49 G1出土的锤击石核
图版50 G1出土的砸击石核
图版51 G1出土的砸击石核和砸击石片
图版52 G1出土的锤击石片
图版53 G1出土的锤击石片
图版54 G1出土的锤击石片
图版55 G1出土的锤击石片
图版56 G1出土的不完整石片
图版57 G1出土的碎屑举例
图版58 G1出土的砍砸器和次生堆积出土的刮削器
图版59 G1出土的刮削器
图版60 G1出土的刮削器
图版61 G1出土的刮削器
图版62 G1出土的刮削器
图版63 G1出土的凹缺器和锯齿刃器
图版64 G1出土的尖状器
图版65 G1出土的尖状器
图版66 G1出土的石制品
图版67 第3C、5层出土的石制品
图版68 第6层出土的石制品
图版69 第6层出土的石核
图版70 第8层出土的石制品
图版71 第9层出土的石制品
图版72 第8、10层出土的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