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考古/历史 > 考古 >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
  • 书号:9787030656131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大16
  • 页数:356
    字数:152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680.00元
    售价: ¥537.2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面的空白;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是豫西南地区二里头文化最典型代表;龙山文化遗存对豫西南地区以及相邻区域龙山文化谱系或序列研究具有标尺作用;仰韶文化时期聚落成为研究史前聚落完整面貌的典型个案。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遗址概况(1)
    第一节 淅川概况(1)
    第二节 遗址的位置、面积与保存状况(2)
    第三节 遗址勘探与发掘情况(3)
    第四节 遗址的文化堆积概述(5)
    第二章 仰韶文化时期遗存(9)
    第一节 概况(9)
    第二节 遗迹(9)
    一、壕沟(9)
    二、墙基槽(12)
    三、房址(16)
    四、墓葬(32)
    五、灰沟(53)
    六、窖穴(57)
    七、灰坑(58)
    第三节 遗物(69)
    一、陶器(69)
    二、石器(102)
    三、骨器(112)
    四、玉器(118)
    五、其他遗物(121)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122)
    一、层位关系(122)
    二、文化分期(124)
    三、年代与性质(130)
    第三章 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存(134)
    第一节 概况(134)
    第二节 遗迹(134)
    一、房址(134)
    二、瓮棺(135)
    三、灰沟(136)
    四、灰坑(137)
    五、红烧土堆积层(138)
    第三节 遗物(140)
    一、陶器(140)
    二、石器(153)
    三、骨器(155)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156)
    一、层位关系(156)
    二、文化分期及其特征(158)
    三、年代与性质(160)
    第四章 龙山文化时期遗存(163)
    第一节 概况(163)
    第二节 遗迹(163)
    一、房址(房基)(164)
    二、墓葬(166)
    三、灰沟(179)
    四、窑址(182)
    五、灰坑(182)
    六、灶(201)
    第三节 遗物(204)
    一、陶器(204)
    二、石器(294)
    三、骨器(313)
    四、玉器(323)
    五、铜器(324)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328)
    一、层位关系(329)
    二、文化分期(333)
    三、年代与性质(353)
    第五章 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357)
    第一节 概况(357)
    第二节 遗迹(357)
    一、窑址(357)
    二、灰坑(358)
    第三节 遗物(363)
    一、陶器(363)
    二、石器(377)
    三、骨器(380)
    四、铜器(382)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382)
    一、层位关系(382)
    二、文化分期及其特征(383)
    三、年代与性质(386)
    第六章 西周时期遗存(391)
    第一节 概况(391)
    第二节 遗迹及其出土陶器(391)
    第三节 出土其他遗物(405)
    第四节 型式与分期(418)
    一、典型遗迹层位关系(418)
    二、典型遗物的型式分析(418)
    三、分期分段(420)
    第五节 年代与性质(421)
    第七章 汉代及其他时代遗存(423)
    第一节 概况(423)
    第二节 遗迹与遗物(423)
    第三节 简单认识(428)
    第八章 结论(429)
    附表(432)
    附表一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遗迹登记表(432)
    附表二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鹿角鉴定表(463)
    附表三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木炭树种鉴定表(465)
    附录(466)
    附录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实验研究中心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466)
    附录二 河南淅川下王岗人骨鉴定(472)
    附录三 下王岗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477)
    附录四 几何形态测量和稳定同位素视角下河南下王岗遗址出土猪骨的相关研究(518)
    附录五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532)
    附录六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的科学分析(589)
    附录七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人与动物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报告(603)
    编后记(608)
    插图目录
    图1-1 下王岗遗址位置示意图(2)
    图1-2 下王岗遗址探方分布图(4)
    图1-3 T5 南壁剖面图(5)
    图1-4 T5层位关系示意图(7)
    图1-5 T19北壁剖面图(7)
    图1-6 T19层位关系示意图(8)
    图2-1 下王岗遗址墓葬与房址分布图(插页)
    图2-2 壕沟G14平面示意图(10)
    图2-3 T10G14东壁剖面图(11)
    图2-4 T10G14平、剖面图(12)
    图2-5 墙基槽Ⅰ平、剖面图(13)
    图2-6 墙基槽Ⅱ平、剖面图(13)
    图2-7 墙基槽Ⅲ的位置示意图(14)
    图2-8 墙基槽Ⅲ平面图(15)
    图2-9 T11墙基槽Ⅲ平、剖面及柱洞分布图(15)
    图2-10 T10墙基槽Ⅲ平、剖面及加宽部分图(16)
    图2-11 下王岗遗址房址分布图(插页)
    图2-12 T6F17平、剖面图(18)
    图2-13 T27F29平、剖面图(18)
    图2-14 T27F31平、剖面图(18)
    图2-15 T27F32平、剖面图(18)
    图2-16 T28F34平、剖面图(19)
    图2-17 T17F18平、剖面图(20)
    图2-18 T29F30平、剖面图(20)
    图2-19 T17F16平、剖面图(21)
    图2-20 T26F22平、剖面图(22)
    图2-21 T26F24平、剖面图(23)
    图2-22 T29F27平、剖面图(23)
    图2-23 T7F1平、剖面图(24)
    图2-24 T8F4平、剖面图(24)
    图2-25 T7F2平、剖面图(25)
    图2-26 T7F3平、剖面图(25)
    图2-27 T8F5平、剖面图(26)
    图2-28 T8F6平、剖面图(26)
    图2-29 T7F9平、剖面图(26)
    图2-30 T7F11平、剖面图(26)
    图2-31 T7F12平、剖面图(27)
    图2-32 T8F10平、剖面图(27)
    图2-33 T21F20平、剖面图(28)
    图2-34 T28F28平、剖面图(28)
    图2-35 T4第16层下“柱洞群”分布图(30)
    图2-36 T12第11层下“柱洞群”分布图(30)
    图2-37 下王岗遗址墓葬分布图(插页)
    图2-38 T1第15层下遗迹平面图(33)
    图2-39 T8M13平、剖面图(33)
    图2-40 T8M14平、剖面图(34)
    图2-41 T21M30平、剖面图(35)
    图2-42 T21M31平、剖面图(35)
    图2-43 T1M32平、剖面图(36)
    图2-44 T1M35平、剖面图(36)
    图2-45 T1M35出土器物(37)
    图2-46 T1M39平、剖面图(38)
    图2-47 T26M41平、剖面图(38)
    图2-48 T29M64平、剖面图(39)
    图2-49 T29M68平、剖面图(39)
    图2-50 T29M69平、剖面图(40)
    图2-51 T29M73平、剖面图(41)
    图2-52 T29M76平、剖面图(41)
    图2-53 T6M15平、剖面图(42)
    图2-54 T4M17平、剖面图(42)
    图2-55 T4M18平、剖面图(44)
    图2-56 T4M18出土器物(45)
    图2-57 T1M22平、剖面图(46)
    图2-58 T1M34平、剖面图(46)
    图2-59 T3M61平、剖面图(47)
    图2-60 T2M56平、剖面图(47)
    图2-61 T26W28平、剖面图(52)
    图2-62 T26W29平、剖面图(52)
    图2-63 T26W28、T26W29葬具(53)
    图2-64 T29W30平、剖面图及其葬具(53)
    图2-65 T7G4平、剖面图(54)
    图2-66 T12G17平、剖面图(55)
    图2-67 T27G26平、剖面图(55)
    图2-68 T15G18平、剖面图(56)
    图2-69 T17中G19、G20与G14关系图(56)
    图2-70 J1平、剖面图(58)
    图2-71 H282平、剖面图(58)
    图2-72 T6H282出土陶器(59)
    图2-73 T7H257平、剖面图(59)
    图2-74 H274平、剖面图(60)
    图2-75 H364平、剖面图(60)
    图2-76 T11H353平、剖面图(61)
    图2-77 T3H351平、剖面图(61)
    图2-78 T3H351出土完整陶器(61)
    图2-79 T6H326平、剖面图(61)
    图2-80 T1H326出土陶罐(62)
    图2-81 T6H261平、剖面图(62)
    图2-82 T6H261出土陶器(62)
    图2-83 T1H323平、剖面图(63)
    图2-84 T1H323出土彩陶钵片(63)
    图2-85 T3H341平、剖面图(64)
    图2-86 T2H365平、剖面图(64)
    图2-87 T2H365出土陶器(64)
    图2-88 T4H263平、剖面图(65)
    图2-89 T4H263出土器物(65)
    图2-90 T4H266平、剖面图(66)
    图2-91 T4H266出土部分器物(66)
    图2-92 T1H332平、剖面图及其出土完整陶器(67)
    图2-93 T8H217平、剖面图(67)
    图2-94 T8H213平、剖面图(68)
    图2-95 T21H299平、剖面图(68)
    图2-96 陶器彩绘纹饰图案(73)
    图2-97 陶深腹罐(74)
    图2-98 陶折沿鼓腹罐(76)
    图2-99 陶卷沿鼓腹罐(78)
    图2-100 陶筒形罐(79)
    图2-101 陶矮领罐(80)
    图2-102 陶曲领罐与圜底罐(81)
    图2-103 Aa型罐形鼎(82)
    图2-104 Ab型罐形鼎(83)
    图2-105 Ac型罐形鼎(83)
    图2-106 Ad型鼎(84)
    图2-107 陶盆形鼎(84)
    图2-108 陶釜形鼎(85)
    图2-109 陶双腹鼎(85)
    图2-110 陶鼎足(86)
    图2-111 陶敛口钵(87)
    图2-112 陶敞口钵(88)
    图2-113 陶折腹钵(89)
    图2-114 陶圜底钵(89)
    图2-115 陶折沿盆(90)
    图2-116 陶卷沿盆(91)
    图2-117 陶折腹盆(92)
    图2-118 陶碗(92)
    图2-119 陶直口瓶(93)
    图2-120 陶杯形口瓶与双唇口瓶(94)
    图2-121 陶杯(94)
    图2-122 A型陶器盖(95)
    图2-123 B型陶器盖(95)
    图2-124 C型与D型陶器盖(96)
    图2-125 陶瓮(97)
    图2-126 陶豆(97)
    图2-127 陶缸(98)
    图2-128 陶盂(98)
    图2-129 陶器座(99)
    图2-130 陶拍、锉(100)
    图2-131 陶纺轮、球(101)
    图2-132 陶鸟形鋬与陶人头像(102)
    图2-133 A型石斧(103)
    图2-134 B型石斧(104)
    图2-135 C型石斧(105)
    图2-136 A型石铲(106)
    图2-137 B型石铲(106)
    图2-138 石凿(107)
    图2-139 石镞(109)
    图2-140 石镰(110)
    图2-141 石磨盘、磨棒(110)
    图2-142 石纺轮(111)
    图2-143 石网坠、石球(111)
    图2-144 石环、石饼与砺石(112)
    图2-145 骨簪(114)
    图2-146 骨镞(115)
    图2-147 骨匕、骨锥、骨针(117)
    图2-148 骨板、骨饰品(117)
    图2-149 绿松石耳坠(119)
    图2-150 玉坠饰(120)
    图2-151 公猪獠牙饰(121)
    图2-152 蓝铜矿(121)
    图2-153 T1层位关系示意图(122)
    图2-154 T3层位关系示意图(123)
    图2-155 T7层位关系示意图(123)
    图2-156 T11层位关系示意图(123)
    图2-157 仰韶文化测年数据图(130)
    图2-158 下王岗遗址仰韶文化最早一类陶器(132)
    图3-1 T12F14平、剖面图(135)
    图3-2 T6W22平、剖面图(136)
    图3-3 W22葬具(136)
    图3-4 T2G24平、剖面图(136)
    图3-5 T2G25平、剖面图(137)
    图3-6 T10H321平、剖面图(137)
    图3-7 T11H307平、剖面图(138)
    图3-8 T10H296平、剖面图(138)
    图3-9 T10H321、T10H296出土陶器(139)
    图3-10 A型陶折沿罐(142)
    图3-11 B型陶折沿罐(143)
    图3-12 陶有领罐(143)
    图3-13 陶子母口罐(144)
    图3-14 陶圆腹罐(144)
    图3-15 陶筒形罐(145)
    图3-16 陶凸腹罐、直口束颈罐(145)
    图3-17 A型陶盆形鼎(146)
    图3-18 B型陶盆形鼎(147)
    图3-19 陶罐形鼎(147)
    图3-20 陶鼎足(148)
    图3-21 A型陶杯(148)
    图3-22 B型陶杯(149)
    图3-23 C、D型陶杯(149)
    图3-24 陶双腹豆(150)
    图3-25 陶器盖(150)
    图3-26 陶碗(150)
    图3-27 陶盆、深腹钵(151)
    图3-28 陶瓮、缸(152)
    图3-29 陶盘、透底器(152)
    图3-30 陶纺轮(153)
    图3-31 石斧(154)
    图3-32 石铲、凿(154)
    图3-33 石网坠(155)
    图3-34 骨镞、铲(155)
    图3-35 T2层位关系图(156)
    图3-36 T6层位关系图(157)
    图3-37 T10层位关系图(157)
    图3-38 T11层位关系图(157)
    图3-39 T12层位关系图(157)
    图4-1 T12F13平、剖面图(164)
    图4-2 T3FJ2平、剖面图(165)
    图4-3 T10M6平、剖面图(167)
    图4-4 T10M7平、剖面图(167)
    图4-5 T10M8平、剖面图(168)
    图4-6 T10M9平、剖面图(168)
    图4-7 T11W18与T12W24平、剖面图(169)
    图4-8 T12W25与T3W12平、剖面图(170)
    图4-9 T8W2葬具(170)
    图4-10 T1W26与T2W27平、剖面图(171)
    图4-11 T1W26葬具(172)
    图4-12 龙山文化晚期偏早瓮棺(173)
    图4-13 T11W9葬具(174)
    图4-14 T4W4平、剖面图(175)
    图4-15 T4W5平、剖面图(175)
    图4-16 T4W6平、剖面图(175)
    图4-17 T4W7平、剖面图(176)
    图4-18 T4W7 的瓮棺剖视图(176)
    图4-19 T2W10平、剖面图(176)
    图4-20 T2W11平、剖面图(177)
    图4-21 T2W13平、剖面图(177)
    图4-22 T1W16平、剖面图(177)
    图4-23 T1W17平、剖面图(178)
    图4-24 T1W19平、剖面图(178)
    图4-25 T1W20平、剖面图(178)
    图4-26 T1W21平、剖面图(179)
    图4-27 T4G12平、剖面图(180)
    图4-28 T4G13平、剖面图(180)
    图4-29 T1G15平、剖面图(180)
    图4-30 T5G23平、剖面图(181)
    图4-31 T24G29平、剖面图(181)
    图4-32 T12Y2平、剖面图(182)
    图4-33 T2H335平、剖面图(183)
    图4-34 T2H335、T4H240、T4H241出土陶器(184)
    图4-35 T4H240平、剖面图(185)
    图4-36 T4H241平、剖面图(185)
    图4-37 T5H319平、剖面图(185)
    图4-38 T3H317平、剖面图(186)
    图4-39 T1H267平、剖面图(186)
    图4-40 T3H317、T1H267出土陶器(187)
    图4-41 T4H229平、剖面图(187)
    图4-42 T5H300平、剖面图(188)
    图4-43 T12H246平、剖面图(188)
    图4-44 T5H300、T12H246出土完整陶器(188)
    图4-45 T11H231平、剖面图(189)
    图4-46 T1H256平、剖面图(189)
    图4-47 T11H231、T1H256出土陶器(189)
    图4-48 T10H85平、剖面图(190)
    图4-49 T9H39平、剖面图(190)
    图4-50 T10H85、T9H39出土陶器(190)
    图4-51 T3H127平、剖面图(191)
    图4-52 T3H168平、剖面图(191)
    图4-53 T3H127出土陶器(192)
    图4-54 T2H312平、剖面图(193)
    图4-55 T5H293平、剖面图(193)
    图4-56 T2H312出土陶器(193)
    图4-57 T4H198平、剖面图(194)
    图4-58 T11H155平、剖面图(194)
    图4-59 T11H155出土陶器(195)
    图4-60 T6H118平、剖面图(195)
    图4-61 T3H76平、剖面图(196)
    图4-62 T2H157平、剖面图(196)
    图4-63 T2H181平、剖面图(196)
    图4-64 T2H199平、剖面图(196)
    图4-65 T1H253平、剖面图(197)
    图4-66 T2H157出土陶器(197)
    图4-67 T1H253出土陶器(198)
    图4-68 T1H189平、剖面图(198)
    图4-69 T1H208平、剖面图(198)
    图4-70 T1H189出土陶器(199)
    图4-71 T1H221平、剖面图(199)
    图4-72 T1H172平、剖面图(199)
    图4-73 T1H221出土陶器(200)
    图4-74 T11H74平、剖面图(200)
    图4-75 T4H207平、剖面图(200)
    图4-76 T11H74出土陶器(201)
    图4-77 T8Z1平、剖面图(202)
    图4-78 TG1Z5平、剖面图(202)
    图4-79 A型Ⅰ式折沿圆腹罐(205)
    图4-80 A型Ⅱ式折沿圆腹罐(206)
    图4-81 A型Ⅲ式折沿圆腹罐(207)
    图4-82 A型Ⅳ式折沿圆腹罐(209)
    图4-83 A型Ⅴ式折沿圆腹罐(211)
    图4-84 B型Ⅰ式折沿垂腹罐(213)
    图4-85 B型Ⅱ式折沿垂腹罐(213)
    图4-86 B型Ⅲ式折沿垂腹罐(214)
    图4-87 B型Ⅳ式折沿垂腹罐(215)
    图4-88 C型Ⅰ式高领圆腹罐(215)
    图4-89 C型Ⅱ式高领圆腹罐(216)
    图4-90 C型Ⅲ式高领圆腹罐(216)
    图4-91 C型Ⅳ式高领圆腹罐(217)
    图4-92 C型Ⅴ式高领圆腹罐(217)
    图4-93 A型Ⅰ式直口罐(瓮)(218)
    图4-94 A型Ⅱ式直口罐(瓮)(218)
    图4-95 A型Ⅲ式直口罐(瓮)(219)
    图4-96 A型Ⅳ式直口罐(瓮)(220)
    图4-97 A型Ⅴ式直口罐(瓮)(220)
    图4-98 B型Ⅰ式直口罐(221)
    图4-99 B型Ⅱ式直口罐(221)
    图4-100 B型Ⅲ式直口罐(222)
    图4-101 B型Ⅳ式直口罐(223)
    图4-102 Ⅰ式带耳罐(223)
    图4-103 Ⅱ式带耳罐(224)
    图4-104 Ⅲ式带耳罐(224)
    图4-105 筒形罐(225)
    图4-106 敛口罐(225)
    图4-107 壶形罐、钵形罐(240)
    图4-108 A型Ⅰ式罐形鼎(241)
    图4-109 A型Ⅱ式罐形鼎(242)
    图4-110 A型Ⅲ式罐形鼎(243)
    图4-111 A型Ⅳ式罐形鼎(244)
    图4-112 B型Ⅰ式罐形鼎(244)
    图4-113 B型Ⅱ式罐形鼎(247)
    图4-114 B型Ⅲ式垂腹罐形鼎(248)
    图4-115 B型Ⅳ式罐形鼎(249)
    图4-116 A型盆形鼎(251)
    图4-117 B型盆形鼎(252)
    图4-118 B型Ⅲ式盆形鼎(255)
    图4-119 钵形鼎(255)
    图4-120 陶有沿豆(256)
    图4-121 Ⅰ式陶无沿豆(257)
    图4-122 Ⅱ式陶无沿豆(258)
    图4-123 Ⅲ式陶无沿豆(258)
    图4-124 Ⅳ式无沿豆(259)
    图4-125 Ⅴ式无沿豆(260)
    图4-126 A型陶甑(261)
    图4-127 B型陶甑(262)
    图4-128 陶平沿甑(262)
    图4-129 陶甑(263)
    图4-130 A型Ⅰ式陶敛口瓮(263)
    图4-131 A型Ⅱ式陶敛口瓮(264)
    图4-132 A型Ⅲ式陶敛口瓮(264)
    图4-133 A型Ⅳ式陶敛口瓮(264)
    图4-134 B型Ⅰ式陶敛口瓮(265)
    图4-135 B型Ⅱ式陶敛口瓮(265)
    图4-136 B型Ⅲ式陶敛口瓮(266)
    图4-137 B型Ⅲ式陶敛口瓮(266)
    图4-138 C型陶敛口瓮(267)
    图4-139 陶子母口瓮(267)
    图4-140 陶小侈口瓮(268)
    图4-141 陶小直口瓮(268)
    图4-142 陶折沿盆(269)
    图4-143 陶敛口盆(269)
    图4-144 陶曲颈盆(270)
    图4-145 陶敛口钵(271)
    图4-146 陶敞口钵(272)
    图4-147 陶子母口钵(273)
    图4-148 陶圈足钵(273)
    图4-149 陶双耳壶(274)
    图4-150 陶无耳壶(275)
    图4-151 Ⅲ式陶无耳壶(276)
    图4-152 陶子母口器盖(276)
    图4-153 B型陶短直口器盖(276)
    图4-154 柱状纽器盖(277)
    图4-155 A型陶桥形纽器盖(277)
    图4-156 B型陶桥形纽器盖(278)
    图4-157 陶乳头纽器盖(278)
    图4-158 陶菌状纽器盖(278)
    图4-159 A型陶直腹杯(279)
    图4-160 B型陶直腹杯(280)
    图4-161 C型陶直腹杯(281)
    图4-162 陶壶形杯(281)
    图4-163 陶浅腹碗(282)
    图4-164 A型陶深腹碗(283)
    图4-165 B型陶深腹碗(283)
    图4-166 Ⅰ式陶缸(284)
    图4-167 Ⅱ式陶缸(284)
    图4-168 Ⅲ式陶缸(285)
    图4-169 陶盘(285)
    图4-170 陶斝(286)
    图4-171 陶盉(287)
    图4-172 陶尊(288)
    图4-173 陶勺(288)
    图4-174 陶拍(288)
    图4-175 陶锉与陶祖(289)
    图4-176 陶网坠(289)
    图4-177 A型陶纺轮(290)
    图4-178 Ba型陶纺轮(292)
    图4-179 Bb型陶纺轮(293)
    图4-180 C型陶纺轮(294)
    图4-181 A型石斧(296)
    图4-182 B型石斧(297)
    图4-183 A型石刀(299)
    图4-184 B型石刀(300)
    图4-185 C型石刀(300)
    图4-186 A型石铲(302)
    图4-187 B型石铲(303)
    图4-188 A型石锛(304)
    图4-189 B型石锛(305)
    图4-190 A型石凿(306)
    图4-191 Ba型石凿(307)
    图4-192 Bb型石凿(307)
    图4-193 石镞(309)
    图4-194 石钺、石戈(刀)、石镰与石环(310)
    图4-195 石磨石(311)
    图4-196 石网坠(312)
    图4-197 石球(313)
    图4-198 Aa型骨镞(314)
    图4-199 Ab型骨镞(315)
    图4-200 Ac、B型骨镞(316)
    图4-201 C、D型骨镞(317)
    图4-202 E型骨镞(317)
    图4-203 F型骨镞(318)
    图4-204 A、B型骨簪(319)
    图4-205 骨锥与骨凿(320)
    图4-206 骨板(321)
    图4-207 T6H107底部出土骨箸组合位置照(北-南)(322)
    图4-208 组合骨箸(322)
    图4-209 龙山时期玉器(324)
    图4-210 T2H181底部铜矛(324)
    图4-211 T2H181出土3 件粘连铜矛(325)
    图4-212 T2H181出土铜矛(325)
    图4-213 铜矛(326)
    图4-214 铜矛(327)
    图4-215 龙山文化时期铜锥(328)
    图4-216 龙山文化时期残铜片(328)
    图4-217 T1 龙山文化时期层位关系示意图(329)
    图4-218 T2 龙山文化时期层位关系示意图(330)
    图4-219 T3 龙山文化时期层位关系示意图(331)
    图4-220 T5 龙山文化时期层位关系示意图(331)
    图4-221 T11 龙山文化时期层位关系示意图(332)
    图4-222 T8W2人骨测年数据图(353)
    图4-223 T11W9人骨测年数据图(353)
    图4-224 T4W4人骨测年数据图(353)
    图4-225 T1W20人骨测年数据图(353)
    图5-1 T5Y1平、剖面图(358)
    图5-2 T4H29平、剖面图(358)
    图5-3 T4H29出土陶器(359)
    图5-4 T1H187平、剖面图(360)
    图5-5 T1H187出土陶器(360)
    图5-6 T1H188平、剖面图(361)
    图5-7 T1H188出土陶器(361)
    图5-8 T5H147平、剖面图(361)
    图5-9 T5H147出土陶器(361)
    图5-10 T11H54平、剖面图(362)
    图5-11 T11H54出土陶器(362)
    图5-12 陶深腹罐(368)
    图5-13 陶圆腹罐(368)
    图5-14 陶罐(369)
    图5-15 陶鼎(370)
    图5-16 陶高体大口尊(371)
    图5-17 陶矮体大口尊(371)
    图5-18 陶大侈口缸(372)
    图5-19 陶微侈口缸(373)
    图5-20 陶甑(374)
    图5-21 陶鬲(374)
    图5-22 陶盘(374)
    图5-23 陶碗、豆(375)
    图5-24 陶瓮(375)
    图5-25 器盖(375)
    图5-26 陶纺轮(376)
    图5-27 陶网坠、陶垫(376)
    图5-28 石斧(378)
    图5-29 石铲(379)
    图5-30 石钺(379)
    图5-31 石刀(379)
    图5-32 石凿、镞(380)
    图5-33 三棱形骨镞(380)
    图5-34 圆锥形、扁三角形骨镞(381)
    图5-35 鹿头(381)
    图5-36 下王岗二里头文化第二期铜镞(382)
    图5-37 T5层位关系图(382)
    图5-38 钟祥乱葬岗H1、H2出土的大口尊及H1出土的鼎足(388)
    图5-39 荆南寺遗址H23出土器物(389)
    图5-40 荆南寺遗址二里头四期晚段出土器物(390)
    图6-1 T2、T3、T5内西周时期典型灰坑分布图(392)
    图6-2 T2H135平、剖面图(392)
    图6-3 T2H135出土陶器(393)
    图6-4 T2H89平、剖面图(393)
    图6-5 T2H89出土陶器(394)
    图6-6 T2H115平、剖面图(394)
    图6-7 T2H115出土陶器(395)
    图6-8 T2H129平、剖面图(395)
    图6-9 T2H129出土陶器(395)
    图6-10 T2H133平、剖面图(396)
    图6-11 T2H133出土陶器(396)
    图6-12 T3H16平、剖面图(397)
    图6-13 T3H16出土陶器(398)
    图6-14 T5H121平、剖面图(399)
    图6-15 T5H121出土陶器(399)
    图6-16 T5H150出土陶器(400)
    图6-17 T11H137平、剖面图(400)
    图6-18 T11H137出土陶器(401)
    图6-19 T3H17平、剖面图(402)
    图6-20 T3H17出土陶器(402)
    图6-21 T5H90平、剖面图(403)
    图6-22 T5H90出土陶器(403)
    图6-23 T11H117平、剖面图(404)
    图6-24 T11H117、T23H324出土陶器(404)
    图6-25 T23H324平、剖面图(405)
    图6-26 陶纺轮(405)
    图6-27 陶网坠、拍(406)
    图6-28 A型石斧(407)
    图6-29 B型石斧(408)
    图6-30 石铲(409)
    图6-31 石凿(409)
    图6-32 石刀(410)
    图6-33 石镰与砺石(411)
    图6-34 石镞(412)
    图6-35 石网坠(413)
    图6-36 石环(413)
    图6-37 石圭、钻、玦(414)
    图6-38 A型骨镞(415)
    图6-39 B、C型骨镞(415)
    图6-40 骨锥(416)
    图6-41 骨簪、骨镖和公猪獠牙(417)
    图6-42 铜镞(417)
    图7-1 T1M1平、剖面图(424)
    图7-2 T10M4平、剖面图(424)
    图7-3 T13M10平、剖面图(425)
    图7-4 汉、宋、明陶器(426)
    图7-5 汉、宋、明代瓷器(427)
    图7-6 铜器与铁器(428)
    图7-7 玉璧(428)
    插表目录
    表2-1 T4第16层下疑似柱洞数据(29)
    表2-2 淅川下王岗遗址仰韶文化房址统计表(31)
    表2-3 T4M17出土小件器物统计表(43)
    表2-4 淅川下王岗遗址墓葬登记表(仰韶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48)
    表2-5 重要探方仰韶文化遗迹单位分期表(123)
    表2-6 仰韶文化主要器类型式划分表(129)
    表2-7 仰韶文化时期典型陶器分期表(插页)
    表3-1 T3H328纹饰、器形统计表(140)
    表3-2 重要探方屈家岭文化时期遗迹单位分期表(158)
    表3-3 屈家岭文化时期典型器类型式划分表(160)
    表3-4 屈家岭文化时期典型陶器分期表(插页)
    表3-5 屈家岭文化遗址测年表(161)
    表4-1 淅川下王岗遗址瓮棺墓登记表(仰韶至二里头文化时期)(203)
    表4-2 T5H319(龙山文化早期)纹饰、器形统计表(226)
    表4-3 T3( 龙山文化中期偏早)纹饰、器形统计表( 227)
    表4-4 T3H177(龙山文化中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28)
    表4-5 T3H127(龙山文化晚期偏早)纹饰、器形统计表(229)
    表4-6 T2H312(龙山文化晚期偏早)纹饰、器形统计表(230)
    表4-7 T3H93(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31)
    表4-8 T2H199(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32)
    表4-9 T1H172(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33)
    表4-10 T2H157(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34)
    表4-11 T2H166(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35)
    表4-12 T2H171(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36)
    表4-13 T2H181①(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37)
    表4-14 T2H181②(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38)
    表4-15 T1H221(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纹饰、器形统计表(239)
    表4-16 重要探方龙山文化时期遗迹单位分期表(332)
    表4-17 龙山文化器类型式划分表(340)
    表4-18 龙山文化时期典型陶器分期表(343)
    表4-19 龙山文化时期测年数据表(353)
    表5-1 T1H187(二里头文化第一期)陶器纹饰、器形统计表(364)
    表5-2 T1H188(二里头文化第一期)陶器纹饰、器形统计表(365)
    表5-3 T4H29(二里头文化第一期)陶器纹饰、器形统计表(366)
    表5-4 T5⑤(二里头文化第二期)陶器纹饰、器形统计表(367)
    表5-5 重要探方二里头文化时期遗迹单位分期表(383)
    表5-6 二里头文化时期陶器分期(384)
    表6-1 12个灰坑层位关系表(418)
    图版目录
    图版一 丹江三面围绕的下王岗发掘远景图
    图版二 下王岗遗址
    图版三 下王岗遗址工作场景
    图版四 下王岗遗址工作场景
    图版五 下王岗遗址工作场景
    图版六 下王岗遗址工作场景
    图版七 仰韶文化中期壕沟(G14)
    图版八 仰韶文化中期壕沟(G14)
    图版九 仰韶文化墙基槽Ⅲ
    图版一〇 仰韶文化墙基槽Ⅲ
    图版一一 仰韶文化墙基槽Ⅲ
    图版一二 仰韶文化早期房址
    图版一三 仰韶文化早期房址
    图版一四 仰韶文化早期房址
    图版一五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房址
    图版一六 仰韶文化中期偏晚房址
    图版一七 仰韶文化晚期房址
    图版一八 仰韶文化晚期房址
    图版一九 仰韶文化晚期房址
    图版二〇 仰韶文化晚期房址
    图版二一 仰韶文化晚期房址
    图版二二 仰韶文化晚期房址
    图版二三 仰韶文化早期的“柱洞群”
    图版二四 仰韶文化早期墓葬
    图版二五 仰韶文化早期墓葬
    图版二六 仰韶文化早期墓葬
    图版二七 仰韶文化早期墓葬
    图版二八 仰韶文化早期墓葬
    图版二九 仰韶文化早期墓葬
    图版三〇 仰韶文化早期墓葬
    图版三一 仰韶文化早期墓葬
    图版三二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墓葬
    图版三三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墓葬
    图版三四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墓葬
    图版三五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墓葬
    图版三六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墓葬
    图版三七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墓葬
    图版三八 仰韶文化中期偏晚墓葬
    图版三九 仰韶文化中期偏晚墓葬
    图版四〇 仰韶文化中期偏晚瓮棺葬
    图版四一 仰韶文化早期与中期偏早灰沟
    图版四二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灰沟
    图版四三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灰沟
    图版四四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灰沟
    图版四五 仰韶文化早期窖穴
    图版四六 仰韶文化早期窖穴
    图版四七 仰韶文化早期典型灰坑
    图版四八 仰韶文化早期典型灰坑
    图版四九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典型灰坑
    图版五〇 仰韶文化中期偏早典型灰坑
    图版五一 仰韶文化中期偏晚典型灰坑
    图版五二 仰韶文化中期偏晚典型灰坑
    图版五三 仰韶文化晚期典型灰坑
    图版五四 仰韶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五五 仰韶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五六 仰韶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五七 仰韶文化时期陶罐、鼎
    图版五八 仰韶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五九 仰韶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六〇 仰韶文化时期陶鼎、盆
    图版六一 仰韶文化时期陶钵
    图版六二 仰韶文化时期陶钵
    图版六三 仰韶文化时期陶钵
    图版六四 仰韶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六五 仰韶文化时期陶钵
    图版六六 仰韶文化时期陶器盖
    图版六七 仰韶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六八 仰韶文化时期陶器座
    图版六九 仰韶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七〇 仰韶文化时期石斧
    图版七一 仰韶文化时期石铲与石斧
    图版七二 仰韶文化时期石凿
    图版七三 仰韶文化时期石镞
    图版七四 仰韶文化时期石器
    图版七五 仰韶文化时期骨器
    图版七六 仰韶文化时期骨器
    图版七七 仰韶文化时期绿松石耳坠
    图版七八 仰韶文化时期绿松石耳坠
    图版七九 仰韶文化时期绿松石耳坠
    图版八〇 仰韶文化时期绿松石耳坠
    图版八一 仰韶文化时期绿松石耳坠
    图版八二 仰韶文化时期玉坠饰
    图版八三 仰韶文化时期遗物
    图版八四 屈家岭文化时期灰沟
    图版八五 屈家岭文化时期瓮棺、灰坑
    图版八六 屈家岭文化时期灰坑
    图版八七 屈家岭文化时期房址
    图版八八 屈家岭文化时期红烧土堆积层
    图版八九 屈家岭文化时期红烧土堆积层
    图版九〇 屈家岭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九一 屈家岭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九二 屈家岭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九三 屈家岭文化时期骨、石器
    图版九四 龙山文化时期房址
    图版九五 龙山文化时期房址
    图版九六 龙山文化时期墓葬
    图版九七 龙山文化时期墓葬
    图版九八 龙山文化中期偏早瓮棺葬
    图版九九 龙山文化中期偏早瓮棺葬
    图版一〇〇 龙山文化中期偏晚瓮棺葬
    图版一〇一 龙山文化中期偏晚瓮棺葬
    图版一〇二 龙山文化晚期偏早瓮棺葬
    图版一〇三 龙山文化晚期偏早瓮棺葬
    图版一〇四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瓮棺葬
    图版一〇五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瓮棺葬
    图版一〇六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瓮棺葬
    图版一〇七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瓮棺葬
    图版一〇八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瓮棺葬
    图版一〇九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瓮棺葬
    图版一一〇 龙山文化时期灰沟
    图版一一一 龙山文化中期灰沟和窑址
    图版一一二 龙山文化早期灰坑
    图版一一三 龙山文化早期灰坑
    图版一一四 龙山文化中期偏早灰坑
    图版一一五 龙山文化中期偏早灰坑
    图版一一六 龙山文化中期偏晚灰坑
    图版一一七 龙山文化晚期偏早灰坑
    图版一一八 龙山文化晚期偏早灰坑
    图版一一九 龙山文化晚期偏早灰坑
    图版一二〇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灰坑
    图版一二一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灰坑
    图版一二二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灰坑
    图版一二三 龙山文化晚期偏晚灰坑
    图版一二四 龙山文化中期灶址
    图版一二五 龙山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一二六 龙山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一二七 龙山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一二八 龙山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一二九 龙山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一三〇 龙山文化时期陶罐
    图版一三一 龙山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一三二 龙山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一三三 龙山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一三四 龙山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一三五 龙山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一三六 龙山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一三七 龙山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一三八 龙山文化时期陶鼎
    图版一三九 龙山文化时期陶豆
    图版一四〇 龙山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一四一 龙山文化时期陶甑
    图版一四二 龙山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一四三 龙山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一四四 龙山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一四五 龙山文化时期陶器盖
    图版一四六 龙山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一四七 龙山文化时期陶碗
    图版一四八 龙山文化时期陶盘、盉
    图版一四九 龙山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一五〇 龙山文化时期陶纺轮
    图版一五一 龙山文化时期陶纺轮
    图版一五二 龙山文化时期陶纺轮、网坠
    图版一五三 龙山文化时期石斧
    图版一五四 龙山文化时期石斧
    图版一五五 龙山文化时期石刀
    图版一五六 龙山文化时期石刀
    图版一五七 龙山文化时期石铲
    图版一五八 龙山文化时期石锛、凿
    图版一五九 龙山文化时期石凿
    图版一六〇 龙山文化时期石镞
    图版一六一 龙山文化时期石器
    图版一六二 龙山文化时期石球、网坠
    图版一六三 龙山文化时期骨镞
    图版一六四 龙山文化时期骨器
    图版一六五 龙山文化时期骨箸组合
    图版一六六 龙山文化时期骨箸组合
    图版一六七 龙山文化时期玉器
    图版一六八 龙山文化时期玉器
    图版一六九 龙山文化时期铜锥
    图版一七〇 龙山文化时期铜矛
    图版一七一 龙山文化时期铜矛
    图版一七二 龙山文化时期铜矛
    图版一七三 二里头文化时期窑址
    图版一七四 二里头文化时期灰坑
    图版一七五 二里头文化时期灰坑
    图版一七六 二里头文化时期灰坑
    图版一七七 二里头文化时期灰坑
    图版一七八 二里头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一七九 二里头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一八〇 二里头文化时期陶器
    图版一八一 二里头文化时期石器
    图版一八二 二里头文化时期器物
    图版一八三 西周时期灰坑
    图版一八四 西周时期灰坑
    图版一八五 西周时期遗存
    图版一八六 西周时期灰坑
    图版一八七 西周时期陶鬲、罐
    图版一八八 西周时期陶器
    图版一八九 西周时期石斧
    图版一九〇 西周时期石凿、刀
    图版一九一 西周时期骨、石器
    图版一九二 西周时期石器
    图版一九三 西周时期骨镞、镖
    图版一九四 汉代及其他时代墓葬
    图版一九五 汉代及其他时代墓葬
    图版一九六 汉代及其他时代墓葬
    图版一九七 汉代及其他时代遗物
    图版一九八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
    图版一九九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
    图版二〇〇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
    图版二〇一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