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分为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三篇,共35章,主要介绍了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的病原性细菌、病原性病毒、病原性真菌。本教材前两版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使用院校和读者的好评。本教材密切联系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实际,保持西部地区特色,并与学科发展密切结合,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注重启发读者的创新性科研思维。同时,为方便读者学习和掌握重点内容,本教材在每章开始提出学习要点,每章末尾附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此外,本教材新增数字资源(扫描二维码即可参阅),以便读者进一步学习与思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绪论001
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001
第二节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003
第三节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003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010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010
第二节细菌的细胞结构012
第三节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024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027
第一节细菌的理化性状027
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028
第三节细菌的新陈代谢033
第四节细菌的人工培养036
第五节细菌的分类038
第三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041
第一节细菌的变异现象041
第二节噬菌体042
第三节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045
第四节细菌的变异机制049
第五节微生物基因组学055
第六节细菌遗传与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057
第四章细菌的耐药性059
第一节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059
第二节细菌耐药机制062
第三节细菌耐药性的防治065
第五章细菌的感染与抗细菌免疫067
第一节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067
第二节细菌的致病机制069
第三节人体的抗细菌免疫075
第四节感染的发生与发展080
第五节医院感染083
第六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088
第一节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088
第二节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092
第三节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095
第七章消毒与灭菌098
第一节消毒与灭菌的常用术语098
第二节消毒与灭菌的方法099
第三节消毒与灭菌的实际应用103
第四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04
第八章球菌108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108
第二节链球菌属114
第三节奈瑟菌属120
第四节肠球菌属123
第九章肠道杆菌126
第一节埃希菌属127
第二节志贺菌属131
第三节沙门菌属135
第四节其他菌属141
第十章弧菌144
第一节霍乱弧菌144
第二节副溶血性弧菌148
第十一章螺杆菌和弯曲菌151
第一节螺杆菌属151
第二节弯曲菌属155
第十二章分枝杆菌157
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157
第二节麻风分枝杆菌162
第三节其他分枝杆菌164
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166
第一节厌氧芽孢梭菌属166
第二节无芽孢厌氧菌173
第十四章动物源性细菌178
第一节布鲁氏菌属178
第二节芽孢杆菌属181
第三节耶尔森菌属184
第四节弗朗西斯菌属188
第五节巴斯德菌属189
第十五章其他重要细菌191
第一节棒状杆菌属191
第二节嗜血杆菌属193
第三节鲍特菌属195
第四节军团菌属196
第五节假单胞菌属197
第六节不动杆菌属199
第七节窄食单胞菌属199
第八节莫拉菌属200
第九节气单胞菌属200
第十节李斯特菌属200
第十六章放线菌203
第一节放线菌属203
第二节诺卡菌属205
第十七章支原体207
第一节支原体概述207
第二节肺炎支原体209
第三节解脲脲原体211
第四节其他病原性支原体212
第十八章衣原体215
第一节衣原体概述215
第二节沙眼衣原体218
第三节肺炎嗜衣原体220
第四节鹦鹉热嗜衣原体222
第十九章螺旋体224
第一节钩端螺旋体属224
第二节密螺旋体属227
第三节疏螺旋体属229
第二十章立克次体233
第一节立克次体概述233
第二节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235
第二篇病毒学
第二十一章病毒的基本性状242
第一节病毒的大小与形态242
第二节病毒的结构244
第三节病毒的增殖246
第四节病毒的遗传与变异251
第五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255
第六节病毒的分类256
第二十二章病毒感染与抗病毒免疫259
第一节病毒的致病作用259
第二节人体的抗病毒免疫264
第二十三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269
第一节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269
第二节病毒感染的预防原则274
第三节病毒感染的治疗原则275
第二十四章呼吸道病毒279
第一节冠状病毒279
第二节正黏病毒285
第三节副黏病毒289
第四节其他呼吸道感染病毒292
第二十五章胃肠道病毒294
第一节肠道病毒294
第二节急性胃肠炎病毒299
第二十六章肝炎病毒303
第一节甲型肝炎病毒303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306
第三节丙型肝炎病毒314
第四节丁型肝炎病毒317
第五节戊型肝炎病毒318
第六节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病毒320
第二十七章虫媒病毒323
第一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324
第二节登革病毒327
第三节森林脑炎病毒329
第四节西尼罗病毒330
第五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330
第六节基孔肯亚病毒和寨卡病毒331
第二十八章出血热病毒334
第一节汉坦病毒335
第二节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338
第三节埃博拉病毒339
第二十九章疱疹病毒341
第一节单纯疱疹病毒342
第二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345
第三节人巨细胞病毒347
第四节EB病毒348
第五节新型人疱疹病毒350
第三十章腺病毒353
第三十一章逆转录病毒357
第一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357
第二节人类嗜T细胞病毒364
第三十二章其他重要病毒366
第一节狂犬病病毒366
第二节人乳头瘤病毒369
第三节细小DNA病毒372
第四节痘病毒373
第五节博尔纳病毒374
第三十三章朊粒376
第三篇真菌学
第三十四章真菌学概述384
第一节真菌的生物学性状384
第二节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388
第三节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390
第四节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391
第三十五章主要的病原性真菌392
第一节浅部感染真菌392
第二节深部感染真菌395
第三节真菌毒素与肿瘤401
主要参考文献405
索引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