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城市与区域韧性 构建网络化的韧性都市圈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城市与区域韧性 构建网络化的韧性都市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城市与区域韧性 构建网络化的韧性都市圈
  • 书号:9787030808882
    作者:彭翀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05
    字数:324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3-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68.00元
    售价: ¥168.0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首先对都市圈韧性网络的科学内涵进行解析,开创性地从韧性城市(韧性网络节点)和韧性结构(韧性网络体系)形成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构建的理论框架。进一步,从“常态发展”和“突发事件”两方面展开情景设计,包括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现实情景在内的“平危灾疫战”多情景模拟,并从设施、产业、空间三大核心领域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本书基于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构建的理论框架,提出典型都市圈网络韧性的量化评估方法,通过多个典型案例的评估分析,认知各都市圈韧性网络发展的差异化现状与特征,从中归纳与提炼得到设施、产业和空间领域的协同发展问题,分别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在产业建设路径方面,从产业体系协同创新、重要集群多元集聚和产业园区整合优化展开探索;在设施建设路径方面,重点围绕交通设施高效坚韧、保障设施多元均衡和新型设施智慧创新提出实现路径;在空间建设路径方面,构建现代化都市圈的城乡体系、圈层组织和韧性空间三个层面在内的路径体系。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1篇都市圈韧性网络理论构建
    第1章都市圈韧性网络理论基础3
    1.1都市圈理论3
    1.1.1都市圈的内涵界定3
    1.1.2都市圈的发展建设4
    1.1.3都市圈的政策演进9
    1.2韧性区域与城市网络12
    1.2.1韧性区域的理论与实践概述12
    1.2.2城市网络结构的概念与构成13
    1.3都市圈韧性网络14
    1.3.1都市圈韧性网络的概念14
    1.3.2都市圈韧性网络的领域14
    1.3.3都市圈韧性网络的评估15
    1.3.4韧性网络的多情景设计16
    第2章都市圈韧性网络构建18
    2.1互联坚韧的设施网络18
    2.1.1交通设施高效韧性18
    2.1.2保障设施多元均衡19
    2.1.3新型设施智慧创新19
    2.2多元创新的产业网络21
    2.2.1产业体系协同创新21
    2.2.2重要集群多元集聚22
    2.2.3产业园区整合优化23
    2.3稳定安全的空间网络24
    2.3.1城乡体系功能互补24
    2.3.2圈层组织嵌套协作24
    2.3.3韧性空间构筑底线25
    第2篇都市圈网络韧性评估
    第3章都市圈网络韧性评估方法29
    3.1都市圈网络建立29
    3.1.1设施网络构建方法30
    3.1.2产业网络构建方法30
    3.1.3空间网络构建方法31
    3.2常态情景下的都市圈网络韧性评估32
    3.2.1网络韧性评估维度32
    3.2.2网络韧性评估指标33
    3.3突发情景下的都市圈网络韧性评估34
    3.3.1理论突发情景35
    3.3.2现实突发情景36
    3.3.3网络韧性评估指标38
    3.4典型都市圈概况与网络基本特征39
    3.4.1武汉都市圈概况39
    3.4.2都市圈网络基本特征40
    第4章常态情景下的都市圈网络韧性评估与问题诊断44
    4.1都市圈网络韧性评估结果44
    4.1.1网络层级性44
    4.1.2网络匹配性49
    4.1.3网络传输性51
    4.1.4网络集聚性51
    4.2都市圈网络建设问题诊断54
    4.2.1设施网络建设问题54
    4.2.2产业网络建设问题55
    4.2.3空间网络建设问题56
    第5章突发情景下的都市圈网络韧性评估与问题诊断57
    5.1理论突发情景下的网络韧性变化57
    5.1.1随机扰动下的网络节点与路径失效57
    5.1.2蓄意攻击下的网络节点与路径失效61
    5.2现实突发情景对网络影响的模拟65
    5.2.1现实突发情景对网络的直接影响65
    5.2.2现实突发情景对网络的间接影响70
    5.2.3都市圈网络韧性评估结果71
    5.3都市圈网络建设问题诊断72
    5.3.1设施网络建设问题72
    5.3.2产业网络建设问题72
    5.3.3空间网络建设问题73
    第3篇都市圈韧性提升路径
    第6章设施提升路径77
    6.1交通设施高效韧性78
    6.1.1构建交通韧性网络体系78
    6.1.2常态情景下的交通韧性80
    6.1.3突发情景下的交通韧性82
    6.2保障设施多元均衡84
    6.2.1医疗卫生设施84
    6.2.2应急服务设施87
    6.3新型设施智慧创新92
    6.3.1信息基础设施93
    6.3.2融合基础设施94
    6.3.3创新基础设施97
    第7章产业提升路径100
    7.1产业体系协同创新101
    7.1.1现代农业体系101
    7.1.2现代制造业体系103
    7.1.3现代服务业体系105
    7.2重要集群多元集聚107
    7.2.1优势集群107
    7.2.2创新集群109
    7.2.3应急集群111
    7.3产业园区整合优化112
    7.3.1产业定位112
    7.3.2产业结构114
    7.3.3产业布局116
    第8章空间提升路径118
    8.1城乡体系优化路径118
    8.1.1层级体系118
    8.1.2职能体系122
    8.1.3传导体系126
    8.2圈层组织优化路径131
    8.2.1通勤圈131
    8.2.2核心圈133
    8.2.3社区生活圈135
    8.3韧性空间优化路径141
    8.3.1生态空间141
    8.3.2农业空间148
    8.3.3应急空间154
    第9章武汉都市圈韧性提升策略160
    9.1交通网络韧性提升策略160
    9.1.1交通网络韧性评估160
    9.1.2交通网络韧性特征162
    9.1.3交通网络韧性优化167
    9.2产业网络韧性提升策略168
    9.2.1制造业网络结构优化168
    9.2.2制造业网络片区优化171
    9.2.3制造业网络节点优化173
    9.3空间韧性提升策略175
    9.3.1空间韧性评估175
    9.3.2空间韧性特征180
    9.3.3空间韧性优化184
    参考文献190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