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测量原理和临床应用

相同语种的商品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历史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测量原理和临床应用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测量原理和临床应用
  • 书号:9787030262813
    作者:何为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24
    字数:398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13
  • 所属分类: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定价: ¥108.00元
    售价: ¥85.3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以表征动脉弹性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测量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典型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脉压、心率、脉搏波传播速度、大动脉顺应性指数、小动脉顺应性指数、动脉硬化指数和踝臂指数的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并突出了临床应用效果和每个参数的临床诊断特点。为紧跟国际发展趋势,还详细介绍了脑血流测量原理、动脉力学计算数值方法和全身血管的整体模拟方法等新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书对致力于数字化医疗仪器开发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人员、信号测量和处理专业的理工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心脑血管内科医务人员及从事医疗设备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帮助和参考作用。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血压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1.2 动脉弹性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其他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检测的意义
    1.4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临床意义
    1.4.1 动脉硬化形成的病理过程和临床意义
    1.4.2 本书研究的主要心血管动力学参数
    第2章 脉搏波传播特性和血管弹性腔理论
    2.1 脉搏波传播特性
    2.1.1 脉搏波的基本特征
    2.1.2 脉搏波传播理论
    2.1.3 脉搏波信号特点
    2.2 弹性腔模型理论
    2.3 示波法原理
    2.4 电阻抗波动原理和电阻抗波动法
    第3章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测量仪器设计
    3.1 硬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3.1.1 模拟信号的检测
    3.1.2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3.1.3 数字电路和电机的充放气回路的设计
    3.2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3.2.1 LabVIEW开发软件简介
    3.2.2 系统软件的总体方案
    3.2.3 系统软件的界面设计
    3.2.4 数据库
    第4章 脉搏波信号处理和特征提取
    4.1 常用信号处理方法
    4.2 脉搏波的处理
    4.2.1 滑动平均滤波处理
    4.2.2 巴特沃思滤波
    4.2.3 合理检查去除奇异波处理
    4.3 脉搏波特征主要提取方法
    4.3.1 波峰和波谷的提取
    4.3.2 起跳点的提取
    第5章 常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计算
    5.1 血压
    5.1.1 平均压
    5.1.2 收缩压和舒张压
    5.1.3 脉压
    5.2 心率
    5.3 左心室收缩时间
    5.4 心输出量与每搏输出量
    5.4.1 有创检测方法
    5.4.2 无创检测方法
    5.4.3 Kubicek改进方法
    5.4.4 三种方法检测每搏输出量的对比分析
    5.5 外周阻力的计算
    5.6 临床测试结果统计和分析
    5.6.1 统计方法
    5.6.2 血压与心率测试结果的分析
    5.6.3 每搏输出量Meeb-Rubner公式法和胸阻抗法测量对比实验
    5.6.4 每搏输出量测试结果的分析
    5.6.5 外周阻力与血压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
    第6章 PWV参数检测及临床研究
    6.1 PWV的形成机理及临床意义
    6.2 PWV算法的提取
    6.3 影响PWV的因素
    6.4 临床测试结果统计和分析
    6.4.1 相关分析
    6.4.2 分组平均数分析
    6.4.3 线性回归分析
    6.4.4 重复性分析
    第7章 ASI参数检测及临床研究
    7.1 ASI的评价原理
    7.2 ASI算法的提取
    7.3 影响ASI的因素和ASI的修正
    7.4 ASI临床测试
    第8章 动脉顺应性指数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
    8.1 动脉顺应性指数的数学模型
    8.1.1 双弹性腔模型
    8.1.2 模型的解析解
    8.1.3 C1和C2的算法公式
    8.2 动脉顺应性指数算法实现
    8.2.1 奇异波去除
    8.2.2 小波检波
    8.2.3 确定舒张期位置
    8.2.4 参数初值估计方法及实现
    8.2.5 LM曲线拟合求取模型参数
    8.3 动脉顺应性指数的临床研究
    8.3.1 实验对象和方法
    8.3.2 动脉顺应性指数测试结果及分析
    8.3.3 动脉顺应性指数和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及分析
    8.3.4 临床分析结论
    第9章 基于四肢脉搏波的ABI测量和临床应用
    9.1 ABI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9.1.1 ABI的定义
    9.1.2 ABI的临床意义
    9.2 ABI的动力学物理模型
    9.3 ABI测量仪器研制和临床分析
    9.4 部分外周动脉血管病变测量方法与ABI比较研究
    9.5 ABI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
    第10章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与超声图像学比较研究
    10.1 超声技术评价动脉结构和弹性
    10.1.1 超声物理特性及测量基本原理
    10.1.2 超声技术对动脉功能的临床评价
    10.2 ASI与颈动脉IMT、斑块和肱动脉FMD的关系
    10.2.1 研究对象
    10.2.2 研究方法
    10.2.3 ASI与超声检测对比结果
    10.3 其余心血管动力学参数与超声对比研究
    第11章 脑血管血流检测与研究
    11.1 脑血流的基本特性
    11.2 脑血流测量和研究方法
    11.2.1 脑血流测量方法
    11.2.2 研究模型
    11.2.3 生物电阻抗检测方法
    11.3 基于生物电阻抗的脑血流测量系统
    11.3.1 硬件系统设计
    11.3.2 脑血流信号检测与处理
    11.3.3 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11.3.4 临床应用实验
    第12章 动脉流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和动物模型
    12.1 一维血液流体力学模型
    12.1.1 一维流体动力学模型
    12.1.2 一维流体动力学仿真
    12.2 三维血液动力学模型
    12.2.1 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边界条件
    12.2.2 变分方程
    12.2.3 离散四面体单元
    12.2.4 变分方程有限元分析
    12.2.5 三维血液动力学仿真
    12.3 动物模型
    12.3.1 动脉硬化模型
    12.3.2 高血压动物模型
    12.3.3 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
    12.3.4 卒中动物模型
    第13章 心血管系统整体数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13.1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13.2 心血管系统的电网络模型
    13.2.1 集总参数电网络模型
    13.2.2 分布式输电线网络模型
    13.2.3 混合模型
    13.3 物理模型
    13.3.1 体循环模拟装置
    13.3.2 微循环模拟装置
    13.3.3 硅胶管流动腔系统装置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