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编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当前高等学校课程学时逐渐减少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教科书普遍偏厚的矛盾,修改编写而成。全书共17章,包括:误差和数据处理、试样的采取和处理、滴定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发光分析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色谱法基础、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与毛细管电泳、电子能谱分析、热分析,系统介绍了上述各类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仪器结构、应用范围。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误差和数据处理(1)
1.1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1)
1.1.1 准确度和误差(1)
1.1.2 系统误差(2)
1.1.3 随机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3)
1.2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4)
1.2.1 精密度和偏差(4)
1.2.2 区间估计和分析结果的表达(6)
1.2.3 显著性检验(9)
1.3 误差的传递和有效数字(13)
1.3.1 误差的传递(13)
1.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6)
1.4 分析测试中的标准曲线(19)
1.4.1 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19)
1.4.2 确定回归直线的方法(20)
1.4.3 相关性检验(22)
1.5 常规分析的质量管理和控制(24)
1.5.1 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图(24)
1.5.2 平均值质量控制图(25)
习题(27)
第2章 试样的采取和处理(29)
2.1 试样的采取(29)
2.1.1 采样的一般原则(29)
2.1.2 几种试样的采取(30)
2.2 试样的处理(33)
2.2.1 固体试样的调制(33)
2.2.2 试样的分解(36)
2.2.3 分离、提纯方法简介(40)
2.3 分析方法对测试样品的要求(53)
习题(53)
第3章 滴定分析法(55)
3.1 方法要点(55)
3.1.1 滴定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56)
3.1.2 基准物质是定量的基准(57)
3.1.3 终点误差是主要的方法误差(58)
3.2 滴定反应和滴定曲线(59)
3.2.1 常见的滴定反应(59)
3.2.2 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61)
3.2.3 几种滴定反应的特点(65)
3.3 指示剂(68)
3.3.1 指示剂的作用原理(68)
3.3.2 使用指示剂应当注意的问题(69)
3.3.3 指示剂的选择(71)
3.4 滴定分析法的应用(71)
3.4.1 滴定分析可行性讨论(71)
3.4.2 配位滴定的条件选择(72)
3.4.3 酸碱滴定法(75)
3.4.4 氧化还原滴定法(79)
3.4.5 沉淀滴定法(81)
习题(82)
第4章 电化学分析法(85)
4.1 化学电池(85)
4.1.1 化学电池的组成(85)
4.1.2 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86)
4.1.3 金属基电极(86)
4.2 离子选择性电极(89)
4.2.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及其响应机理(89)
4.2.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指标(94)
4.2.3 直接电位法(96)
4.2.4 电位滴定法(100)
4.3 电解分析和库仑分析(103)
4.3.1 电解分析(104)
4.3.2 库仑分析(108)
4.4 极谱分析法(Ill)
4.4.1 经典极谱分析(112)
4.4.2 近代极谱(伏安)法简介(115)
4.5 化学修饰电极(121)
4.5.1 化学修饰电极的分类(121)
4.5.2 化学修饰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24)
习题(124)
第5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127)
5.1 基本原理(128)
5.2 分析仪器(129)
5.2.1 光源(129)
5.2.2 光谱仪的类型(132)
5.3 定性和半定量以及定量分析(136)
5.3.1 光谱定性分析(136)
5.3.2 光谱半定量分析(137)
5.3.3 光谱定量分析(138)
习题(139)
第6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141)
6.1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141)
6.1.1 共振线和特征谱线(141)
6.1.2 热激发时基态原子数和激发态原子数的关系(142)
6.1.3 原子吸收谱线的宽度(142)
6.1.4 原子吸收的测量(143)
6.2 分析仪器(144)
6.2.1 光源(144)
6.2.2 原子化系统(145)
6.2.3 分光系统(146)
6.2.4 检测系统(147)
6.3 定量分析方法(147)
6.3.1 直接测定法(147)
6.3.2 间接测定法(148)
6.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干扰及控制(149)
6.4.1 化学干扰(149)
6.4.2 物理干扰(149)
6.4.3 光谱干扰(150)
6.4.4 基体效应和散射影响(150)
6.5 灵敏度、检出极限和测定条件的选择(150)
6.5.1 灵敏度(150)
6.5.2 检出极限(151)
6.5.3 测定条件的选择(152)
习题(152)
第7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54)
7.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54)
7.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形成(154)
7.1.2 电子跃迁类型和物质的特征吸收(156)
7.1.3 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163)
7.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原理(164)
7.2.1 朗伯-比尔定律(164)
7.2.2 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165)
7.3 光度分析条件选择(167)
7.3.1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167)
7.3.2 吸光度测量条件选择(169)
7.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71)
7.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75)
7.5.1 定性分析、结构分析、纯度检查(175)
7.5.2 多组分分析(177)
7.5.3 酸碱离解常数测定(177)
7.5.4 配合物组成及不稳定常数的测定(178)
7.5.5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181)
7.5.6 导数分光光度法(182)
7.5.7 流动注射光度分析法(183)
习题(186)
第8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189)
8.1 分子荧光光谱法(189)
8.1.1 分子的激发与失活(189)
8.1.2 荧光强度及影响荧光的因素(191)
8.1.3 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194)
8.1.4 荧光分析仪器(195)
8.1.5 荧光分析法的应用(196)
8.2 化学发光分析法(197)
8.2.1 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198)
8.2.2 化学发光分析仪器(199)
8.2.3 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及其应用(200)
8.2.4 化学发光新技术(202)
习题(203)
第9章 红外光谱法(204)
9.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204)
9.1.1 红外吸收产生的条件(204)
9.1.2 分子振动及其光谱(206)
9.2 基团与吸收频率的关系(208)
9.2.1 基团特征频率区和指纹区(208)
9.2.2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209)
9.2.3 常见基团的特征吸收谱带(212)
9.3 红外光谱法的定量分析(216)
9.3.1 吸光度的测量法(216)
9.3.2 定量分析方法(216)
9.4 红外光谱法的定性分析(216)
9.4.1 巳知物的定性分析(216)
9.4.2 未知物的结构测定(217)
9.4.3 红外光谱例解(219)
9.5 其他典型光谱(220)
9.5.1 高分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220)
9.5.2 无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221)
9.6 红外光谱仪(223)
9.6.1 双光束红外光谱仪(223)
9.6.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223)
9.7 样品制备(224)
9.7.1 固体样品制样方法(224)
9.7.2 液体样品制样方法(225)
9.7.3 气体样品制样方法(225)
9.8 红外光谱的进展(226)
习题(226)
第10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230)
10.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230)
10.1.1 原子核的自旋(230)
10.1.2 原子核的磁性(231)
10.1.3 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能级裂分(231)
10.1.4 产生核磁共振的条件(232)
10.1.5 核的自旋弛豫(233)
10.2 核磁共振波谱仪及试样的制备(234)
10.2.1 核磁共振波谱仪(234)
10.2.2 试样的制备(235)
10.3 核磁共振波谱中的结构信息(236)
10.3.1 化学位移(236)
10.3.2 自旋偶合、自旋裂分与偶合常数(241)
10.3.3 信号强度(244)
10.4 氢谱的应用(244)
10.4.1 结构分析(244)
10.4.2 定量分析(246)
10.5 碳谱(247)
10.5.1 碳谱的特点(247)
10.5.2 碳谱的重要去偶照射技术(248)
10.5.3 碳谱的波谱参数(249)
10.5.4 碳谱的解析(251)
10.6 核磁共振新进展简介(252)
10.6.1 非质子核的应用(252)
10.6.2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谱(252)
10.6.3 多维核磁共振谱(253)
习题(253)
第11章 质谱法(256)
11.1 质谱的基本原理及仪器简介(256)
11.1.1 基本原理(256)
11.1.2 仪器及性能指标简介(258)
11.2 离子的主要类型(262)
11.2.1 分子离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262)
11.2.2 同位素离子及分子式的确定(263)
11.2.3 碎片离子(264)
11.2.4 重排离子(265)
11.3 质谱解析(266)
11.3.1 解析质谱的一般程序(266)
11.3.2 质谱解析(269)
11.4 质谱技术发展简介(270)
11.5 波谱综合解析(272)
11.5.1 解析程序(272)
11.5.2 综合解析实例(274)
习题(277)
第12章 色谱法基础(280)
12.1 概述(280)
12.1.1 色谱法(280)
12.1.2 色谱法的分类(281)
12.1.3 色谱法的特点(281)
12.2 色谱图和有关术语(282)
12.2.1 色谱图(282)
12.2.2 保留值(282)
12.2.3 色谱峰的宽度(283)
12.2.4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283)
12.3 色谱基础理论(284)
12.3.1 塔板理论(284)
12.3.2 影响谱带展宽的因素(285)
12.3.3 速率理论方程简介(287)
12.3.4 分离度(289)
12.4 色谱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290)
12.4.1 色谱定性分析(290)
12.4.2 色谱定量分析(292)
习题(294)
第13章 气相色谱法(297)
13.1 气相色谱仪(297)
13.1.1 气相色谱分析流程(297)
13.1.2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298)
13.2 气相色谱的分离柱和固定相(300)
13.2.1 填充柱和空心柱(300)
13.2.2 吸附剂和载体(301)
13.2.3 固定液(303)
13.2.4 键合固定相和手性固定相(305)
13.3 气相色谱检测器(306)
13.3.1 检测器的性能(307)
13.3.2 几种常见的检测器(308)
13.4 GC分析条件的选择(313)
13.4.1 载气种类及其流速(313)
13.4.2 载体粒度(313)
13.4.3 固定液用量(314)
13.4.4 柱温(314)
13.4.5 进样时间和进样量(314)
习题(316)
第14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318)
14.1 概述(318)
14.1.1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318)
14.1.2 HPLC法和GC法(318)
14.1.3 HPLC法的分离类型(319)
14.1.4 HPLC中影响谱带展宽的主要因素(319)
14.2 高效液相色谱仪(320)
14.2.1 液流动力装置(320)
14.2.2 进样系统(322)
14.2.3 色谱分离柱及固定相(322)
14.2.4 检测器(322)
14.3 液固吸附色谱法(323)
14.3.1 分离原理(323)
14.3.2 应用示例(325)
14.4 分配色谱法(326)
14.4.1 正相液相色谱法(327)
14.4.2 反相液相色谱法(327)
14.5 离子交换色谱法(330)
14.5.1 离子交换剂(330)
14.5.2 分离机理(331)
14.5.3 应用示例(332)
14.6 体积排除色谱法(334)
14.6.1 SEC的分离机理(334)
14.6.2 SEC的流动相和固定相(336)
14.6.3 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方法简介(336)
习题(336)
第15章 超临界流体色谱与毛细管电泳(338)
15.1 超临界流体色谱(338)
15.1.1 概述(338)
15.1.2 SCFC的发展(338)
15.1.3 超临界流体性质(339)
15.1.4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339)
15.1.5 应用实例(340)
15.2 毛细管电泳(341)
15.2.1 概述(341)
15.2.2 毛细管电泳基本原理(342)
15.2.3 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组成(343)
15.2.4 毛细管电泳的其他分离模式(345)
15.2.5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实例(346)
习题(347)
第16章 电子能谱分析(348)
16.1 光电子能谱(348)
16.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348)
16.1.2 紫外光电子能谱(350)
16.1.3 光电子能谱图分析(351)
16.1.4 化学位移(353)
16.2 俄歇电子能谱(354)
16.2.1 俄歇过程(354)
16.2.2 俄歇电子的产额(356)
16.2.3 俄歇电子的能谱分布(357)
16.2.4 俄歇电子逸出深度(358)
16.2.5 化学效应(358)
16.2.6 XPS、UPS、AES分析技术比较(359)
16.3 电子能谱仪(359)
16.3.1 光源(359)
16.3.2 样品室(362)
16.3.3 能量分析器(362)
16.3.4 检测器(363)
16.3.5 真空系统(364)
16.3.6 电子能谱仪的分辨率和灵敏度(364)
16.4 XPS、UPS和AES的应用(365)
16.4.1 XPS在化合物结构鉴定方面的应用(366)
16.4.2 UPS在固体表面吸附中的应用(366)
16.4.3 AES在分析晶粒间界杂质方面的应用(367)
16.5 样品制备与处理(368)
16.5.1 —般要求(368)
16.5.2 样品的制备(368)
16.5.3 污染的主要来源(369)
16.5.4 清洁表面的获得(369)
习题(370)
第17章 热分析(371)
17.1 热重法(372)
17.1.1 热重法基本原理(372)
17.1.2 热重曲线(372)
17.1.3 热重曲线的影响因素(374)
17.1.4 热重法的应用(377)
17.2 差热分析(378)
17.2.1 差热分析基本原理(378)
17.2.2 差热曲线(379)
17.2.3 差热分析的定量量热(380)
17.2.4 差热曲线的影响因素(380)
17.2.5 差热分析的应用(382)
17.3 差示扫描量热法(383)
17.3.1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基本原理(383)
17.3.2 DSC曲线(383)
17.3.3 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差热分析的比较(384)
17.3.4 DTA与DSC的应用(384)
习题(389)
参考文献(390)
附录(392)
I.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392)
II.氧化还原滴定预处理时常用的试剂(393)
III.常用的指示剂(394)
IV.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96)
V.不同pH下的lgαY(H)(398)
VI.金属离子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398)
VII.配位滴定中常用的掩蔽剂(399)
VIII.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400)
IX.标准电极电势(E*)和条件电极电势(E*')(401)
X.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1999,IUPAC)(405)
XI.部分元素各能级电子结合能(eV)(406)
XII.部分元素电负性(407)
XIII.常用的量和单位(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