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一版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师范院校新世纪教材·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系列》丛书之一,是为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培养合格中等学校物理教师的要求而编写的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必修教材。
本次修订中,除了保持第一版密切联系基础物理教学实际、理论性与实用性统一等特色外,着力体现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精神,加强了物理概念、规律、实验、习题与复习教学等重点内容,增加了大量实际教学案例,结合这些实例,系统阐述了物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1
思考与讨论 8
参考文献 8
第一章 物理课程 9
第一节 课程概述 9
第二节 物理课程的基本问题 12
第三节 物理课程标准 33
第四节 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41
【案例1-1】高中物理必修2 (广东版)第二章第二节 向心力 44
【案例1-2】自由落体规律探究性教学 48
【案例1-3】“向心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3
【案例1-4】“原子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4
【案例1-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前的思考问题 54
【扩展材料1】物理课程资源 60
【扩展材料2】这个学生应该得“0分”还是应该得“满分” ? 61
思考与讨论 63
参考文献 63
第二章 物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65
第一节 影响物理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 65
第二节 物理学习中的观察与记忆 71
第三节 物理学习中的思维 75
第四节 物理学习中的兴趣与动机 80
第五节 物理学习中的元认知 83
【扩展材料】物理学习的类型 87
思考与讨论 90
参考文献 90
第三章 物理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 91
第一节 物理教学过程 91
第二节 物理教学原则 95
第三节 物理教学方法 102
【扩展材料】国内外教学方法简介 109
思考与讨论 113
参考文献 113
第四章 物理教材与分析 115
第一节 物理教材的含义与功能 115
【案例4-1】广东版物理2第三章第三节飞向太空 117
【案例4-2】广东版物理2第一章第一节探究曲线运动的条件 118
【案例4-3】人教版“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内容的设计 119
【案例4-4】广东版物理2教科书“匀速圆周运动”一节 121
第二节 物理教材分析的意义与依据 122
【案例4-5】中学物理力学知识体系 124
【案例4-6】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体系安排 125
第三节 物理教材分析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126
第四节 整体教材分析 133
【案例4-7】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整体分析 134
第五节 单元教材分析 145
【案例4-8】《恒定电流》单元教材分析 145
第六节 课题教材分析 160
【案例4-9】课题教材分析示例一“功”的教材分析 163
【扩展材料】物理教材选择的原则 173
思考与讨论 175
参考文献 175
第五章 物理教学设计 176
第一节 物理教学设计的过程 177
第二节 单元教学设计 181
【案例5-1】《密度与浮力》单元教学设计 182
第三节 课时教学设计 185
【案例5-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的教学设计 185
【案例5-3】“简谐运动”的教学设计 191
第四节 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 198
【案例5-4】“自由落体运动”参与式教学设计 207
【扩展材料1】导学案的设计 212
【案例5-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214
【案例5-6】“抛体运动的规律”导学案 217
【扩展材料2】高效循环课堂及导学案 220
【案例5-7】《向心加速度》的导学案 222
思考与讨论 226
参考文献 226
第六章 物理概念教学 227
第一节 物理概念的引入 227
【案例6-1】引入“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228
【案例6-2】引入“密度”的教学设计 228
【案例6-3】引入“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229
【案例6-4】复习旧知识引入新概念的实例 229
【案例6-5】利用物理学史设疑激趣引入新概念的实例 230
【案例6-6】利用类比法引入新概念的实例 231
第二节 物理概念的形成 232
【案例6-7】揭示“密度”本质属性的教学设计 233
【案例6-8】给“密度”下定义的教学设计 234
【案例6-9】对“密度”概念进行讨论的教学设计 236
第三节 物理概念的运用 237
【案例6-10】运用“摩擦力”这一概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238
【案例6-11】运用“密度”概念解释生活现象的教学设计 238
【案例6-12】运用“密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239
思考与讨论 240
参考文献 240
第七章 物理规律教学 241
第一节 探索物理规律情境的创设 241
【案例7-1】通过让学生亲自实验创设探索“楞次定律”的情境 242
【案例7-2】联系生活现象创设探索“牛顿第一定律”的情境 243
【案例7-3】复习旧知识创设探索“欧姆定律”的情境 243
【案例7-4】讲述物理学史创设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情境 244
第二节 物理规律的建立 244
【案例7-5】观察记录多变的实验现象 247
【案例7-6】“分析论证,寻找联系”的教学设计实例 248
【案例7-7】“楞次定律”表述教学设计 249
第三节 物理规律的讨论及运用 249
【案例7-8】强调“楞次定律”表述中的关键词语教学设计 250
【案例7-9】用能量的观点分析“愣次定律”教学设计 251
【案例7-10】利用“楞次定律”解释实验现象教学设计 252
思考与讨论 253
参考文献 253
第八章 物理实验教学 254
第一节 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254
第二节 演示实验 257
第三节 学生分组实验 260
【案例8-1】“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改装”的教学设计 263
第四节 边学边实验 267
第五节 物理课外实验 270
思考与讨论 277
参考文献 278
第九章 物理问题解决教学 279
第一节 物理问题的含义、类型与作用 279
【案例9_1】典型的原始问题(1) 280
【案例9-2】典型的原始问题(2) 280
【案例9-3】传统抽象习题 281
第二节 物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283
【案例9-4】容易忽视隐含条f的问题 285
【案例9-5】存在干扰信息的问题 287
【案例9-6】适合运用顺推策略解决的问题 289
【案例9-7】适合运用逆推策略解决的问题 289
第三节 物理习题课的设计 290
【案例9-8】从动态变化过程中寻找平衡关系 293
【案例9-9】建立物理模型求解的物理问题 294
【案例9-10】“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习题课教学设计 298
思考与讨论 305
参考文献 306
第十章 物理复习教学 307
第一节 物理复习教学的作用与常用方法 307
【案例10-1】利用组题法复习“光的初步知识” 309
第二节 物理复习课的设计 310
【案例10-2】“密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312
第三节 物理讲评课的教学 316
【案例10-3】“高三物理第一轮试卷讲评”的教学设计 320
思考与讨论 335
参考文献 335
第十一章 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 336
第一节 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336
第二节 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350
【案例11-1】物理学习记录卡 359
第三节 物理学业成就的评价 360
【案例11-2】巧妙判断导线的首尾 362
第四节 物理课堂教学的评价 377
第五节 物理教师的评价 383
思考与讨论 388
参考文献 388
第十二章 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389
第一节 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389
第二节 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01
第三节 物理教师的说课 416
【案例12-1】光的折射的教材简介 422
【案例12-2】光的折射的教学目标 423
【案例12-3】光的折射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23
【案例12-4】光的折射的教材处理 423
【案例12-5】光的折射的教学方法 424
【案例12-6】光的折射的教学手段 424
【案例12-7】光的折射的学法指导 425
【案例12-8】光的折射的教学程序设计 425
【案例12-9】光的折射的教学达标情况 429
【案例12-10】光的折射的教法运用情况 430
【案例12-11】光的折射教学中的学生活动情况 431
【案例12-12】光的折射教学的课堂结构 431
第四节 物理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432
【扩展材料1】物理教师的信息素养标准 439
【扩展材料2】教学诊断简介 442
思考与讨论 445
参考文献 445
第十三章 物理教学研究 446
第一节 物理教学研究的意义与过程 446
第二节 物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452
【案例13-1】“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 458
【扩展材料】行动研究 465
第三节 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撰写 466
【案例13-2】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试测 474
【案例13-3】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479
思考与讨论 482
参考文献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