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入门课程和主干课程。中医学基础(第2版)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技能所组成的基础理论体系。全书共分为11章,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发病、诊法、病机与辨证、养生防治康复,系统阐述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病因病机与发病以及诊断辨证方法、养生康复和防治原则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各科诊治奠定理论基础。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001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00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00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003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005
一、整体观念 005
二、辨证论治 007
第三节 《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008
一、《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009
二、《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009
第二章 阴阳五行 01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011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01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0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学的应用 016
第二节 五行学说 017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与归类 018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01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的应用 022
第三章 藏象 025
第一节 概述 025
一、藏象和藏象学说的概念 025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026
三、脏腑的分类和依据 027
四、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027
第二节 五脏 028
一、心 028
附:心包络 031
二、肺 032
三、脾 036
四、肝 039
五、肾 042
附:命门 045
第三节 六腑 047
一、胆 047
二、胃 048
三、小肠 049
四、大肠 050
五、膀胱 050
六、三焦 051
第四节 奇恒之腑 052
一、脑 052
二、髓 053
三、女子胞 053
附:精室 053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054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054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059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061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062
第一节 精 062
一、精的概念 062
二、精的生成 062
三、精的功能 063
第二节 气 064
一、气的概念 064
二、气的生成 064
三、气的功能 065
四、气的运动 067
五、气的分类 068
第三节 血 070
一、血的概念 070
二、血的生成 071
三、血的运行 071
四、血的功能 072
第四节 津液 072
一、津液的概念 072
二、津液的代谢 073
三、津液的功能 074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074
一、气与血的关系 074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075
三、气与精的关系 076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076
五、血与精的关系 077
第五章 经络 078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078
一、经络的概念 078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079
第二节 十二经脉 080
一、命名原则 080
二、走向、交接、分布规律 081
三、表里关系和流注次序 082
四、循行部位 083
第三节 奇经八脉 088
一、分布规律 088
二、生理功能 089
三、循行部位 089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093
一、十二经别 093
二、十五别络 094
三、十二经筋 095
四、十二皮部 095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095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095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097
第六章 体质 100
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100
一、体质的概念 100
二、体质的构成要素 101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102
一、先天因素 102
二、后天因素 103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105
一、体质阴阳分类及其特征 105
二、古今体质类型研究 106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107
一、体质与养生防病 107
二、体质与病因病机 107
三、体质与辨证论治 108
第七章 病因 110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10
一、六淫 110
二、疠气 116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18
一、七情内伤 118
二、饮食失宜 120
三、劳逸过度 122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123
一、痰饮 124
二、瘀血 125
三、结石 127
第四节 其他病因 129
一、外伤 129
二、诸虫 130
三、毒邪 131
四、药邪 132
五、先天因素 133
第八章 发病 135
第一节 发病原理 135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135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37
三、影响发病的环境因素 138
第二节 发病类型 140
第九章 诊法 143
第一节 望诊 143
一、望神 143
二、望色 144
三、望形态 146
四、望头项五官 147
五、望舌 150
六、望皮肤 154
第二节 闻诊 155
一、听声音 155
二、嗅病气 158
第三节 问诊 158
一、问诊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158
二、询问—般情况、主诉、病史 159
三、询问现在症状 160
第四节 切诊 169
一、脉诊 169
附:二十八种脉分类比较表 174
二、按诊 174
第十章 病机与辨证 177
第一节 八纲基本病机与辨证 177
一、表里的病机与辨证 117
二、寒热的病机与辨证 178
三、虚实的病机与辨证 179
四、阴阳辨证总纲 180
五、八纲病机与辨证的复杂变化 181
第二节 阴阳失调的病机与辩证 184
一、阴阳偏盛 184
二、阴阳偏衰 185
三、阴阳互损 186
四、阴阳格拒 186
五、阴阳亡失 187
第三节 气血津液失常的病机与辩证 188
一、气病的病机与辨证 188
二、血病的病机与辨证 191
三、津液失常病机与辨证 193
四、气血津液关系失常韵病机与辩证 196
第四节 脏腑病的病机与辩证 198
一、五脏病的病机与辨证 199
二、六腑病的病机与辨证 214
三、脏腑兼证的病机与辨证 219
第五节 外感病病机与辨证 223
一、六经病机与辨证 223
二、卫气营血病机与辨证 227
三、三焦病机与辨证 229
第十一章 养生防治康复 232
第一节 养生 232
一、养生的重要意义 232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233
第二节 治未病 235
一、未病先防 235
二、既病防变 237
三、愈后防复 237
第三节 治则 238
一、扶正祛邪 238
二、标本缓急 240
三、调整阴阳 241
四、正治反治 242
五、调理脏腑 243
六、调理精气血津液 245
七、三因制宜 247
第四节 康复 248
一、康复的基本原则 248
二、康复的主要方法 24g
主要考书目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