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地球系统为理念,深入浅出地系统介绍了伸展裂解系统、洋脊增生系统、深海盆地系统、转换构造系统、俯冲消减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构造单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本质内涵和前沿研究;从现象到本质,从过程到机理,由浅及深重点分析了各子系统的成因认识、基本特征、发展与运行规律。本书的核心和实质内容是板块构造理论框架下的活动大陆边缘及被动大陆边缘等,但同时也介绍了很多新概念、新技术、新理念。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1章 大洋岩石圈结构与构造 1
1.1 洋壳物质组成与垂向结构 1
1.1.1 标准洋壳组成 1
1.1.2 蛇绿岩套 16
1.1.3 混杂堆积体 22
1.1.4 增生楔状体 27
1.1.5 大洋岩浆源区 29
1.1.6 大洋板块的消亡 39
1.2 大洋岩石圈特性 44
1.2.1 大洋岩石圈厚度 44
1.2.2 大洋岩石圈弹性厚度 46
1.2.3 大洋岩石圈的流变学结构 52
1.2.4 岩石圈整体强度和影响因素 55
1.3 洋壳年龄与扩张速率 55
1.3.1 洋底年龄 55
1.3.2 洋底扩张速率 56
1.4 洋壳增生期 58
1.4.1 分期原则 58
1.4.2 四大洋增生期 60
1.5 洋壳增生区与平面结构 60
1.5.1 洋底分区原则 60
1.5.2 洋底分区结果 61
第2章 俯冲消减系统 68
2.1 基本构造单元划分 68
2.1.1 岛弧类型与概念 69
2.1.2 日本型活动大陆边缘 70
2.1.3 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 71
2.2 陆缘消减系统基本特征 73
2.2.1 地球物理特征 73
2.2.2 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75
2.2.3 构造变形和变质 109
2.2.4 沉积成藏与岩浆成矿作用 114
2.3 弧后盆地 123
2.3.1 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123
2.3.2 弧后盆地类型 126
2.3.3 弧后盆地成因模式 133
2.4 岛弧体系 139
2.4.1 岛弧地貌特征及类型 139
2.4.2 岛弧演化与类型转换 143
2.5 洋内消减系统 145
2.5.1 洋内弧特征 147
2.5.2 洋内俯冲与大陆起源 158
2.5.3 洋内热液活动 159
2.5.4 洋内弧的演化 159
2.6 俯冲作用和俯冲工厂 161
2.6.1 俯冲作用 161
2.6.2 底侵作用 183
2.6.3 对开门与弧后盆地打开 187
2.6.4 板片窗 194
2.6.5 拆沉作用 208
2.6.6 俯冲工厂 211
第3章 伸展裂解系统 227
3.1 被动陆缘基本特征 227
3.1.1 地球物理特征 227
3.1.2 构造特征 229
3.2 被动陆缘类型与展布 234
3.2.1 火山型被动陆缘 235
3.2.2 非火山型被动陆缘 235
3.2.3 转换型陆缘 236
3.2.4 空间分布 236
3.3 被动陆缘形成与演化 238
3.3.1 大陆裂解和海底扩张 238
3.3.2 被动陆缘层序地层 244
3.4 被动陆缘构造成因模式 255
3.4.1 地壳裂解模式 256
3.4.2 沉积荷载模式 260
3.4.3 正断层模式 264
3.4.4 纯剪模式 265
3.4.5 单剪模式 272
3.4.6 洋-陆转换带 279
3.4.7 洋-陆转换带的深部过程 282
3.5 被动陆缘-安第斯型陆缘转换 290
3.5.1 被动陆缘转化成安第斯型陆缘 290
3.5.2 被动陆缘与岛弧碰撞形成安第斯型陆缘 292
参考文献 294
索引 317
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