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年)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次修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补充、删减和重组,修订过程中更加注重教材内容的简明扼要,阅读材料以小字体编排,典型教学案例与理论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全书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气体、溶液和胶体,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基础,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吸光光度分析法,电势分析法,非金属及金属元素化学,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等。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
1.1.1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作用 1
1.1.2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4
1.2 误差及数据处理 5
1.2.1 误差的分类 5
1.2.2 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 6
1.2.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8
1.2.4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9
1.2.5 可疑值的取舍 10
1.2.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1
1.2.7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报告 12
第2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15
2.1 气体 15
2.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5
2.1.2 道尔顿分压定律 16
2.2 溶液 16
2.2.1 分散系 16
2.2.2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7
2.2.3 溶液的组成量度 18
2.2.4 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 19
2.3 稀溶液的通性 20
2.3.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0
2.3.2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22
2.3.3 溶液的渗透压 24
2.4 胶体溶液 26
2.4.1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26
2.4.2 溶胶的性质 27
2.4.3 胶团的结构 29
2.4.4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30
2.5 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 31
2.5.1 高分子溶液 31
2.5.2 乳浊液 32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35
3.1 基本概念 35
3.1.1 化学反应进度 35
3.1.2 体系与环境 36
3.1.3 状态与状态函数 37
3.1.4 过程与途径 37
3.1.5 热与功 38
3.1.6 热力学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38
3.2 热化学 39
3.2.1 化学反应热效应 39
3.2.2 热化学方程式 41
3.2.3 赫斯定律 41
3.2.4 反应焓变的计算 42
3.3 化学反应的方向 45
3.3.1 自发过程 45
3.3.2 混乱度和熵函数 46
3.3.3 热力学第二定律 48
3.3.4 吉布斯自由能及其应用 49
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55
4.1 化学反应速率 55
4.1.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55
4.1.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57
4.1.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59
4.2 化学平衡 66
4.2.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66
4.2.2 实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 67
4.2.3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69
4.2.4 多重平衡规则 71
4.2.5 化学平衡移动 71
4.2.6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74
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 81
5.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81
5.1.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81
5.1.2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 82
5.1.3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84
5.1.4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形 85
5.1.5 四个量子数及其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88
5.2 多电子原子结构 90
5.2.1 近似能级图 90
5.2.2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90
5.2.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91
5.3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94
5.3.1 原子半径 94
5.3.2 电离能 96
5.3.3 电子亲和能 96
5.3.4 电负性 97
5.4 离子键 99
5.4.1 离子键的形成 99
5.4.2 离子键的特点 99
5.4.3 离子的特征 99
5.4.4 晶格能 101
5.5 共价键 102
5.5.1 键参数 102
5.5.2 价键理论 103
5.5.3 杂化轨道理论 105
5.5.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08
5.5.5 分子轨道理论111
5.6 范德华力和氢键 113
5.6.1 分子的极性及量度 113
5.6.2 范德华力 114
5.6.3 氢键 115
5.7 离子极化 116
5.8 晶体结构简介 117
5.8.1 晶体的基本概念 117
5.8.2 离子晶体及其特性 118
5.8.3 原子晶体及其特性 119
5.8.4 分子晶体及其特性 120
5.8.5 金属晶体及其特性 120
5.8.6 混合型晶体 122
第6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26
6.1 电解质溶液 126
6.1.1 解离度 126
6.1.2 活度与离子强度 126
6.2 酸碱质子理论 127
6.2.1 酸碱的定义和共轭酸碱对 127
6.2.2 酸碱反应的实质 128
6.3 酸碱平衡 129
6.3.1 水的解离与溶液的pH129
6.3.2 弱酸与弱碱的解离平衡 130
6.3.3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 132
6.3.4 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 135
6.3.5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137
6.3.6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38
6.4 缓冲溶液 141
6.4.1 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与缓冲pH141
6.4.2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143
6.4.3 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143
6.5 定量分析概述 145
6.5.1 定量分析的任务和方法 145
6.5.2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146
6.5.3 滴定分析的方法和滴定方式 147
6.5.4 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149
6.5.5 滴定分析的计算 150
6.6 酸碱滴定法 150
6.6.1 酸碱指示剂 151
6.6.2 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153
6.6.3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59
6.6.4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161
第7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166
7.1 沉淀溶解平衡 166
7.1.1 溶度积 166
7.1.2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166
7.1.3 溶度积规则 167
7.1.4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68
7.2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169
7.2.1 沉淀的生成 169
7.2.2 沉淀的溶解 173
7.2.3 沉淀的转化 175
7.3 沉淀滴定法175
7.3.1 概述 175
7.3.2 银量法终点的确定 176
7.3.3 银量法的应用 178
7.4 重量分析法简介179
7.4.1 概述 179
7.4.2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79
7.4.3 沉淀的形成与沉淀的条件 180
7.4.4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 181
7.4.5 重量分析法中的计算 181
第8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84
8.1 氧化还原反应 184
8.1.1 氧化数 184
8.1.2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185
8.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86
8.2 原电池及电极电势 187
8.2.1 原电池 187
8.2.2 电极电势 189
8.2.3 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190
8.2.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191
8.3 电极电势的应用 193
8.3.1 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93
8.3.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 194
8.3.3 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195
8.3.4 测定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196
8.4 元素电势图及应用 196
8.4.1 判断歧化反应能否进行 197
8.4.2 计算标准电极电势 197
8.4.3 了解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197
8.5 氧化还原滴定法 198
8.5.1 概述 198
8.5.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202
8.5.3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指示剂 204
8.5.4 氧化还原预处理 205
8.5.5 高锰酸钾法 206
8.5.6 重铬酸钾法 209
8.5.7 碘量法 210
8.5.8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212
8.6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213
8.6.1 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213
8.6.2 消毒与灭菌 213
8.6.3 氧化还原反应与土壤肥力 214
第9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217
9.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217
9.1.1 配合物及其组成 217
9.1.2 配合物的命名 219
9.1.3 配合物的类型 220
9.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221
9.2.1 价键理论的要点 221
9.2.2 价键理论的应用 222
9.3 配离子的配位解离平衡 224
9.3.1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224
9.3.2 配位平衡移动 226
9.4 配位滴定法 229
9.4.1 配位滴定法概述 229
9.4.2 EDTA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30
9.4.3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231
9.4.4 配位滴定曲线 233
9.4.5 金属指示剂 236
9.4.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238
9.4.7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示例 239
9.5 配合物的应用240
9.5.1 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240
9.5.2 工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240
9.5.3 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241
第10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244
10.1 吸光光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44
10.1.1 吸光光度分析法的特点 244
10.1.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44
10.1.3 朗伯-比尔定律 246
10.1.4 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247
10.2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247
10.2.1 显色反应与显色剂 247
10.2.2 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248
10.3 吸光光度分析法及其仪器 249
10.3.1 目视比色法 249
10.3.2 吸光光度分析法及分光光度计 249
10.3.3 吸光光度分析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252
10.4 吸光光度分析法的应用 253
10.4.1 单一组分分析 253
10.4.2 高含量组分的测定——示差法 254
第11章 电势分析法 257
11.1 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57
11.1.1 基本原理 257
11.1.2 参比电极 257
11.1.3 指示电极 258
11.1.4 离子选择性电极 258
11.2 电势分析法的应用 261
11.2.1 直接电势法 261
11.2.2 电势滴定法 264
第12章 非金属元素化学 267
12.1 卤素及其化合物 267
12.1.1 卤素的通性 267
12.1.2 卤化氢与氢卤酸 268
12.1.3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269
12.1.4 卤素的电势图 271
12.2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271
12.2.1 氧族元素的通性 271
12.2.2 氧及其化合物 272
12.2.3 硫及其化合物 275
12.2.4 硒和碲的化合物 280
12.3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280
12.3.1 氮族元素的通性 280
12.3.2 氮的化合物 281
12.3.3 磷及其化合物 288
12.4 碳、硅、硼及其化合物 291
12.4.1 碳及其化合物 291
12.4.2 硅及其化合物 294
12.4.3 硼及其化合物 296
12.5 氢和氢能 300
12.5.1 氢 300
12.5.2 氢的成键特征 300
12.5.3 氢能 300
第13章 金属元素化学 305
13.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305
13.1.1 金属单质 305
13.1.2 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氢化物 307
13.1.3 常见的金属盐 309
13.2 p区重要金属单质与化合物 311
13.2.1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311
13.2.2 锗、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 313
13.2.3 砷、锑、铋及其重要化合物 314
13.3 过渡元素 315
13.3.1 通性 315
13.3.2 钛、锆和铪 316
13.3.3 钒、铌和钽 318
13.3.4 铬、钼和钨 319
13.3.5 锰、锝和铼 321
13.3.6 铁系金属 323
13.3.7 铂系金属 326
13.4 铜族、锌族元素 327
13.4.1 铜族 327
13.4.2 锌族 332
13.5 稀土金属 335
13.5.1 单质的结构与性能 335
13.5.2 稀土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336
13.5.3 稀土冶炼工艺简介 337
13.5.4 稀土的应用 338
第14章 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 342
14.1 沉淀分离法 342
14.1.1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342
14.1.2 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与富集 343
14.2 溶剂萃取分离法 344
14.2.1 基本原理 344
14.2.2 重要的萃取体系 345
14.2.3 萃取分离操作 346
14.3 离子交换分离法 347
14.3.1 离子交换剂 347
14.3.2 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348
14.3.3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 348
14.4 色谱分离法 349
14.4.1 纸上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349
14.4.2 纸上色谱法的操作 350
14.5 其他方法 350
14.5.1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法 350
14.5.2 膜分离法 351
主要参考文献 353
附录 354
一、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 354
二、希腊字母表 354
三、化合物的式量 355
四、一些物质的数据(298.15K) 358
五、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98.15K) 364
六、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 364
七、难溶电解质的溶液积(298.15K) 366
八、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369
九、条件电极电势(298.15K) 372
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98.15K) 373
十一、国际单位制(SI)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