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的发展历史过程入手,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传统科技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并对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总体特征进行了新的学术审视和反思。此外,为了较客观和全面展现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面貌,本书还着重考察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的总体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并对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进行了学术评价,探析其在中华科技文明辉煌中的历史贡献,以期为当代科技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序言 i
自序 iii
第一章 学术史综述 1
第一节 国外学术史综述 1
一、欧洲学者的中国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概况 1
二、日本学者的中国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概况 6
三、国外其他学者的中国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概况 10
第二节 国内学术史综述 12
一、大陆学者的中国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概况 12
二、台湾学者的中国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概况 35
第二章 相关代表性成果及观点的认识与评价 36
第一节 国内外代表性成果及观点的认识与评价(上) 36
一、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的分析与评价 36
二、董英哲《中国科学思想史》的分析与评价 40
三、郭金彬《中国科学百年风云—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史论》和《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的分析与评价 43
第二节 国内外代表性成果及观点的认识与评价(下) 45
一、李瑶《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史稿》的分析与评价 45
二、袁运开和周瀚光主编的《中国科学思想史》的分析与评价 49
三、席泽宗主编的《中国科学思想史》的分析与评价 51
四、李烈炎和王光合著《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要》的分析与评价 55
第三节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撰写体例和内容特色 56
一、研究方法 56
二、撰写体例 61
三、内容特色 67
第三章 中国传统科技思想史研究概述 70
第一节 总体问题和研究对象 70
一、总体问题 70
二、研究对象 71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上) 73
一、先秦诸子科技思想研究 74
二、秦汉科技思想史研究 77
三、魏晋南北朝科技思想史研究 79
四、隋唐五代科技思想史研究 81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下) 83
一、两宋科技思想史研究 83
二、金元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 88
三、明前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 91
四、明清之际的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 93
第四章 中国传统科技思想史研究总体框架和相关课题研究 97
第一节 总体研究框架和相关课题构成 97
一、总体研究框架 97
二、相关课题构成 98
第二节 相关课题研究间内在逻辑关系 99
第五章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的预期目标 102
第一节 学术思想理论方面 102
一、对“李约瑟难题”的检讨 102
二、拟初步建立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理论体系 102
第二节 学科建设发展方面 104
一、推动中国科学思想史学科的快速发展 104
二、直接培养一批研究中国断代科学思想史的专业人才 105
第三节 资料文献发现和利用方面 105
一、重视对正史中“方技传”或“方术传”所载科技人物之思想观念的梳理和挖掘 105
二、充分利用目前新出土和新发现的相关文献资料 106
三、认真研究相关科技人物的著述 108
四、科学利用学界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 108
第六章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10
第一节 总体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 110
一、总体思路 110
二、研究视角 119
三、研究路径 124
第二节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问题拟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研究
手段和技术路线 128
一、具体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128
二、研究手段及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133
三、技术路线及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135
第七章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36
第一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 136
一、关键性问题及问题的理由和依据 136
二、重点难点问题及其提炼这些问题的理由和依据 142
第二节 问题选择、学术观点、研究方法方面的突破、创新或可推进之处 146
一、问题选择方面的突破、创新或可推进之处 146
二、学术观点方面的突破、创新或可推进之处 149
三、研究方法方面的突破、创新或可推进之处 153
第三节 分析工具、文献资料、话语体系方面的突破、创新或可推进之处 155
一、分析工具方面的突破、创新或可推进之处 155
二、文献资料方面的突破、创新或可推进之处 157
三、话语体系等方面的突破、创新或可推进之处 158
第八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162
第一节 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 162
一、主要问题 162
二、重点研究内容 166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6
一、研究思路 166
二、研究方法 166
第九章 基本文献资料的总体分析和代表性文献资料的概要 167
第一节 基本文献资料的总体分析 167
一、第一类型为“丛书或类书及文库类参考文献” 167
二、第二类型为“普通古籍类参考文献” 173
三、第三类型为“今人论著” 175
第二节 代表性文献资料的概要介绍 180
一、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180
二、卢嘉锡总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183
三、日本学者山田庆儿和田中淡共同主编的《中国科学史研究(续编)》 185
四、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186
五、英国学者乔治巴萨拉等主编的《剑桥科学史丛书》 187
六、《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 188
第三节 重要文献资料的选择依据、获取途径和利用方式 188
一、重要文献资料的选择依据 188
二、重要文献资料的获取途径和利用方式 190
主要参考文献 192
一、古籍类 192
二、今人论著 195
三、今人论文 213
一、葛兰言及其代表作 251
二、李约瑟及其代表作(附图3、附图4) 252
三、谢和耐及其代表作 253
四、三上义夫纪念碑(附图6) 253
五、薮内清及其代表作 254
六、席文及其代表作 255
七、王琎及其代表作 256
八、席泽宗及其代表作 257
后记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