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社科/经管/语言/法律 > 国际贸易 > 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浏览历史

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 书号:9787030374189
    作者:陈伟达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52
    字数:38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23
  • 所属分类:F71 国内贸易经济
  • 定价: ¥79.00元
    售价: ¥62.41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现代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中具有高增加值、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和低环境污染特点的部分,其对于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发达国家也正在加速从服务经济向现代服务经济转型。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渐成为衡量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差异也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特征。而在区域经济中,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本专著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将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基于相关理论及现状分析,对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调及互动发展、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以及现代服务业协调布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将提出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实证分析中。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1 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1.1 现代服务业概述
    1.1.1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1.1.2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1.1.3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误区
    1.1.4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1.1.5 新兴现代服务业培育
    1.2 区域协调发展概述
    1.2.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1.2.2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1.2.3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演化
    1.2.4 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1.2.5 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与度量
    1.3 本章小结
    2 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2.1.1 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2.1.2 国外典型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2.2 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2.2.1 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2.2.2 国内典型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2.3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概况
    2.3.1 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2.3.2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2.4 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2.4.1 苏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2.4.2 苏中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2.4.3 苏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3.1 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的差异表现
    3.1.1 经济竞争力状况
    3.1.2 产业结构状况
    3.1.3 人才竞争力状况
    3.1.4 消费力状况
    3.1.5 区域名片效应
    3.2 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差异
    3.2.1 江苏省三大区域概况
    3.2.2 江苏省三大区域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对比
    3.3 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3.3.1 经济全球化因素
    3.3.2 工业化因素
    3.3.3 城市化因素
    3.3.4 地理区位因素
    3.3.5 区域政策因素
    3.3.6 人力资源因素
    3.4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4.1 空间自相关理论
    3.4.2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理论
    3.4.3 空间自回归分析
    3.4.4 改进的“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研究
    4.1 生产者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
    4.1.1 生产者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
    4.1.2 生产者服务业在各国快速发展的原因
    4.1.3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支撑
    4.1.4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
    4.2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投入产出分析
    4.3 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选取
    4.3.2 制造业使用生产者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4.3.3 生产者服务业使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5.1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
    5.1.1 需求遵从论
    5.1.2 供给主导论
    5.1.3 互动论
    5.1.4 融合论
    5.2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5.2.1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方法综述
    5.2.2 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5.3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5.3.1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因果关系图
    5.3.2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的定性分析
    5.4 苏州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
    5.4.1 苏州地区生产者服务业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
    5.4.2 苏州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5.5 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实证研究
    5.5.1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5.5.2 生产者服务业整体对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分析
    5.5.3 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对制造业细分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差别作用分析
    5.5.4 国外发达国家的对比分析
    5.5.5 结论
    5.6 生产者服务业区域发展及行业互动研究
    5.6.1 数据与方法说明
    5.6.2 投入产出系数分析
    5.6.3 结论
    5.7 本章小结
    6 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
    6.1.1 评价指标体系
    6.1.2 指标权重的赋值
    6.1.3 指标标准化处理
    6.2 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6.2.1 评价方法概述
    6.2.2 区域发展协调度计算方法
    6.3 江苏现代服务业区域内协调发展评价实证研究
    6.3.1 现代服务业区域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2 三维灰色趋势关联度
    6.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6.4 现代服务业区域间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6.4.1 现代服务业区域间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4.2 评价方法及数据选取
    6.4.3 数据处理及评价结果
    6.4.4 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现代服务业协调布局研究
    7.1 区域产业协调布局研究现状分析
    7.1.1 区域产业协调布局相关理论基础
    7.1.2 区域产业协调布局现状
    7.2 偏离-份额分析法
    7.3 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
    7.4 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实证研究
    7.4.1 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
    7.4.2 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偏离-份额的实证分析
    7.4.3 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偏离-份额的实证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案例分析——南京市软件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及布局研究
    8.1 软件服务业的概念及特征
    8.1.1 软件服务的概念
    8.1.2 软件服务的特征分析
    8.1.3 软件服务的三个要素
    8.2 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8.2.1 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历程
    8.2.2 南京市软件产业现状分析
    8.2.3 南京市软件产业的特点
    8.3 南京市软件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8.3.1 南京市软件服务业务构成及发展概况
    8.3.2 南京市软件服务企业的产业布局
    8.3.3 南京市软件服务业单项业务发展状况
    8.3.4 南京市软件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状况
    8.3.5 南京市软件服务产业业务相关性分析
    8.4 南京市软件服务业与我国其他城市的比较
    8.4.1 产业产值比较
    8.4.2 产业生产要素比较
    8.4.3 产业市场状态比较
    8.4.4 产业企业发展状况比较
    8.4.5 产业发展模式比较
    8.4.6 产业政策支持比较
    8.5 南京市软件服务业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的发展地位分析
    8.5.1 区域经济贡献率
    8.5.2 评价模型的建立
    8.5.3 区域软件产业经济贡献率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8.6 南京市软件服务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8.6.1 偏离-份额的实证分析
    8.6.2 南京市软件服务业的发展模式
    8.7 南京市软件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8.7.1 明确软件服务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增强发展的信心
    8.7.2 明确目标,制定软件服务业发展规划
    8.7.3 明确软件服务业内涵,建立软件服务业的相关统计制度
    8.7.4 深化落实软件产业政策,出台扶持软件服务业的产业政策及制度
    8.7.5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软件出口市场
    8.7.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制保障体系
    8.7.7 采取切实措施,引进和培养软件服务业人才
    8.7.8 循序渐进,建立健全高效的投融资机制
    8.7.9 推进技术创新,增加自主创新能力
    8.7.10 加快软件园的建设,争创软件服务业名牌
    8.7.11 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8.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