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既包括经典材料力学中的拉、压、扭、弯。组合变形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也叙述了近代材料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具有各向异性、大变形、非线性、粘弹性的新材料的力学分析.本书重点内容为:工程构件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原理及方法;强度条件及其应用;能量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目录
- 第1章 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和内容
1.2 构件的分类和材料模型
1.2.1 构件的分类
1.2.2 材料基本模型
1.3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4 内力和应力的概念
1.5 位移、变形和应变的概念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内力和内力图
2.1 内力分量和符号规定
2.1.1 内力分量
2.1.2 内力分量的正、负规定
2.2 截面法求内力
2.3 内力方程及内力图
2.4 杆的平衡微分方程
2.4.1 梁的平衡微分方程
2.4.2 积分关系
2.4.3 其它杆的平衡微分方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3章 拉伸和压缩
3.1 拉(压)杆的应力
3.1.1 横截面上的应力
3.1.2 斜截面上的应力
3.1.3 单向应力状态
3.1.4 公式适用条件
3.2 强度条件及应用
3.2.1 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
3.2.2 强度条件及应用
3.3 拉(压)杆的变形和位移
3.3.1 虎克定律和纵向变形
3.3.2 泊松比和横向变形
3.3.3 桁架节点位移
3.4 拉、压超静定问题
3.4.1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3.4.2 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3.3 拉(压)组合杆
3.5.1 组合杆承受荷载作用
3.5.2 组合杆承受温度改变作用
3.6 位移法的应用
3.6.1 简单二力杆系结构的位移法求解
3.6.2 拉(压)杆的刚度矩阵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习题(B)
第4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
4.1 金属材料拉伸力学性能
4.1.1 低碳钢拉伸力学性能
4.1.2 铸铁拉伸力学性能
4.1.3 其它金属材料拉伸力学性能
4.2 材料压缩力学性能
4.2.1 低碳钢压缩力学性能
4.2.2 铸铁压缩力学性能
4.2.3 混凝土和石料受压性能
4.3 塑料的力学性能
4.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5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两类材料力学性能比较
4.5.1 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指标
4.5.2 两类材料力学性能比较
4.6 GB228-87对材料一些性能指标的定义
4.7 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7.1 钢材在高、低温下的力学性质
4.7.2 温度对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8 粘弹性和蠕变、松弛、弹性后效的概念
4.8.1 粘弹性的概念
4.8.2 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的概念
4.9 材料的本构模型和本构方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5章 扭转
5.1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5.1.1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和变形规律
5.1.2 剪切虎克定律和剪应力变化规律
5.1.3 静力关系和应力、应变公式
5.1.4 纯剪切单元体和剪应力互等定理
5.2 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5.2.1 强度计算
5.2.2 刚度计算
5.2.3 受扭圆杆的破坏现象
5.3 扭转的超静定问题
5.4 非圆截面杆在纯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5.4.1 矩形截面杆
5.4.2 椭圆截面杆
5.4.3 开口薄壁杆
5.4.4 闭口薄壁杆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6章 梁的应力
6.1 弯曲正应力
6.1.1 纯弯曲正应力
6.1.2 横力弯曲正应力
6.1.3 正应力强度条件
6.2 弯曲剪应力
6.2.1 矩形截面剪应力
6.2.2 工字形截面剪应力
6.2.3 其它截面最大剪应力
6.2.4 弯曲中心
6.2.5 剪应力强度条件
6.3 拉(压)弯组合正应力
6.4 非对称弯曲正应力
6.4.2 正应力强度条件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7章 梁的变形
7.1 弯曲变形的概念
7.1.1 挠度与转角
7.1.2 刚度条件
7.1.3 挠曲线微分方程
7.2 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7.2.1 二次积分
7.2.2 四次积分
7.3 叠加法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
7.4 考虑剪切的影响
7.5 简单超静定梁
7.6 矩阵位移法求解梁问题的基本公式
7.6.1 单元刚度矩阵
7.6.2 总刚度矩阵K
7.6.3 节间荷载等效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8章 特殊梁
8.1 曲梁正应力
8.1.1 纯弯曲正应力
8.1.2 中性层曲率半径
8.1.3 轴向力与弯矩组合
8.2 组合梁
8.2.1 一般解法
8.2.2 两种材料构成的组合梁
8.2.3 夹芯梁
8.3 钢筋混凝土梁
8.3.1 弹性分析
8.3.2 塑性分析
8.4 弹性地基梁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9章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
9.1 双向应力状态分析
9.1.1 三向应力状态与双向应力状态
9.1.2 斜截面上的应力
9.1.3 主应力与主方向
9.2 图解法求主应力
9.3 三向应力状态简介
9.4 广义虎克定律
9.5 双向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
9.6 应变测量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10章 强度准则
10.1 四个常用的强度准则
10.1.1 脆性断裂准则
10.1.2 塑性流动准则
10.1.3 强度准则通式与选用
10.2 莫尔强度准则
10.3 双剪应力理论
10.4 薄壁容器的强度分析
10.5 梁的主应力强度校核
10.6 扭转和其它基本变形组合下的强度分析
10.7 复合材料的强度准则
10.8 强度失效控制的其它方法
10.8.1 极限载荷法
10.8.2 破损-安全设计
10.8.3 可靠性设计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11章 能量法
11.1 杆件的应变能和余能
11.1.1 应变能和余能
11.1.2 杆件在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下的应变能
11.2 虚功原理
11.2.1 实功与虚功
11.2.2 虚功原理
11.3 恩格塞定理和卡氏第二定理
11.4 单位荷载法
11.5 图乘法
11.6 卡氏第一定理
11.7 最小势能原理、瑞利-李兹法
11.7.1 势能
11.7.2 最小势能原理
11.7.3 瑞利-李兹法
11.8 互等定理
11.8.1 功的互等定理
11.8.2 位移互等定理
11.8.3 反力互等定理
11.9 用能量法解超静定问题
11.10 力法正则方程
11.10.1 力法正则方程
11.10.2 高次超静定系统
11.10.3 对称性的利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12章 计算机应用
12.1 主应力计算
12.1.1 基本公式
12.1.2 程序框图和源程序
12.1.3 计算实例
12.2 多跨梁数值分析
12.2.1 梁单元的基本数据
12.2.2 刚度矩阵的形成
12.2.3 梁的计算源程序
12.2.4 实例分析
12.3 平面二力杆系
12.3.1 数值计算的基本公式
12.3.2 杆系结构计算源程序
12.3.3 原始数据准备
12.3.4 计算实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13章 压杆稳定
13.1 理想压杆的欧拉公式
13.1.1 不同支座条件下的临界压力
13.1.2 欧拉公式的统一形式
13.2 临界应力和稳定性条件
13.2.1 临界应力
13.2.2 压杆的稳定性条件
13.2.3 提高杆件的稳定性措施
13.3 能量法求解压杆稳定问题
13.4 非理想压杆的稳定问题
13.4.1 偏心受压杆
13.4.2 具有初始曲率的受压杆
13.4.3 层合柱的临界荷载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14章 动应力
14.1 惯性荷载问题
14.2 冲击荷载问题
14.2.1 自由落体冲击
14.2.2 冲击动荷系数的讨论
14.2.3 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14.3 交变应力和疲劳极限
14.3.1 交变应力和疲劳破坏
14.3.2 交变应力作用的特征应力
14.3.3 材料的疲劳极限
14.4 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
14.4.1 构件外形的影响(应力集中问题)
14.4.2 构件尺寸的影响
14.4.3 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
14.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校核
14.6 非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校核
14.6.1 材料的疲劳极限曲线及简化折线
14.6.2 非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校核
14.7 弯扭组合交变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校核
14.8 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14.8.1 线性累计损伤理论
14.8.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第15章 连接的实用计算
15.1 构件的连接
15.2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15.2.1 剪切的实用计算
15.2.2 挤压的实用计算
15.3 焊接的实用计算
15.3.1 对接焊缝
15.3.2 角焊缝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附录Ⅰ 截面图形几何性质
Ⅰ.1 一些几何性质的定义
Ⅰ.1.1 截面静矩和形心
Ⅰ.1.2 惯性矩和惯性积
Ⅰ.2 基本截面图形几何性质
Ⅰ.2.1 矩形
Ⅰ.2.2 三角形
Ⅰ.2.3 圆形和圆环形
Ⅰ.3 坐标变换公式
Ⅰ.3.1 平行移轴公式
Ⅰ.3.2 转轴公式
Ⅰ.4 组合截面图形几何性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A)
习题(B)
附录Ⅱ 型钢表
附录Ⅲ 习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