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的发展奇迹。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也越来越集中于西部地区(包括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该区域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现状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极不对称,减少贫困和缩小地区差距依然是政府和社会未来在该地区的工作重点。
本书围绕中国西部地区公共政策与农村贫困这一主题,构建了一个动态均衡的分析框架,借此研究如何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律,正确制定和及时调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区域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达到“双赢的发展机制”。通过利用对西部农村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手调查数据和官方统计数据,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和不平等程度,劳动力转移对家庭收入和子女教育的影响,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深层原因等问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政府在兼顾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缩小地区差距的基础上,提高西部地区投资效率,促进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均衡发展。
本书可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内部不平等状况研究
一、引言
二、调查地点的描述性统计
三、研究方法
四、西部地区农村不平等状况分解结果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一、引言
二、分析方法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民族“直过区”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基于云南勐海县布朗山乡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一、引言
二、调查设计
三、方法和模型
四、研究结果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汇款和家庭收入不平等
一、引言
二、分析框架
三、数据来源和描述
四、实证结果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农户非农外出务工的决定——从代际因素的角度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农户非农外出务工决策机制
三、Logit模型的参数估计
四、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来自贫困地区的证据
一、二元经济理论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研究现状
三、数据描述
四、实证分析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一、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分配政策
二、财政转移支付对甘肃省各级地方财政的影响
三、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分配的决定因素
四、财政转移支付对甘肃省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欠发达地区农业科研投资分配:农业经济增长与减贫的权衡
一、引言
二、农业经济增长、贫困和农业科研投资的区域特点
三、分析框架、模型和数据
四、农业科研投资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和减贫的作用
五、欠发达地区农业科研投资分配:农业经济增长与减贫的权衡
六、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章 自然资源丰裕度与中国地区发展差距
一、引言
二、中国地区发展存在资源的“诅咒”吗?
三、资源“诅咒”的传导途径
四、结论
五、附录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