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全面系统的多学科流域综合调查与研究,从流域层面系统地把握了流域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格局、污染源结构、太湖及其流域生态环境特征,解析了流域污染源从“排放量入河量—入湖量”的水污染全过程及太湖水环境承载力,创新提出了涵盖 “水源涵养林—湖荡湿地—河流水网—湖滨缓冲带— 太湖湖体”的流域 “一湖四圈”治理理念,研究形成了以流域“一湖四圈”为主线,包括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流域污染负荷削减、“一湖四圈”修复与保护及流域综合管理在内的太湖流域水污染及富营养化综合控制中长期方案,可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与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可供区域发展、生态、资源、环境、湖泊、水文等学科的科研人员、行业部门专业人员、政府部门决策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有兴趣的社会公众阅读和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 国内外湖泊水环境治理现状与趋势
1.1 世界湖泊面临的六大环境问题
1.2 世界各国的湖泊水环境治理
1.3 我国湖泊水环境治理现状与发展
第2章太湖流域水环境与生态特征
2.1 太湖及其流域环境分析
2.2 流域湖体与生态圈层特征
2.3 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
第3章 太湖流域产业结构现状及污染源排放量特征解析
3.1 流域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诊断
3.2 流域污染源结构及区域特征解析
第4章 太湖流域“一湖四圈”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总体理念
4.1 太湖流域“一湖四圈”生态环境问题诊断
4.2 “一湖四圈”综合治理理念及综合控制技术体系
4.3 流域综合控制分区
4.4 控制方案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
4.5 流域控源重点区域与方向
4.6 流域“一湖四圈”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4.7 综合控制方案指标体系
4.8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控制的时间表及路线图
第5章 太湖流域复合模型构建及污染物入河-入湖量全过程解析
5.1 太湖河网区水环境数学模型构建
5.2 污染物入河-入湖量全过程计算分析
5.3 太湖流域污染源排放量、入河量及入湖量汇总
第6章 太湖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6.1 太湖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
6.2 太湖水环境数学模型构建
6.3 湖体水环境功能分区
6.4 设计水文条件选取
6.5 水质降解系数求取
6.6 水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7章 太湖流域陆域-水域复合模型构建及总量分配技术体系
7.1 太湖流域陆域-水域复合模型构建
7.2 太湖入湖污染物溯源研究
7.3 内源污染负荷研究
7.4 太湖氮磷营养盐大气湿沉降特征及入湖贡献率研究
7.5 太湖入湖污染物通量及物质平衡
7.6 总量分配技术体系及方案
第8章 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8.1 基于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8.2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8.3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8.4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8.5 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第9章 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方案
9.1 工业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
9.2 城镇生活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
9.3 农村生活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
9.4 养殖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
9.5 种植业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
第10章 流域“一湖四圈”修复与保护方案
10.1 指导思想、分期目标与指标体系
10.2 流域水源涵养林修复与保护方案
10.3 流域湖荡湿地修复与保护方案
10.4 流域河网修复与保护方案
10.5 湖滨缓冲带修复与构建方案
10.6 太湖蓝藻水华控制方案
10.7 湖体生境中长期修复方案
第11章 流域综合管理方案
11.1 湖泊流域综合管理(ILBM)体系构建
11.2 太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大方向、大思路与大格局
11.3 太湖流域污染源监管方案
11.4 太湖流域“一湖四圈”生态环境监控方案
11.5 流域全民参与的环保事业推进方案
第12章 控源实施方案的可达性分析
12.1 太湖总量控制的可达性分析
12.2 太湖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
12.3 投资估算
12.4 工程规划
12.5 资金筹措机制
12.6 方案实施条件与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