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力学系列课程的要求,结合编者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按机械、土建两类专业的教学要求编写的。
本书基本内容包括:绪论,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简单的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动载荷,交变应力和疲劳强度等。各章后有习题,书末附有习题参考答案。本书结构紧凑,语句简明,由技人深,注意联系工程实际,便于教学和自学。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 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
1.2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1
1.3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
1.4 截面法、内力和应力 4
1.5 变形和应变 6
1.6 材料力学的分析模型 7
习题 10
第2章 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 11
2.1 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11
2.2 轴力和轴力图 11
2.3 拉(压)杆内的应力 13
2.3.1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13
2.3.2 拉(压)杆斜截面下的应力 15
2.4 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 16
2.5 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19
2.5.1 低碳钢拉仲时的力学性能 19
2.5.2 其他塑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3
2.5.3 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3
2.5.4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4
2.6 许用应力、安全因数和强度计算 24
2.7 拉(压)杆的应变能 26
2.8 应力集中的概念 28
2.9 剪切和挤压实用计算 29
2.9.1 剪切的实用计算 29
2.9.2 挤压的实用汁算 30
习题 33
第3章 扭转 39
3.1 扭转的概念与实例 39
3.2 传动轴的外力偶矩、扭矩及扭矩图 39
3.3 纯剪切 42
3.3.1 薄壁圆管中的切应力 42
2.2.9 切应力互等定理 43
3.3.3 切应变、剪切胡克定律 43
3.3.4 剪切应变能 44
3.4 网轴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 44
3.4.1 恻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44
3.4.2 扭转时的强度计算 47
3.5 网轴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 48
3.5.1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48
3.5.2 圆轴扭转时的刚度计算 18
习题 50
第4章 弯曲内力 53
4.1 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53
4.2 梁的载荷、支座及其简化 54
4.2.1 梁的载荷 54
4.2.2 梁的支座及其简化 54
4.2.3 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55
4.3 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55
4.4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57
4.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60
4.6 平面刚架和平面曲杆的内力 62
习题 64
第5章 弯曲应力 68
5.1 纯弯曲 68
5.2 纯弯曲时的止应力 69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正应力强度条件 71
5.4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74
5.4.1 短形截而梁 74
5.4.2 工字形截面梁 76
5.4.3 圆形截面梁 77
5.4.4 梁的切应力强度校核 77
5.5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79
5.5.1 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 79
5.5.2 合理设计梁的截面 80
5.5.3 等强度梁的概念 81
习题 83
第6章 弯曲变形 86
6.1 挠曲线微分方程 86
6.2 积分法求弯曲变形 87
6.3 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89
6.4 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94
习题 94
第7章 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97
7.1 概述 97
7.2 拉压超静定问题 97
7.3 扭转超静定问题 101
7.4 简单超静定梁 101
习题 103
第8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06
8.1 应力状态的概念 106
8.2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 108
8.2.1 解析法 108
8.2.2 图解法 111
8.3 三向应力状态简介 114
8.4 广义胡克定律 116
8.5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118
8.6 强度理论 120
8.6.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120
8.6.2 最大伸艮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121
8.6.3 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121
8.6.4 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121
8.6.5 莫尔强度理论简介 122
习题 123
第9章 组合变形 127
9.1 概述 127
9.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127
9.2.1 轴向力和横向力典同作用 127
9.2.2 偏心拉伸与压缩 129
9.3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132
习题 136
第10章 压杆稳定 140
10.1 压杆稳定的概念 140
10.2 两端铰接细长压杆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 141
10.3 不同杆端约束下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142
10.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 145
10.5 压杆的稳定计算 147
10.6 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149
习题 150
第11章 能量法 153
11.1 概述 153
11.2 应变能的计算 153
11.3 互等定理 156
11.4 卡氏定理 158
11.5 虚功原理 161
11.6 单位载荷法 162
11.7 用能量法解超静定问题 167
习题 172
第12章 动载荷 176
12.1 概述 176
12.2 动静法的应用 176
12.3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178
习题 183
第13章 交变应力和疲劳强度 186
13.1 循环应力及疲劳失效 186
13.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187
13.3 SN曲线和持久极限 188
13.4 对称循环的疲劳强度计算 190
13.5 非对称循环的疲劳强度计算 190
13.6 弯扭组合时的疲劳强度计算 193
习题 194
参考文献 198
附录A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99
A.1 形心与静矩 199
A.2 惯性矩和惯性半径 200
A.3 惯性积 202
A.4 平行移轴金式 203
A.5 转轴公式及主轴 204
习题 207
附录B 型钢表 209
习题参考答案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