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瑞院士长期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有序,对许庆瑞院士的成长、学术贡献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记录、梳理和再现。从科学史的角度梳理了许庆瑞的原创理论“全面创新管理”的发展过程,结合许庆瑞“顶天立地”和“高、精、笃、实”的团队文化和育人理念梳理了他取得的成就。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总序 /i
第一章 求学少年,严谨求实 (001)
一、家风严谨与实事求是 (003)
二、从国学到小学 (007)
三、跳级入读大同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 (009)
四、南洋模范中学高中三年的收获 (010)
第二章 交通大学四年 (015)
一、入读工业管理工程系 (017)
二、音乐爱好与组建交通大学管弦乐队 (020)
三、学生团体的组织工作 (023)
第三章 中国人民大学十年:高、精、笃、实 (027)
一、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学习 (029)
二、工业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的理论学习 (033)
三、在上海机床厂和北京机床厂毕业实习与调研 (035)
四、打响管理教材改革的第一枪 (037)
五、参与修订《工业七十条》 (043)
六、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收获:理论与实践并重 (051)
第四章 调入浙江大学,创建管理学科 (055)
一、浙江大学工程经济教研组 (057)
二、劳动教育与编译工作 (059)
三、创建管理学科,改革领导人才培养方式 (063)
第五章 赴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访学 (065)
一、出国进修,寻找理想学府 (067)
二、到罗伯茨教授的教研组 (069)
三、麻省理工学院的暑期课程与管理教育 (075)
四、新理念、新方法、合作启程与深厚友谊 (077)
第六章 技术管理与管理学科的组建 (079)
一、提出“创新应以企业为主体”的新思想 (081)
二、编写我国第一部《研究与发展管理》教材 (086)
三、孕育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 (094)
四、对比分析美国的管理教育改革经验 (100)
五、推动中国管理教育改革 (103)
第七章 推进管理工程学科发展 (111)
一、提升管理学科的学科地位 (113)
二、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管理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 (115)
三、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学部的建立 (116)
四、倡议创办《管理工程学报》 (120)
五、组织编写高校管理类新教材 (123)
第八章 技术创新与提出二次创新理论 (127)
一、宏观战略规划制定与系统动力学初探 (129)
二、技术引进的战略、体制与政策 (131)
三、技术创新与劳动生产率 (135)
四、二次创新概念的提出与中国模式 (137)
五、二次创新的动态模式:工艺创新带动产品创新 (142)
六、作为竞争策略的二次创新与政策推广 (147)
七、融合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 (150)
第九章 组合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的组合视角 (155)
一、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协调发展 (157)
二、自主创新的能力与环境 (161)
三、组织与文化创新 (164)
四、组合创新与创新组合管理 (169)
五、作为企业战略的组合创新 (171)
第十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战略 (175)
一、技术能力—创新系统的驱动力 (177)
二、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能力 (183)
三、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核心能力 (187)
四、核心能力与组合创新相互依赖和交织 (191)
五、组合创新理论服务于国家和企业决策 (195)
六、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出谋划策 (198)
第十一章 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三全一协同” (203)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与理论模式 (205)
二、创新困境与全面创新管理理论的萌发 (210)
三、海尔实践与全面创新管理的概念框架 (214)
四、钻石模型与全面创新理论战略主导性 (222)
五、全面创新管理理论研究经历三个阶段 (228)
六、全面创新管理的实践应用与国际影响 (233)
第十二章 宏观取向的企业管理与科技经济政策 (239)
一、探索基于管理学共性规律与本土实践的管理学基础理论 (241)
二、战略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经营管理规律与公司治理 (245)
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下的科技、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机理探究 (248)
四、思考创新的源头和意义 (254)
第十三章 立德树人四十余载,桃李满天下 (259)
一、“顶天”:研读经典,剖析概念,培养国际视野 (261)
二、“立地”:在实践和调研中培养能力,将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65)
三、与企业共成长,润物细无声 (268)
四、不同层面的分工与合作:玉泉校区第一教学大楼317室里的大秘密 (269)
五、凝聚集体智慧,桃李满天下 (272)
六、来自许庆瑞女儿许建平的信:《父亲的立德观与自强人生》 (278)
第十四章 搭建平台,促高起点的国际合作 (281)
一、与国际学者建立多年的深厚学术友谊与合作 (283)
二、创办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国际会议 (289)
三、承担加拿大CIDA与IDRC项目 (293)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技术创新研究 (299)
五、创新理论的国际拓展与国际引领 (304)
第十五章 植根于中国大地的理论创新 (309)
一、从理论到实践的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 (311)
二、“顶天立地”的实践诠释与贡献中国智慧 (315)
三、和企业家做朋友,将创新思想融入企业决策 (317)
四、政产学研相结合 (322)
五、走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前列 (330)
附录 (339)
附录一 许庆瑞回忆录一 (341)
附录二 许庆瑞回忆录二 (343)
附录三 许庆瑞大事年表 (345)
附录四 许庆瑞主要著述目录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