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生命科学 > 微生物学 >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与控制

相同语种的商品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与控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与控制
  • 书号:9787030775825
    作者:沈建忠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687
    字数:104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6-01
  • 所属分类:微生物学
  • 定价: ¥598.00元
    售价: ¥472.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对全球关注的细菌尤其是动物源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总结了国内外食品动物养殖与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剖析了畜禽养殖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风险;第二章分析了国内外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现状,阐明了其严重性及潜在威胁;第三章系统梳理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第四章关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控制技术的研究热点及进展,介绍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第五章概述了国内外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防控动态,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本书内容全面、结构清晰、观点鲜明,可为细菌耐药性的相关基础研究及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本书对全球关注的细菌尤其是动物源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总结了国内外食品动物养殖与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剖析了畜禽养殖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风险;第二章分析了国内外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现状,阐明了其严重性及潜在威胁;第三章系统梳理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第四章关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控制技术的研究热点及进展,介绍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第五章概述了国内外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防控动态,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本书内容全面、结构清晰、观点鲜明,可为细菌耐药性的相关基础研究及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食品动物养殖与抗菌药物使用现状1
    第一节 全球主要食品动物养殖及肉蛋奶生产现状1
    一、主要食品动物养殖现状2
    二、肉蛋奶生产现状8
    第二节 我国主要食品动物养殖及肉蛋奶生产现状16
    一、主要食品动物养殖现状17
    二、肉蛋奶生产现状21
    第三节 食品动物养殖中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26
    一、食品动物养殖中抗菌药物使用现状26
    二、食品动物养殖中影响抗菌药物使用的因素46
    第四节 食品动物养殖中使用抗菌药物的风险48
    一、细菌耐药性48
    二、药物残留51
    三、环境污染56
    参考文献60
    第二章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现状72
    第一节 细菌耐药性及检测与监测72
    一、细菌耐药性概述72
    二、细菌耐药性检测与监测73
    第二节 重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76
    一、共栖指示菌耐药性76
    二、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108
    三、畜禽源病原菌耐药性167
    四、宠物源细菌耐药性231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思考256
    一、细菌耐药性检测存在的问题256
    二、细菌耐药性监测存在的问题257
    参考文献259
    第三章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308
    第一节 国内外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开展情况308
    一、研究计划/项目与资助308
    二、资助范围和研究内容310
    三、前沿热点311
    四、学术会议和期刊313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机制研究进展316
    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316
    二、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机制335
    第三节 重要动物源耐药菌/耐药基因流行与传播的研究进展341
    一、耐药基因检测技术341
    二、重要动物源耐药菌/耐药基因的流行特征347
    三、养殖环境及食物链中耐药菌/耐药基因的流行与传播395
    四、动物源耐药菌/耐药基因形成与流行的影响因素425
    第四节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431
    一、概述431
    二、风险评估框架432
    三、风险评估流程435
    四、风险评估常用方法436
    五、风险评估数据收集438
    六、风险评估常用模型440
    七、实际应用范例443
    八、展望447
    第五节 存在问题与思考449
    一、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方面449
    二、细菌耐药性检测技术方面451
    三、细菌耐药性研究方法方面452
    四、细菌耐药性传播机制方面453
    五、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方面455
    参考文献455
    第四章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控制技术研究进展505
    第一节 新型抗菌药物及耐药逆转剂505
    一、新型抗菌药物506
    二、细菌耐药逆转剂516
    第二节 合理用药技术526
    一、减毒、增效、抗耐药联合用药技术526
    二、精准用药技术534
    第三节 减抗替抗产品545
    一、中兽药545
    二、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547
    三、细菌疫苗与免疫刺激剂556
    四、饲用微生物560
    五、噬菌体及其裂解酶562
    六、饲用酶制剂564
    七、其他减抗替抗产品566
    第四节 环境耐药性消减技术568
    一、物理法569
    二、化学法570
    三、生物法572
    四、其他新型方法575
    第五节 存在问题与思考577
    一、新型兽用抗菌药物创制577
    二、兽药给药方案优化578
    三、减抗替抗技术及产品开发579
    四、耐药菌/耐药基因环境污染治理580
    参考文献581
    第五章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防控策略与措施608
    第一节 国际组织细菌耐药性防控策略与措施608
    一、兽用抗菌药物管理政策609
    二、细菌耐药性监测与风险评估法规政策615
    三、国际合作619
    第二节 发达国家细菌耐药性防控策略与措施621
    一、兽用抗菌药物管理政策621
    二、细菌耐药性监测与风险评估法规政策632
    三、风险评估639
    第三节 我国细菌耐药性防控策略与措施643
    一、兽用抗菌药物管理政策644
    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措施652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考659
    参考文献675
    索引679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