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社科/经管/语言/法律 > 法学 > 见“微”知“塑”:揭秘你身边看不见的微塑料世界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见“微”知“塑”:揭秘你身边看不见的微塑料世界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见“微”知“塑”:揭秘你身边看不见的微塑料世界
  • 书号:9787030796868
    作者:曾永平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08
    字数:282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1-01
  • 所属分类:法学
  • 定价: ¥98.00元
    售价: ¥77.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以国内外近年来微塑料研究的相关成果为基础,通过深入、细致的归纳和总结,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塑料和微塑料的来龙去脉、污染现状和健康风险,重点介绍了塑料的产生背景、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塑料如何转化成微塑料、微塑料对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危害性以及塑料的管理与控制问题。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塑料改变生活 1
    1.1 塑料无天然 1
    1.1.1 天然高分子加工改造阶段 1
    1.1.2 合成树脂阶段 1
    1.1.3 快速发展阶段 3
    1.2 塑料“百家姓” 4
    1.2.1 塑料的分类 5
    1.2.2 塑料的基本性能 7
    1.3 塑料大家庭 7
    1.3.1 聚乙烯塑料 8
    1.3.2 聚丙烯塑料 8
    1.3.3 聚氯乙烯塑料 9
    1.3.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 9
    1.3.5 聚苯乙烯塑料 10
    1.3.6 聚氨酯塑料 10
    1.3.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 11
    1.3.8 聚碳酸酯塑料 11
    1.3.9 聚酰胺塑料 12
    1.3.10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 12
    1.3.11 特种塑料 13
    1.3.12 生物基塑料 13
    1.4 塑料“不见了” 14
    1.4.1 废塑料之多 14
    1.4.2 塑料由大变小 14
    1.4.3 微塑料,大危害 15
    第2章 微塑料的来龙去脉 17
    2.1 新污染物——微塑料 17
    2.1.1 微塑料概念的由来 17
    2.1.2 微塑料的来源 17
    2.1.3 微塑料特点 19
    2.1.4 微塑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0
    2.2 微塑料无处不在 20
    2.2.1 海洋中的微塑料 21
    2.2.2 陆地环境中的微塑料 22
    2.2.3 大气中的微塑料 22
    2.2.4 微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23
    2.3 你释放了微塑料 23
    2.3.1 日用品的添加剂 23
    2.3.2 通过塑料包装物的释放 24
    2.3.3 合成织物的携带 24
    2.3.4 农业及工业释放 25
    2.4 你吞噬了微塑料 25
    2.4.1 潜藏在人体的微塑料 26
    2.4.2 人体内的微塑料怎么来的? 26
    2.4.3 吞噬的微塑料的危害 28
    2.4.4 应当如何应对? 28
    第3章 火眼金睛来识“塑” 30
    3.1 环境微塑料的分离与纯化 30
    3.1.1 水体微塑料的分离与纯化 30
    3.1.2 沉积物微塑料的分离与纯化 31
    3.1.3 生物体微塑料的分离与纯化 32
    3.2 环境微塑料的分析与鉴定 32
    3.2.1 显微镜法 33
    3.2.2 光谱法 35
    3.2.3 质谱法 38
    3.2.4 其他方法 39
    3.3 微塑料的高通量识别 40
    3.3.1 红外光谱法在高通量识别环境中微塑料的应用 41
    3.3.2 近红外光谱法在高通量识别环境中微塑料的应用 42
    3.3.3 拉曼光谱法在高通量识别环境中微塑料的应用 44
    第4章 自然水体中的微塑料 46
    4.1 随波逐流的微塑料 46
    4.1.1 微塑料漂流记 46
    4.1.2 微塑料变形记 47
    4.1.3 微塑料去哪儿? 49
    4.2 微塑料入海知多少 49
    4.2.1 陆地微塑料是如何进入海洋的? 50
    4.2.2 河流入海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50
    4.2.3 河流微塑料入海通量 52
    4.2.4 入海通量模型预测 53
    4.3 海洋中的“第八大陆” 54
    4.3.1 什么是“第八大陆”,它是如何被发现的? 54
    4.3.2 “第八大陆”怎么形成的? 55
    4.3.3 “第八大陆”正威胁着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55
    4.4 深海微塑料 57
    第5章 生活用水中的微塑料 60
    5.1 饮用水中的微塑料 61
    5.1.1 饮用水中的微塑料特征 61
    5.1.2 自来水厂对微塑料的去除作用 62
    5.1.3 微塑料对自来水处理过程的影响 65
    5.2 洗衣机与微塑料 66
    5.2.1 洗衣机中微塑料纤维的产生情况 67
    5.2.2 洗衣条件对微塑料纤维产生的影响 67
    5.2.3 洗衣过程中微塑料纤维释放量的削减方法 70
    5.3 市政管网中的微塑料 72
    5.3.1 供水管网中的微塑料 72
    5.3.2 排水管网中的微塑料 75
    5.4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塑料 79
    第6章 微塑料与土壤“千丝万缕”的关系 83
    6.1 土壤中的微塑料从哪里来? 83
    6.2 地膜的故事 85
    6.2.1 地膜的主要类型 86
    6.2.2 地膜使用量发展趋势 87
    6.2.3 地膜回收 88
    6.2.4 地膜残留 89
    6.3 微塑料怎么影响土壤环境 91
    6.3.1 微塑料与土壤的“微观世界” 92
    6.3.2 微塑料与“辛勤耕作者”植物 94
    6.3.3 微塑料与“地下工作者”蚯蚓 95
    第7章 大气中的微塑料 102
    7.1 大气中的微塑料污染 102
    7.1.1 大气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 102
    7.1.2 大气中微塑料的丰度 103
    7.1.3 大气中微塑料的来源 104
    7.2 会飞的微塑料 105
    7.2.1 微塑料在大气中的运输 105
    7.2.2 雨雪与微塑料的沉降 107
    7.2.3 极地微塑料 109
    7.3 空调与微塑料 110
    7.3.1 室内空气中的微塑料 110
    7.3.2 空调对室内微塑料的影响 111
    第8章 舌尖上的微塑料 113
    8.1 瓶装水中的微塑料 113
    8.1.1 瓶装水中微塑料来源及污染特征 113
    8.1.2 瓶装水中微塑料对人体的影响 116
    8.2 食盐中的微塑料 116
    8.2.1 食盐中微塑料来源及污染特征 116
    8.2.2 食盐中微塑料对人体的影响 119
    8.3 海产品中的微塑料 120
    8.3.1 海产品中微塑料来源及污染特征 120
    8.3.2 藻类中的微塑料 123
    8.3.3 鱼类中的微塑料 123
    8.3.4 虾蟹类中的微塑料 129
    8.3.5 贝类中的微塑料 132
    8.3.6 海产品中微塑料对人体的影响 136
    第9章 微塑料生物膜 138
    9.1 披着生物膜外衣的微塑料 138
    9.2 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机理 142
    9.2.1 发现新大陆 143
    9.2.2 共同完善家园的微生物 144
    9.2.3 谁说了算? 145
    9.2.4 各自不相同 146
    9.3 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群落结构 146
    9.3.1 究竟一样不一样? 146
    9.3.2 污染物的聚集地 148
    9.3.3 危险的生物膜 148
    9.3.4 能够“吃”塑料的微生物 149
    9.3.5 微生物的旅行快船 150
    9.3.6 万物无处不在,但由环境选择 151
    9.4 生物膜改变微塑料行为 151
    第10章 微塑料的生物效应 154
    10.1 微塑料对生物的影响 154
    10.1.1 微生物 154
    10.1.2 植物 155
    10.1.3 水生动物 156
    10.1.4 陆生动物 157
    10.1.5 人体 159
    10.2 微塑料毒性的影响因素 159
    10.2.1 类型 159
    10.2.2 粒径 160
    10.2.3 形状 161
    10.2.4 基团修饰 162
    10.2.5 老化 162
    10.3 毒性机制 163
    10.3.1 物理作用 163
    10.3.2 氧化应激 164
    10.3.3 吸附有毒污染物 164
    10.3.4 释放有毒添加剂 165
    第11章 微塑料的健康风险 167
    11.1 微塑料的人体暴露途径 167
    11.1.1 经口摄入 167
    11.1.2 呼吸吸入 168
    11.2 微塑料的组织穿透性和细胞毒性 169
    11.2.1 微塑料穿透生理屏障 170
    11.2.2 微塑料的细胞毒性 171
    11.3 微塑料对人体肠道消化系统的健康风险 173
    11.3.1 微塑料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吸收和转运 174
    11.3.2 微塑料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潜在健康风险 175
    11.3.3 微塑料消化系统健康效应研究的未来发展 176
    11.4 微塑料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健康风险 176
    11.4.1 空气中微塑料的职业暴露 176
    11.4.2 微塑料对呼吸系统的毒性 177
    11.4.3 微塑料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 179
    第12章 微塑料污染控制技术 180
    12.1 市政环境工程对微塑料的控制技术 180
    12.1.1 污水处理 180
    12.1.2 污泥处理 183
    12.1.3 固废处理 184
    12.2 微塑料控制新技术和方法 187
    12.2.1 膜分离技术 187
    12.2.2 光催化技术 188
    12.2.3 高级氧化技术 190
    12.3 总结 192
    第13章 微塑料立法与宣传 194
    13.1 用法律锁住微塑料污染 194
    13.1.1 全球层面 194
    13.1.2 区域层面和国际组织 198
    13.1.3 国家层面的法律体系 200
    13.2 追本溯源管控塑料污染 202
    13.2.1 源头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 202
    13.2.2 塑料制品的产品替代 203
    13.2.3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处置 204
    13.3 防“微”杜渐科普宣传 206
    13.3.1 环保宣传日 207
    13.2.2 环保公益行动 207
    参考文献 208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