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先进教学模式,将真实、典型案例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体现当代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研究成果,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符合教育部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的需要,满足教学和执业需求。
重视实践,突出技能,注重研究生入学考试、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案例分析内容。
设计精美、图文并茂、新颖的药学类系列教材。
配套出版实验实践教材;同步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扫描书中二维码,尊享免费增值服务。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1
第二节 有机物的结构 4
第三节 有机物的分类 14
第四节 酸碱理论 16
习题 20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21
第一节 烷烃 21
第二节 环烷烃 42
习题 54
第三章 烯烃 58
第一节 结构与命名 58
第二节 物理性质 61
第三节 化学性质 62
第四节 制备 73
习题 74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76
第一节 炔烃 76
第二节 二烯烃 84
习题 95
第五章 芳烃 97
第一节 芳烃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质 97
第二节 苯的结构 99
第三节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101
第四节 苯衍生物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106
第五节 稠环芳烃 111
第六节 芳香性 114
习题 117
第六章 立体化学119
第一节 概述 119
第二节 含手性中心的手性分子 123
第三节 含手性轴的手性分子 128
第四节 单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128
第五节 手性分子的形成 131
习题 134
第七章 卤代烃136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 136
第二节 结构和物理性质 137
第三节 化学性质 138
第四节 亲核取代反应机制 142
第五节 消除反应机制 147
第六节 不饱和卤代烃 151
第七节 卤代烃的制备 154
第八节 有机氟化物和多卤代烃 154
习题 156
第八章 醇和醚159
第一节 醇 159
第二节 醚 171
习题 178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180
第一节 样品的纯化 181
第二节 物理常数的测定 183
第三节 化学方法 184
第四节 波谱方法 185
第五节 质谱 187
第六节 紫外-可见光谱 190
第七节 红外光谱 193
第八节 核磁共振谱 197
第九节 多谱联用 204
习题 206
第十章 醛和酮208
第一节 结构、分类和命名 208
第二节 物理性质 211
第三节 化学性质 211
第四节 醛、酮的制备 231
第五节 α,β-不饱和醛、酮 232
习题 235
第十一章 酚和醌239
第一节 酚 239
第二节 醌 252
习题 255
第十二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257
第一节 羧酸 257
第二节 取代羧酸 272
习题 277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279
第一节 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279
第二节 化学性质 281
第三节 制备 291
第四节 碳酸衍生物 293
第五节 原酸衍生物 296
第六节 β-二羰基化合物 297
习题 303
第十四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305
第一节 芳香硝基化合物 305
第二节 胺类 309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322
习题 327
第十五章 杂环化合物330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 330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334
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339
第四节 稠杂环化合物 347
习题 353
第十六章 周环反应356
第一节 周环反应的理论 356
第二节 电环化反应 358
第三节 环加成反应 361
第四节 σ迁移反应 365
第五节 周环反应选择规律 370
习题 371
第十七章 氨基酸、肽、蛋白质和酶化学 373
第一节 氨基酸 373
第二节 肽 380
第三节 蛋白质 388
第四节 酶化学 392
习题 393
第十八章 糖395
第一节 单糖 395
第二节 低聚糖和多糖 407
第三节 生物活性多糖及糖苷 411
习题 413
第十九章 核酸和辅酶415
第一节 核酸 415
第二节 辅酶 427
习题 432
第二十章 脂类434
第一节 油脂、蜡和磷脂 434
第二节 萜类 442
第三节 甾族化合物 446
习题 452
附录一 常见符号和缩写 453
附录二 重要元素的电负性 455
附录三 重要的鉴别反应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