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中国池塘养鱼学

浏览历史

中国池塘养鱼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池塘养鱼学
  • 书号:7030008774
    作者: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
  • 页数:0
    字数:113700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 所属分类:S96 水产养殖技术
  • 定价: ¥43.60元
    售价: ¥34.44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我国池塘养鱼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书中重点介绍各种养殖对象的实用繁殖、饲养方法和经验,提出池塘养鱼高产多收行之有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它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集中反映了我国池塘养鱼的先进水平。
全书共分17章,内容包括:绪论、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养鱼池的生态学、育种、营养与饲料、主要养殖鱼类(8种)的人工繁殖、鱼苗鱼种的培育、食用鱼的饲养、其他鱼类(11种)的养殖、稻田养鱼、鱼病防治、综合养鱼、鱼类的越冬、特种水产动物(6种)的养殖、活鱼运输、养殖场的设计与施工、生产管理等。
本书可供有关领导干部、水产科技人员、水产院校有关专业师生、水产养殖技术骨干培训班师生和养鱼专业户参考。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我国池塘养鱼简史
    二、建国后我国池塘养鱼业的发展和成就
    三、我国池塘养鱼的特色、经验和前景
    第二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第一节 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一、形态特征
    (一)鲢
    (二)鳙
    (三)草鱼
    (四)青鱼
    (五)鲮
    (六)鲤
    1.西鲤
    2.华南鲤
    3.杞麓鲤
    4.镜鲤
    5.红鲤
    6.几种杂交鲤(F1
    (七)鲫
    1.银鲫
    2.白鲫
    (八)团头鲂
    (九)三角鲂
    (十)鳊
    (十一)鲴类
    1.银鲴
    2.细鳞斜颌鲴
    3.圆吻鲴
    4.扁圆吻鲴
    二、地理分布
    第二节 食性
    一、鲢、鳙的食性
    二、草鱼的食性
    三、青鱼的食性
    四、鲮的食性
    五、鲤、鲫的食性
    六、鳊、鲂的食性
    七、鲴类的食性
    第三节 生长
    一、鲢的生长
    二、鳙的生长
    三、草鱼的生长
    四、青鱼的生长
    五、鲮的生长
    六、鲤的生长
    七、鲫的生长
    八、鳊、鲂的生长
    九、鲴类的生长
    第四节 繁殖
    一、青鱼、草鱼、鲢、鳙、鲮的繁殖
    (一)天然产卵场和环境条件
    1.位置
    2.宽度
    3.深度
    4.底质
    5.水文
    (二)江河建坝对家鱼产卵场的影响
    (三)性成熟年龄
    (四)第二性征
    (五)生殖行为
    (六)怀卵量的变化
    (七)卵的性质及胚胎发育
    二、鲤、鲫的繁殖
    (一)性成熟年龄
    (二)产卵的季节
    (三)生殖行为
    (四)怀卵量
    (五)卵的特性和胚胎发育
    三、鳊、鲂的繁殖
    四、鲴类的繁殖
    第五节 生活习性
    一、栖息水层和场所
    二、集群行为和洄游现象
    三、对水温和水质的适应
    (一)对水温的适应
    (二)pH值
    (三)溶解氧
    (四)盐度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养鱼池的生态学
    第一节 鱼池的非生物环境
    一、太阳辐射
    (一)池塘的光照状况
    (二)池塘各水层的光照强度
    二、鱼池的补偿深度
    三、透明度
    四、水温
    五、池水运动
    六、池塘土质和淤泥
    (一)池塘土质对水质和鱼类的影响
    (二)池塘淤泥对水质和鱼类的影响
    七、溶解气体
    (一)溶解氧
    1.溶解氧的补给与消耗
    2.池塘溶解氧变化规律
    3.氧盈与氧债
    4.溶氧量对鱼类的影响
    5.池塘氧气条件的改良
    (二)二氧化碳
    (三)氨
    (四)硫化氢
    八、溶解盐类
    (一)含盐量和盐度
    (二)氮化合物
    (三)磷酸盐
    (四)碳酸盐类、碱度、硬度和钙、镁
    (五)硅酸盐
    (六)硫酸盐
    (七)铁化合物
    (八)氯化物
    (九)pH值
    (十)有机物质
    第二节 鱼池的生物环境
    一、浮游植物
    (一)主要种类和现存量
    (二)水华和渔民看水经验
    1.水华
    2.渔民看水经验
    (三)养鱼水质的生物等级
    (四)浮游植物生产量
    二、浮游动物
    (一)主要种类和现存量
    1.原生动物
    2.轮虫类
    3.枝角类
    4.桡足类
    (二)生产量
    三、底栖动物
    四、细菌和腐屑
    第三节 养鱼池的鱼产力和鱼载力
    一、鱼类的生物生产过程
    二、有关概念
    三、天然鱼产力和施肥鱼产力
    四、人工鱼产力
    五、人工增氧和鱼产力
    六、养鱼池的鱼载力
    七、增重倍数和P/B系数
    八、能量效率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育种
    第一节 我国养殖鱼类育种概况
    一、引种驯化和扩大养殖种类
    二、杂交育种和选种
    三、近代生物技术育种
    第二节 选择育种
    一、鱼类的性状变异和多态性
    (一)体型性状
    (二)鳞被与体色性状
    (三)生化性状
    1.鲤
    2.鲫和银鲫
    3.非鲫
    4.“家鱼”
    5.其他养殖鱼类
    二、选择的响应
    (一)选择响应的意义和度量
    (二)选择响应举例
    三、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集体选择
    (二)家系选择
    四、荷包红鲤的选育
    (一)性状变异
    (二)选育方法
    (三)选育指标和结果
    1.体型
    2.体色
    3.生长速度
    4.鱼体成分
    五、兴国红鲤的选育
    (一)选育方法
    (二)选育指标和结果
    1.体色
    2.体型
    3.生长速度
    第三节 杂交育种
    一、远缘杂交
    (一)远缘杂交及相容性
    1.染色体数目或组型不同
    2.酶的基因座位或表达的时空顺序不同
    3.核质不相容
    (二)远缘杂交诱发多倍体
    (三)远缘杂交诱发单性发育
    二、种内杂交及杂种优势利用
    三、杂种优势的保持及防止杂种后代分离的可能途径
    (一)遗传标记的应用
    (二)生产不育或雌核发育杂种
    四、近交及其育种意义
    第四节 鱼类的雌核发育
    一、银鲫的天然雌核发育
    (一)银鲫的性比和倍性
    (二)银鲫雌核发育的细胞学
    1.两性融合发育鱼卵的成熟分裂和受精
    2.雌核发育银鲫卵的成熟分裂和受精
    3.银鲫精子及其与两性融合发育鱼卵的受精细胞学
    (三)银鲫卵抑制精核发育的功能机制
    二、银鲫天然雌核发育的育种应用
    (一)银鲫的异精雌核发育现象
    (二)异育银鲫
    三、人工雌核发育
    (一)精子遗传性的失活
    1.60Co γ射线照射法
    2.紫外线照射法
    (二)人工诱导雌核二倍体发育
    (三)人工雌核发育的育种意义
    (四)人工雌核发育的育种实践
    第五节 性别决定及人工性别控制
    一、性别决定
    二、性别人工控制和全雄性非鲫
    三、全雌型杂交鲤
    第六节 鱼类育种新技术的研究近况与展望
    一、染色体组人工调控
    (一)雄核发育
    (二)人工多倍体
    二、体细胞育种
    三、核质杂交
    四、基因转移育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营养与饲料
    第一节 鱼类的营养需要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
    (一)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和饲料蛋白质水平
    (二)鱼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三)非必需氨基酸的价值
    (四)合成氨基酸的利用
    (五)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六)可利用的氨基酸
    二、脂肪
    (一)必需脂肪酸
    (二)鱼类饲料中脂肪需要量
    三、糖类
    (一)鱼类对糖的利用
    (二)鱼类对糖类的需要量及饲料中糖类的价值
    四、能量
    五、维生素
    (一)维生素需要量
    (二)维生素缺乏症
    (三)饲料中维生素的添加
    六、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一)鱼类对钙与磷的需要和缺乏症
    (二)鱼类对钙和磷的利用
    (三)钙和磷的需要量
    (四)其他无机盐
    1.镁
    2.铁
    3.碘
    4.硒
    5.锌
    6.铜
    7.锰
    8.钠、钾和氯离子
    七、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营养性脂肪肝
    第二节 鱼类的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酶
    (一)蛋白酶
    (二)糖酶
    (三)脂酶
    (四)食性和消化酶的关系
    1.鱼类对消化酶的质的适应
    2.鱼类对消化酶的量的适应
    二、蛋白质、氨基酸的吸收
    三、糖类的吸收
    四、脂肪的吸收
    第三节 鱼类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
    一、鱼类消化率测定方法
    (一)体外消化测定
    (二)体内消化测定
    1.表观消化率
    2.真消化率
    3.指标物质法间接测定
    二、各营养素的消化率
    第四节 鱼类饲料营养评价
    一、生长试验
    1.相对生长(RG)
    2.特定生长率
    3.饲料系数
    4.饲料效率
    二、消化率的测定
    三、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1.蛋白质效率(PER)
    2.净蛋白质率(NPR)
    3.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4.蛋白质生物价(BV)
    5.蛋白质氨基酸的化学评定
    第五节 商品饲料的种类和营养价值
    一、植物性饲料
    1.油类饼粕
    2.豆类子实
    3.谷实与糠麸
    4.草粉与树叶
    二、动物性饲料
    1.鱼粉
    2.肉骨粉
    3.血粉
    4.蚕蛹
    5.其他畜禽水产下脚料
    三、微生物及其发酵饲料
    1.饲料酵母
    2.藻粉
    四、油脂类
    五、添加成分
    1.添加剂概述
    2.无机盐添加剂
    3.维生素添加剂
    4.氨基酸添加剂
    5.饲料粘合剂
    第六节 配合饲料
    一、概述
    (一)配合饲料及其发展
    (二)渔用配混饲料的发展
    (三)配合饲料的优越性
    (四)配合饲料的形态与种类
    1.粉状饲料
    2.硬颗粒饲料
    3.软颗粒饲料
    4.膨化颗粒饲料
    5.破碎颗粒饲料
    6.人工微粒饲料
    二、配合饲料的组成
    (一)蛋白质水平与氨基酸平衡
    (二)与能量有关的营养物质的控制
    1.糖类
    2.脂肪
    3.粗纤维
    (三)促生长物质
    1.矿物盐类
    2.维生素的添加
    3.以天然饲料作为维生素的补充
    三、实用饲料配方举例
    (一)鱼类饲料三大营养素的分配
    (二)以天然饲料分析计算的营养指标
    (三)供池塘养殖主要鱼类的饲料配方
    四、饲料配方的组织与计算
    第七节 投饲技术
    一、投饲技术的重要性
    二、投饲量的确定
    1.从生长率和饲料系数确定投饲率
    2.从鱼类营养及代谢水平确定投饲率
    3.生产中日投喂量的计算
    三、投饲量与池塘生态的关系
    1.水温与投饲量
    2.水体溶氧量与投饲量
    四、投喂方式与投喂次数
    1.鱼体大小与颗粒饲料规格的关系
    2.投喂次数
    3.投喂方式
    第八节 新饲料源开发
    一、畜禽水产动物下脚料的利用
    二、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开发
    三、植物性饲料源的开发利用
    (一)棉饼、菜饼等植物性蛋白源的开发利用
    (二)粗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1.可直接饲用的饲料
    2.发酵饲料
    四、其他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第九节 青饲料
    一、几种鱼用青饲料的营养成分
    二、青饲料养鱼的效果
    (一)草鱼对青饲料的消化吸收和饵料系数
    (二)草鱼对青饲料的摄食强度与成长的关系
    (三)种草养鱼的配套
    1.全部投喂青饲料养鱼
    2.青饲料与精饲料配合养鱼
    三、青饲料的种植
    (一)青饲料的茬口安排
    1.养殖食用鱼的青饲料茬口安排
    2.养殖1龄鱼种的青饲料茬口安排
    (二)几种青饲料的栽培技术
    1.黑麦草
    2.苏丹草
    3.杂交狼尾草
    4.荻草
    5.苦荬菜
    6.白三叶
    7.蕹菜
    8.小米草
    9.象草
    10.芜萍
    11.紫背浮萍
    12.芣菜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
    第一节 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
    一、性腺的形态结构和分期
    (一)卵巢的形态结构和分期
    1.形态结构
    2.分期
    (二)卵子的发生、结构与性质
    (三)精巢的形态、结构和分期
    1.形态和结构
    2.分期
    (四)精子的发生与结构
    (五)性腺的成熟过程
    二、下丘脑与脑垂体的组织结构
    (一)下丘脑的组织结构
    (二)脑垂体的组织结构
    三、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结构与功能
    (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激素
    四、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一)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
    1.GtH的结构和种类
    2.GtH的作用机制和生物活性
    3.GtH分泌的节律
    (二)鱼类性腺类固醇激素
    1.鱼类性腺类固醇激素的结构和种类
    2.鱼类性腺类固醇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对GtH分泌的调节作用
    (三)鱼类甲状腺激素与性腺发育的关系
    五、环境因素对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的影响
    (一)营养
    (二)温度
    (三)光照
    (四)水流
    六、性周期与生殖力
    (一)一次产卵类型的性腺季节周期变化
    (二)多次产卵类型的性腺季节周期变化
    (三)两性嵌合体
    (四)生殖力
    1.怀卵量
    2.产卵量
    第二节 鲢、鳙、草鱼、青鱼、鲮的人工繁殖
    一、亲鱼培育
    (一)亲鱼的选择
    1.雌雄鉴别
    2.成熟年龄与体重
    (二)亲鱼培育池
    1.亲鱼培育池的条件
    2.亲鱼培育池的清整
    (三)亲鱼的培育
    1.亲鱼培育的一般要点
    2.鲢、鳙的亲鱼培育
    3.草鱼和青鱼的亲鱼培育
    4.鲮的亲鱼培育
    二、催情产卵
    (一)催产的基本原理
    (二)催产前的准备
    1.产卵池
    2.催产剂的制备与保存
    (三)催产季节
    (四)亲鱼配组
    1.亲鱼捕捞和运送
    2.亲鱼的选择
    3.雌雄鱼的搭配
    (五)催情剂的注射
    1.催情剂的剂量和注射次数
    2.注射液的配制
    3.注射方法
    (六)效应时间
    (七)催熟和一年多次催产
    (八)产卵
    1.自然产卵、受精
    2.人工授精
    3.自然受精与人工授精的比较
    4.鱼卵质量的鉴别
    5.产后亲鱼的护理
    三、孵化
    (一)胚胎发育
    1.第一阶段——卵裂
    2.第二阶段——囊胚至原肠期
    3.第三阶段——神经胚时期
    4.第四阶段——从尾芽到出膜时期
    5.第五阶段——幼苗期
    (二)影响孵化率的环境因素
    1.温度
    2.溶氧量
    3.水质
    4.敌害生物
    (三)孵化器具及其操作管理
    (四)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的计算
    (五)提早产卵的意义和措施
    1.提早产卵的意义
    2.草鱼、鲢、鳙提早产卵的措施
    第三节 鲤和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一、鲤的人工繁殖
    (一)性周期
    (二)雌雄亲鱼的鉴别
    (三) 亲鱼选择和饲养
    (四) 产卵池、孵化池的选择与清整
    (五) 鱼巢的扎制、布置和管理
    (六) 配组产卵
    (七)孵化
    1.池塘孵化
    2.琳水孵化
    3.脱粘流水孵化
    4.鲤胚胎发育速度
    二、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一)亲鱼的培育
    1.成熟年龄与雌雄鉴别
    2.亲鱼培育
    (二)催情产卵
    (三)孵化
    1.池塘孵化
    2.流水孵化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鱼苗鱼种的培育
    第一节 主要养殖鱼类苗种的形态、生态、生理特征
    一、发育阶段
    二、食性转变
    (一)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的转变
    (二)摄食量和摄食节律
    三、生长速度
    四、栖息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
    第二节 鱼苗的培育(鱼苗养成夏花)
    一、鱼苗池的选择
    二、鱼苗池的清整
    (一)修整池塘
    (二)药物清塘
    1.生石灰(CaO)清塘
    2.茶粕清塘
    3.漂白粉清塘
    4.巴豆清塘
    5.氨水(NH4OH)清塘
    三、鱼苗下池前适口饵料的培养
    四、鱼苗放养
    (一)放养密度
    (二)放养鱼苗应注意的事项
    五、鱼苗培育的方法
    (一)大草培育法
    (二)豆浆培育法
    (三)粪肥培育法
    (四)有机肥料和豆浆混合培育法
    1.肥水下塘
    2.适时适量投喂人工饵料
    3.适时施追肥
    (五)混合堆肥培育法
    (六)草浆培育法
    (七)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混合培育法
    六、分期注水和日常管理
    (一)分期注水
    (二)日常管理
    七、鱼体锻炼和出塘
    八、夏花的鉴别
    (一)鲢、鳙、草鱼、青鱼、鲮夏花的外形特征
    (二)夏花质量的鉴别
    1.优良夏花
    2.劣等夏花
    第三节 鱼种的培育(夏花养成1龄鱼种)
    一、夏花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二、夏花放养
    (一)搭配混养
    (二)放养密度
    1.长江流域地区鱼种池夏花放养和出塘情况
    2.两广地区鱼种池放养和出塘情况
    3.北方地区培育鱼种的特点和放养情况
    三、鱼种饲养的方法
    (一)投饵为主饲养法
    1.人工饲料的种类
    2.投饵技术
    (二)施肥为主饲养法
    (三)培育鱼种的其他方法
    1.池塘种水稻或稗草培育鱼种
    2.草浆培育鱼种
    四、池塘管理
    五、鱼种出塘和并塘越冬
    六、鱼种质量的鉴别
    第四节 2龄青鱼的培育
    一、2龄青鱼的培育
    (一)鱼种放养
    (二)饲养管理
    二、2龄草鱼的培育
    (一)鱼种放养
    (二)饲养管理
    三、南方地区鱼种培育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鱼苗、鱼种饲养工具
    一、夏花被条网
    (一)结构和材料
    (二)制作方法
    1.网具装配
    2.网具栲染
    二、鱼种网
    (一)结构和材料
    (二)制作方法
    三、捞海
    (一)结构和材料
    (二)制作方法
    1.网兜制作
    2.竹绷制作
    3.手柄制作
    4.装配
    四、苗种网箱
    (一)结构和材料
    (二)制作方法
    1.箱布计算、剪裁与缝合
    2.绱纲绳
    3.防腐栲染
    4.箱杆制作
    五、鱼筛
    (一)结构和材料
    (二)制作方法
    六、鱼盘
    (一)结构和材料
    (二)制作方法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食用鱼的饲养
    第一节 池塘养鱼
    一、池塘环境
    (一)池塘及池水环境条件
    1.位置
    2.水源与水质
    3.水色
    4.面积
    5.水深
    6.土质
    7.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
    (二)池塘改造
    (三)池塘的清整
    (四)盐碱地鱼池水质特点及其改造
    二、鱼种
    (一)鱼种规格
    (二)养鱼周期
    (三)鱼种来源和鱼池安排
    1.鱼种池专池培育
    2.食用鱼池套养
    3.利用其他水面培育
    (四)鱼种放养时间
    三、混养、密养
    (一)混养
    1.混养的优点
    2.混养的生物学
    3.确定主养鱼类和配养鱼类
    4.合理混养
    5.混养类型
    (二)密养
    1.放养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2.饲料与提高放养密度的关系
    3.水质与提高放养密度的关系
    4.确定放养密度的依据
    四、轮捕轮放与套养鱼种
    (一)实施轮捕轮放的前提
    (二)轮捕的主要对象和时间
    (三)轮捕轮放的主要作用
    (四)轮捕轮放方法
    1.捕大留小
    2.捕大补小
    3.轮捕轮放技术要点
    (五)套养鱼种
    五、饲养管理
    (一)池塘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
    1.经常巡视池塘,观察池鱼动态
    2.随时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
    3.及时防除病害
    4.施肥
    5.投饵
    6.及时加注新水
    7.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
    8.合理使用增氧机
    9.采用水质改良机,充分利用塘泥
    10.种好青饲料
    11.记好池塘日志
    六、“水、种、饵、密、混、轮、防、管”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流水养鱼
    一、概述
    二、流水养鱼的设施
    (一)水源、贮水池及引水设施
    1.水源
    2.贮水池
    3.潮汐流水闸门
    (二)养鱼场规模
    (三)流水池的种类与排列方式
    (四)鱼池结构
    1.增氧装置
    2.水量调节阀
    3.排污装置
    4.其他设备
    (五)水净化设施
    三、流水养鱼方法
    (一)合理密养
    (二)鱼种配套
    (三)饲料
    (四)投饲方式
    1.鱼动投饲机
    2.自动投饲机
    3.鱼动、自动结合投饲机
    (五)流水池的管理
    1.调节池水流量
    2.观察池鱼动态,注意水质变化
    3.定时排污
    4.预防鱼病
    四、养殖类型
    (一)自然流水式养鱼
    1.农家流水养鱼
    2.灌渠水养鱼
    3.潮汐流水养鱼
    (二)温流水养鱼
    (三)循环过滤式养殖
    第三节 湖荡围栏养鱼
    一、围栏养鱼的特点和技术关键
    (一)湖荡围栏养鱼的特点
    (二)围栏养鱼的技术关键
    1.拦
    2.种
    3.养
    4.管
    5.捕
    二、围栏水域的选择
    (一)水质条件
    (二)水域条件
    (三)水文条件
    (四)天然饵料生物资源
    三、围栏设备
    (一)围栏地点的选择
    (二)围栏设备的种类
    1.竹箔
    2.聚乙烯网箔
    (三)围栏设备的设计原则和依据
    1.围栏高度的确定
    2.围栏面积大小的确定
    3.围栏网目和栅距的确定
    4.确定流速适宜的围栏处
    5.常用围栏设备有效过水面积的估算
    6.水的不同流速对围栏设备有效过水面积的要求
    7.围栏设备承受水压力的测算
    8.耗用材料的计算
    (四)围栏设备的结构与建造
    1.竹桩
    2.栏杆
    3.墙网
    4.囊网
    5.石龙
    6.脚绳和脚桩
    四、鱼种放养
    (一)清基与除野
    1.清基
    2.除野
    (二)放养时间
    (三)鱼种的规格和数量
    1.鱼种的规格
    2.鱼种放养密度
    (四)放养种类和混养比例
    1.放养种类
    2.混养比例
    (五)放养类型
    1.以草鱼和团头鲂为主的放养类型
    2.以青鱼和鲤为主的放养类型
    (六)鱼种的运输
    五、饲养管理
    (一)围栏设备的维护
    1.经常检查维修
    2.清除网片与竹箔上的附着物
    3.防止水位骤涨
    (二)投饵和日常管理
    (三)鱼病防治
    六、捕捞
    (一)捕捞时间
    (二)捕捞工具和捕捞方法
    1.地曳网渔法
    2.刺网渔法
    3.围箔渔法
    4.声网驱集渔法
    5.电捕渔法
    6.电网联合渔法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其他鱼类的养殖
    第一节 虹鳟的养殖
    一、概述
    二、虹鳟的生物学
    (一)形态
    (二)生活习性
    (三)生长
    (四)食性
    (五)繁殖
    三、养殖类型和场址选择
    (一)养殖类型
    (二)场址选择
    1.水源
    2.水温
    3.水量
    4.溶氧量
    四、养鳟设施和设备
    (一)饲养池
    1.饲养池的种类和大小
    2.鱼池形状和结构
    3.鱼池的配置
    4.鱼池面积的计算
    5.鱼池数的计算
    (二)采卵孵化设备和用具
    1.采卵室和孵化室
    2.采卵用具
    3.孵化器
    4.拣卵器具
    (三)饲养设备
    1.配合饲料贮存库
    2.养鳟工具和其他机械
    五、人工繁殖
    (一)亲鱼培育
    1.亲鱼个体大小与怀卵量的关系
    2.雌雄亲鱼饲养数比例的计算
    3.亲鱼培育的适宜水温和密度
    4.亲鱼培育的适宜饲料
    (二)人工授精
    1.雌雄鉴别
    2.成熟度鉴别
    3.采精
    4.采卵和授精
    5.卵子的计数
    (三)孵化
    1.卵的发育和敏感期特点
    2.受精率的计算
    3.孵化的生态要求
    4.卵子的孵化管理
    5.发眼卵的管理和运输
    6.孵出仔鱼的管理
    六、稚鱼和当年鱼的饲养
    (一)上浮稚鱼的饲养
    1.饲养密度
    2.开口饲料和给饵
    3.防逃和管理
    (二)稚鱼和当年鱼的饲养
    1.饲养密度和水量
    2.饲料和投饲
    3.筛选、防病和管理
    七、食用鳟的饲养
    (一)食用鳟饲养的技术基础
    1.生长
    2.影响成活率的因素
    3.饲料效率
    4.水量和饲养密度
    (二)食用鳟饲养技术与管理
    1.鱼池结构合理
    2.高密度放养
    3.饲料
    4.科学饲养
    (三)网箱养鳟
    1.海水网箱养鳟
    2.淡水网箱养鳟
    第二节 鳗鲡的养殖
    一、鳗鲡的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二)食性
    (三)年龄与生长
    (四)繁殖习性
    二、鳗苗的捕捞、暂养和运输
    (一)产地和汛期
    (二)渔具渔法
    (三)暂养和运输
    1.暂养
    2.运输
    三、鳗场建造
    (一)场址选择
    (二)鳗场设计
    1.露天止水式养殖场
    2.温流水养鳗场
    四、养鳗饲料
    (一)新鲜饲料
    (二)配合饲料
    (三)投饲前的饲料准备
    1.新鲜饲料的准备
    2.配合饲料的准备
    五、水质管理
    1.溶解氧的来源和损耗
    2.水变的发生和预测
    3.防止水变,控制水质的措施
    六、养殖方法
    (一)鳗种培育
    1.鳗苗选择
    2.鳗苗放养
    3.摄食训练
    4.分级饲养
    5.饲料投喂
    6.养殖实例
    (二)食用鳗的饲养
    1.鳗池清整
    2.鳗种选择
    3.鳗种消毒
    4.鳗种放养
    5.“四定”投饵
    6.轮捕轮放
    7.养殖实例
    (三)鳗病防治
    1.鳗鳔居线虫病
    2.赤鳍病
    七、食用鳗的捕捞、分选和运输
    (一)捕捞
    (二)分选
    (三)运输
    第三节 非鲫的养殖
    一、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二、食性
    三、繁殖
    (一)繁殖池的条件
    1.位置
    2.面积和水深
    3.底质
    4.水质
    (二)繁殖池的清整、清塘和施肥
    (三)亲鱼的放养
    1.放养时间
    2.亲鱼选择
    3.雌雄鉴别
    4.亲鱼的饲养
    5.产卵温度和产卵量
    6.生殖习性
    7.孵化与哺育
    8.苗种培育
    四、食用鱼的饲养
    (一)池塘养殖
    1.放养时间
    2.放养规格
    3.放养数量
    (二)网箱养殖
    1.地点选择
    2.网箱设计
    3.放养密度
    4.投饵和管理
    (三)海水养殖
    五、越冬
    1.在水井中越冬
    2.利用温泉水越冬
    3.利用工厂余热水越冬
    4.用回龙火池越冬
    5.在玻璃暖房中越冬
    六、非鲫性别人工控制
    (一)性激素诱导非鲫雄性化
    (二)性激素诱导非鲫雌性化
    (三)应用三系配套技术人工控制性别
    (四)非鲫杂交性别人工控制
    第四节 鲻、梭鱼的养殖
    一、鲻、梭鱼的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1.鲻鱼
    2.梭鱼
    (二)生活习性
    (三)生长
    (四)繁殖
    二、苗种生产
    (一)天然鱼苗的采集
    1.鱼苗汛期
    2.采捕工具
    3.鱼苗的暂养
    (二)人工繁殖
    1.亲鱼培育
    2.人工催产、孵化
    3.苗种培育
    三、食用鱼饲养
    (一)在淡水池塘中与家鱼混养
    (二)在低盐度咸淡水池中与家鱼混养
    (三)在海水和咸淡水池塘中与非鲫和对虾混养
    1.梭鱼与对虾混养
    2.梭鱼与非鲫和对虾混养
    3.鲻鱼与非鲫和对虾混养
    (四)香港、台湾地区的养殖情况
    (五)国外养鲻情况
    第五节 胡子鲶的养殖
    一、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二、主要养殖种类及其特点
    (一)胡子鲶
    (二)两栖胡子鲶
    (三)革胡子鲶
    三、人工繁殖
    (一)亲鱼的选择和培育
    (二)繁殖季节和产卵周期
    (三)催产方法
    (四)产卵及受精方式
    1.群体产卵,自然受精
    2.人工授精
    (五)孵化
    1.孵化条件
    2.自然孵化
    3.人工孵化
    四、鱼苗和鱼种的培育
    (一)鱼苗的培育
    1.水泥池育苗
    2.网箱育苗
    3.薄膜池育苗
    (二)鱼种的培育
    五、食用鱼的饲养
    1.普通鱼池单养
    2.普通鱼池混养
    3.家庭饲养
    4.其他方式饲养
    第六节 露斯塔野鲮的养殖
    一、露斯塔野鲮的生物学
    (一)形态与分类
    (二)生活习性
    (三)食性
    (四)生长
    1.鱼苗阶段
    2.鱼种阶段
    3.成鱼阶段的生长特性
    4.生长与水温的关系
    (五)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二、人工繁殖
    (一)亲鱼培育
    (二)亲鱼成熟性状及其选择
    (三)催产
    1.催产剂及其用量
    2.注射次数和发情产卵
    (四)胚胎发育
    三、池塘养殖
    (一)苗种培育
    (二)食用鱼饲养
    第七节 大口黑鲈的养殖
    一、大口黑鲈的生物学
    二、人工繁殖
    (一)亲鱼培育
    (二)雌雄亲鱼鉴别及选择
    (三)产卵
    (四)孵化与胚胎发育
    三、饲养方法
    (一)鱼苗培育
    1.水泥池培育
    2.池塘培育
    (二)食用鱼饲养
    1.专池饲养
    2.池塘混养
    第八节 尖吻鲈的养殖
    一、尖吻鲈的生物学
    二、人工繁殖
    (一)亲鱼培育
    (二)催情产卵
    (三)孵化
    三、苗种培育
    四、食用鱼饲养
    第九节 黄鳝的养殖
    一、黄鳝的生物学特性
    二、养殖技术
    (一)鳝池建造
    1.水泥池
    2.土池
    (二)养殖
    1.苗种来源
    2.鱼种放养
    3.饲料投喂
    4.日常管理
    (三)鳝病防治
    第十节 泥鳅的养殖
    一、泥鳅的生物学特性
    二、养殖技术
    (一)鳅池建设
    1.场地选择
    2.鳅池建设
    (二)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2.自然产卵
    3.催情产卵
    (三)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
    2.鱼种培育
    (四)食用鳅饲养
    1.专池饲养
    2.稻田养殖
    (五)病害防治
    1.白身红环病
    2.农药中毒
    (六)日常管理
    1.防逃
    2.防浮头
    3.防敌害
    (七)捕捞和暂养
    1.捕捞
    2.暂养
    第十一节 斑鳢的养殖
    一、斑鳢的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习性
    (三)食性
    (四)生长
    二、繁殖习性
    (一)自然产卵
    (二)催情产卵
    三、饲养方法
    (一)苗种培育
    (二)食用鱼饲养
    1.粗养
    2.精养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稻田养鱼
    第一节 稻田养鱼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稻田养鱼的生态理论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1.稻田养鱼在水稻栽培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2.稻田养鱼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价值
    3.稻田养鱼在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强人民健康方面的作用
    4.稻田养鱼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
    第三节 稻田养鱼技术
    一、稻田养鱼的类型
    1.早稻田孵化鲤苗直接养鱼种
    2.田头凼塘养鱼
    3.宽沟养鱼
    4.“回”字形稻田养鱼和“小田园”型综合经营
    5.冬闲田养鱼
    6.垄稻沟鱼
    二、养鱼稻田的条件
    三、养鱼稻田的基本设施
    1.加高加固田埂
    2.开挖鱼沟和鱼窝
    3.进、出水口设置拦鱼设备
    4.建立“平水缺”
    5.搭棚遮荫
    四、养鱼稻田的水稻栽培技术
    五、稻田养殖的鱼类和放养量
    1.养殖鱼类
    2.放养量
    六、稻田养鱼的管理
    1.农田施肥与养鱼的关系
    2.农药灭虫与养鱼的关系
    3.浅灌、晒田与养鱼的关系
    七、捕捞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鱼病防治
    第一节 我国鱼病概况
    第二节 鱼病的类型及其发生
    一、传染性鱼病
    二、侵袭性鱼病
    三、其他因素引起的鱼病
    四、引起鱼类发病的环境因素
    (一)自然条件
    1.水温的变化
    2.水质的变化
    3.溶氧量的变化
    (二)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
    2.饲养管理不当
    3.机械性损伤
    (三)生物因素
    五、影响鱼类生病的内在因素
    第三节 鱼病的预防
    一、清整鱼池、加强饲养管理
    (一)修整鱼池
    (二)药物清塘
    (三)加强饲养管理
    二、药物预防
    (一)鱼种消毒
    (二)饵料消毒
    (三)食场消毒
    (四)工具消毒
    (五)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1.体外鱼病的药物预防
    2.体内鱼病的药物预防
    三、免疫预防
    (一)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免疫预防
    (二)细菌性鱼病的菌苗免疫预防
    (三)细菌性鱼病的土法免疫预防
    四、生态预防
    第四节 鱼病的治疗
    一、药袋、药篓悬挂法
    二、浸洗法
    三、遍洒法
    四、口服法
    五、注射法
    第五节 鱼病防治各论
    一、病毒病
    (一)草鱼出血病
    (二)青鱼出血病
    (三)痘疮病
    二、细菌病
    (一)肠炎病
    (二)烂鳃病
    (三)赤皮病
    (四)疖疮病
    (五)白头白嘴病
    (六)白皮病
    (七)打印病
    (八)竖鳞病
    (九)弧菌病
    (十)尾柄病
    三、真菌病
    (一)水霉病
    (二)鳃霉病
    四、甲藻病
    (一)卵甲藻病
    五、寄生虫病
    (一)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
    1.隐鞭虫病
    2.口丝虫病
    3.锥体虫病
    4.六鞭毛虫病
    5.变形虫病
    6.球虫病
    7.粘孢子虫病
    8.微孢子虫病
    9.单孢子虫病
    10.小瓜虫病
    11.斜管虫病
    12.半眉虫病
    13.肠袋虫病
    14.车轮虫病
    15.其他附生纤毛虫
    (二)蠕虫引起的鱼病
    1.指环虫病
    2.三代虫病
    3.复口吸虫病
    4.侧殖吸虫病
    5.血居吸虫病
    6.九江头槽绦虫病
    7.舌形绦虫病
    8.鲤蠢绦虫病
    9.毛细线虫病
    10.嗜子宫线虫病
    11.鳗居线虫病
    12.棘头虫病
    (三)甲壳动物引起的鱼病
    1.中华溞病
    2.三指溞病
    3.锚头溞病
    4.虱病
    5.鱼怪病
    六、不良水质引起的鱼病
    (一)泛池
    (二)气泡病
    (三)弯体病
    七、食料不足引起的鱼病
    (一)跑马病
    (二)萎瘪病
    (三)脂肪过剩病
    八、鱼类的敌害
    (一)钩介幼虫
    (二)蚌虾
    (三)水蜈蚣
    (四)湖淀
    (五)青泥苔
    (六)水网藻
    (七)三毛金藻
    九、化学物质引起的鱼中毒
    (一)硫化氢
    (二)酸碱度
    (三)重金属盐类
    第六节 虾、蟹和蚌的疾病
    一、弧菌病
    二、丝状菌病
    三、褐斑病
    四、微孢子虫病
    五、缘毛类纤毛虫
    六、珠蚌病
    (一)病毒引起的蚌病
    (二)细菌引起的三角帆蚌病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综合养鱼
    第一节 综合养鱼的类型和意义
    一、综合养鱼的类型
    (一)渔、农综合经营
    (二)渔、牧综合经营
    (三)渔、牧、农综合经营
    二、综合养鱼的意义
    第二节 渔、农综合经营系统
    一、利用堤面、池坡和饲料地种植草(菜)
    二、鱼、草轮作
    (一)多池年度轮作
    (二)多池季节轮作
    (三)单池轮作
    第三节 鱼、牧综合经营系统
    一、鱼、鸭综合经营
    (一)鱼、鸭综合经营的生物学依据
    (二)鱼、鸭综合经营的形式
    1.塘外养鸭
    2.鱼池水面养鸭——鱼鸭联养
    (三)鱼、鸭综合经营的效益
    二、鱼、猪综合经营
    三、鱼、牛综合经营
    第四节 渔、牧、农综合经营系统
    一、鱼、猪、草(菜)综合经营
    二、鱼、牛、猪、鸭、草综合经营
    (一)结构与效益
    (二)能量转换
    第五节 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
    一、结构与效益
    (一)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的结构
    1.基面以种桑(或蔗)为主
    2.鱼塘以草鱼、鲢、鳙、鲮为主
    3.基、塘面积比例
    (二)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的效益
    二、基塘生态系统的研究
    (一)桑基鱼塘系统的能量交换
    (二)桑基鱼塘系统的物质循环
    1.大气与桑树、土壤库之间的氮流
    2.大气与蚕、鱼塘库之间的氮流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鱼类的越冬
    第一节 越冬池的环境条件
    一、理化状况
    (一)水温
    (二)光照
    (三)透明度
    (四)越冬池的深度
    (五)溶氧量
    1.光合作用产氧
    2.水呼吸耗氧
    3.底质耗氧
    4.鱼类和大型动物耗氧
    5.现存溶氧量
    (六)二氧化碳和酸碱度
    (七)营养元素
    二、生物状况
    (一)浮游植物
    (二)浮游动物
    (三)水生大型植物和其他水生动物
    第二节 养殖鱼类的安全越冬
    一、越冬鱼类的生理状况
    二、越冬期死鱼的原因
    (一)缺氧
    (二)低温
    (三)鱼的体质差
    (四)鱼病
    三、越冬方式和增氧措施
    (一)止水越冬
    1.选塘和清塘
    2.老水处理
    3.注水
    4.放鱼
    5.施肥
    6.控制浮游动物
    7.扫雪
    8.补水
    9.防治鱼病
    (二)流水越冬
    (三)室内越冬
    (四)网箱中越冬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
    第一节 鳖的人工繁殖和养殖
    一、概述
    二、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人工繁殖
    (一)年龄判断和性成熟年龄
    (二)生殖细胞发育的特点
    1.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和产卵潜力
    2.精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精子的存活与受精能力
    3.交配和产卵
    (三)胚胎发育
    1.受精和受精卵的鉴定
    2.胚胎发育的分期和特征
    3.生态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四、人工饲养
    (一)鳖池的建设
    1.亲鳖池
    2.稚鳖池
    3.幼鳖和成鳖池
    (二)饲养管理
    1.分级饲养
    2.饵料
    (三)生长速度
    (四)鱼、鳖混养
    1.鱼、鳖混养的生物学原理
    2.鱼、鳖混养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 金钱龟的养殖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习性
    (一)栖息环境和活动习性
    (二)食性
    (三)生长规律
    三、繁殖
    (一)雌雄龟鉴别
    (二)发情交配
    (三)产卵
    (四)人工孵化
    1.人工孵化
    2.孵化的管理
    四、饲养技术
    (一)饲养池的建造
    1.种龟池
    2.稚龟池
    3.幼龟池
    4.成龟池
    (二)饲养方法
    1.仔龟的饲养
    2.稚龟的饲养
    3.幼龟和成龟的饲养
    五、疾病防治
    1.红脖子病
    2.水霉病
    3.龟腐皮病
    4.毛霉菌病
    5.龟颈溃疡病
    第三节 牛蛙的人工繁殖和养殖
    一、概述
    二、牛蛙的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习性
    1.栖息
    2.活动
    3.越冬
    (三)食性
    三、人工繁殖
    (一)性成熟年龄和产卵类型
    (二)生殖细胞生长发育的特点
    1.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
    2.精细胞的生长发育
    (三)雌蛙的营养条件与怀卵量
    (四)产卵和人工孵化
    1.交配和产卵
    2.人工孵化
    (五)胚胎发育
    1.早期胚胎发育的分期和外部形态特征
    2.影响胚胎发育的生态因素
    四、人工饲养
    (一)蛙池的建造
    1.场地选择和蛙池结构
    2.障壁构造
    3.蛙池的生态环境
    (二)蝌蚪的培育
    1.分级饲养与放养密度
    2.饵料及投饵方法
    3.饲养管理
    4.蝌蚪的变态及变态后的处理
    (三)幼蛙的饲养
    1.放养密度
    2.饵料及投饵方法
    3.饲养管理
    (四)成蛙和亲蛙的饲养
    (五)病害防治
    1.敌害
    2.疾病
    五、牛蛙种苗的运输
    (一)蝌蚪的运输
    (二)幼蛙的运输
    (三)成蛙和亲蛙的运输
    六、牛蛙的半野生式放养
    (一)环境条件的选择
    (二)投放季节
    (三)苗种规格
    (四)保护制度
    第四节 河蟹的人工繁殖和养殖
    一、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二、河蟹的人工繁殖和育苗
    (一)人工半咸水工业化河蟹人工繁殖和育苗
    1.河蟹人工繁殖场
    2.河蟹的人工繁殖
    3.蟹苗培育
    (二)天然海水河蟹人工繁殖和育苗
    1.育苗池结构
    2.清池消毒
    3.溞状幼体放养
    4.投饵方法
    5.水质控制
    6.敌害生物的防治
    7.幼体培育日常管理
    8.蟹苗的出池和暂养
    三、蟹苗运输和人工放流
    四、池塘养蟹
    (一)蟹池建设
    1.砖墙
    2.玻璃贴面
    3.塑料板贴面
    (二)蟹种放养
    (三)饵料种类和投喂方法
    (四)水质控制
    五、成蟹捕捞
    (一)池塘捕捞
    (二)大水面捕捞
    1.闸口张网
    2.蟹钓
    3.蟹簖
    4.蟹拖网
    5.蟹网
    6.蟹索
    第五节 青虾与罗氏沼虾的养殖
    一、青虾与罗氏沼虾的生物学
    (一)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二)外部形态
    (三)内部构造
    1.消化系统
    2.呼吸系统
    3.循环系统
    4.神经系统
    5.生殖系统
    (四)栖息习性
    (五)食性
    (六)蜕壳
    1.生长蜕壳
    2.变态蜕壳
    3.再生蜕壳
    4.生殖蜕壳
    (七)生长
    (八)繁殖
    1.性征
    2.交配与产卵
    3.胚胎发育
    4.幼体变态
    二、虾苗培育
    (一)青虾苗的培育
    1.土池育苗
    2.水池育苗
    (二)罗氏沼虾苗的培育
    1.亲虾越冬
    2.亲虾产卵与孵化
    3.虾苗培育
    三、成虾饲养
    (一)虾池的条件
    (二)清除敌害及施肥
    (三)苗种放养
    (四)饵料及投饵
    (五)养虾池的管理
    第六节 河蚌育珠
    一、淡水珍珠培育的历史
    二、育珠蚌的人工繁殖
    (一)性别特征
    (二)胚胎发育
    (三)采钩介蚴苗
    (四)采集仔蚌苗
    三、淡水无核珍珠的手术作业
    (一)手术工具
    (二)作业河蚌
    小片蚌和手术蚌
    (三)成珠原理
    (四)细胞小片的制备
    1.细胞小片制备程序
    2.切制细胞小片注意事项
    3.细胞小片保养液
    (五)细胞小片的移植
    1.移植手术作业
    四、淡水有核珍珠手术作业法
    (一)成珠原理
    (二)插核手术作业
    1.插核手术类型
    2.插核部位
    (三)脱核因素与固核措施
    1.脱核因素
    2.固核措施
    (四)回收脱核的洗涤
    1.酸式碳酸钙核面的酸洗
    2.硫酸盐核面的酸洗
    3.铁锈斑核面的酸洗
    五、珍珠的育成
    (一)培育方式
    1.培育筏架
    2.层育方式
    3.鱼蚌混养
    (二)饲养管理措施
    1.调整饲养水层
    2.调节水质
    3.清除死蚌,防止发生死亡的链锁反应
    4.防除敌害生物
    5.预防水质污染
    六、育珠蚌病害防治
    (一)霉病
    1.血鳃霉病
    2.水霉病
    (二)菌病
    (三)蚌瘟病
    (四)肝管糜烂病
    七、珍珠的采收
    (一)珍珠采收方法
    1.剥离采珠
    2.机械采珠
    3.活蚌采珠
    (二)珍珠的洗涤
    1.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2.用稀盐酸洗涤
    (三)珍珠的质量标准
    1.无核珍珠的质量标准
    2.有核珍珠的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活鱼运输
    第一节 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
    一、溶氧量
    二、水温
    三、水质
    四、鱼的体质
    第二节 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器具
    一、运输前的准备
    二、运输器具
    第三节 鱼苗、鱼种的运输
    一、小鱼篓肩挑运输
    二、帆布篓、木桶、鱼篓等装运
    (一)汽车运输
    (二)轮船运输
    (三)火车运输
    三、活水船运输
    四、密封充氧运输
    五、“无水”湿法运输
    六、运输途中的管理
    1.补充水中的溶氧量
    2.减少耗氧因子,保持水质清新
    3.观察鱼的活动情况
    第四节 亲鱼的运输
    一、帆布篓或鱼篓等装运
    二、鱼夹装运
    三、活水船运输
    四、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
    五、麻醉运输
    第五节 食用鱼的运输
    一、活鱼箱汽车运输
    (一)汽车
    (二)活鱼箱
    (三)增氧系统
    1.喷淋式
    2.射流式
    3.纯氧式
    二、活鱼船运输
    (一)普通活鱼船
    (二)喷淋增氧活鱼船
    (三)射流增氧活鱼船
    (四)HYC-20型活鱼船
    1.增氧系统
    2.净水系统
    3.制冷系统
    三、食用鱼运输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养殖场的设计与施工
    第一节 养殖场建场的条件与利用
    一、水源
    (一)泉水和溪流
    (二)水库水
    (三)河流和湖泊水
    (四)地下水
    二、水质
    (一)水的酸碱度
    (二)水中的化学物质
    三、土质
    四、地形
    五、交通
    六、电源
    第二节 养殖场的配套与布局
    一、鱼池种类的配套
    (一)亲鱼池
    (二)产孵设施
    1.蓄水池
    2.催产池和孵化环道
    (三)鱼苗培育池
    (四)鱼种池
    (五)食用鱼池
    二、排灌系统的配套
    三、场房、设备的配套
    (一)场房种类的配套
    (二)设备种类的配套
    四、养殖场总体布局
    (一)一般养殖场的布局
    1.鱼池布局
    2.渠道布局
    3.道路布局
    4.场房布局
    5.抽水动力设备布局
    (二)不同类型养殖场的布局
    1.丘陵山区养殖场的布局
    2.平原湖区养殖场的布局
    3.河川养殖场的布局
    第三节 鱼池及其他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一、鱼池、渠道的设计
    (一)鱼池的设计
    (二)排灌渠道的设计
    1.水力要素
    2.流速
    3.流量
    4.渠道断面设计
    5.渠道控制水位的推算
    二、催产和孵化设备的设计
    (一)催产池的设计
    (二)孵化设备的设计
    1.孵化桶
    2.圆形孵化环道
    3.长圆形孵化环道
    4.方形孵化环道
    5.孵化槽
    6.孵化蓄水池
    7.孵化过滤池
    (三)孵化设施配套附件的设计
    1.过滤纱窗
    2.鸭嘴形喷头
    3.进、排水管
    4.拦鱼网
    5.拦鱼栅
    三、流水养鱼池的设计
    (一)建池基地的选择
    (二)流水池的类型
    1.山区、丘陵溪流的利用与流水池的类型
    2.平原河、湖流水条件的利用与流水池的类型
    3.冷、热泉流及工厂余热冷却水流的利用与流水池的类型
    4.潮汐的利用与潮汐流水池的类型
    5.人工流水条件的利用与流水池的类型
    (三)专门流水养鱼池的结构与设计
    1.主体池
    2.进、出水口
    3.拦鱼栅
    4.溢水排污池
    5.控制阀
    四、鱼池及其他设施的施工
    (一)鱼池和渠道的施工
    1.土方计算与平衡
    2.施工顺序与要点
    (二)催产、孵化设施及流水养鱼池的施工
    1.清基
    2.放样
    3.施工
    第四节 池塘维修与改造
    一、养殖场池塘的维修
    (一)池底的维修
    (二)池堤、池坡的维修
    1.雨水和风浪冲刷的维修
    2.池堤较狭、坡比较小的维修
    3.排灌系统不配套损坏的维修
    4.鱼类活动损坏的维修
    (三)排灌系统的维修
    1.土质明渠的维修
    2.砖石明渠和水泥预制板明渠的维修
    3.暗渠的维修
    二、村、镇分散水塘的改造
    第十七章 生产管理
    第一节 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任务
    一、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二、养鱼生产的特点
    三、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生产前的组织与管理
    二、养鱼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一)养鱼企业生产过程的构成
    (二)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1.生产过程合理组织的基本要求
    2.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三)生产调度和生产控制
    1.生产调度
    2.生产控制
    三、生产后期的组织与管理
    (一)产品销售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产品销售的原则
    2.开展市场调查
    3.制订产品销售计划,搞好产销衔接
    (二)搞好生产总结
    四、生产管理制度
    1.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制度
    2.饲养管理制度
    3.考核评比制度
    第三节 池塘大面积高产试验的组织管理
    一、池塘大面积高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二、组织与管理
    1.试验领导小组
    2.技术试验组
    3.生产指挥组
    4.后勤组
    图版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