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内容简介
本书是瑞典隆德工学院的“计算机控制”课程教材,是由国际控制理论界的知名学者奥斯特隆姆和他的同事威顿马克共同撰写的.本书主要讲述控制理论的计算机实现理论、设计方法和实现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书中有些内容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
全书共十五章和三个附录.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讨论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原理和方法.第三、四、六章介绍基本的数学模型,包括面向计算机和面向过程的数学模型,以及扰动模型.第五章介绍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和仿真技术.第七章至十二章讨论设计问题,包括设计概述,模拟设计的转换,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基于输入-输出模型的极点配置设计方法和最优设计方法.第十三章和十四章分别讲述系统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第十五章讲述数字控制器的实现问题.附录主要是介绍Simnon交互式仿真语言,这个程序包是由隆德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开发的.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统工程,以及相近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也可供从事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有关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目录
- 译校者前言
前言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
1.1 引言
1.2 计算机技术
1.3 计算机控制理论
1.4 固有采样系统
1.5 理论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2.1 引言
2.2 采样机理的描述
2.3 采样定理
2.4 信号重构
2.5 假频现象或频率卷叠
2.6 选择采样周期时的一些实际考虑
2.7 小结
2.8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面向计算机的数学模型:离散时间系统
3.1 引言
3.2 连续时间状态空间系统的采样
3.3 状态空间模型的变换
3.4 输入-输出模型
3.5 Z变换
3.6 极点和零点
3.7 采样速率的选择
3.8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面向过程的模型
4.1 引言
4.2 计算机控制系统
4.3 调制模型
4.4 频率响应
4.5 脉冲传递函数表示法
4.6 多速率采样
4.7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
5.1 引言
5.2 稳定性
5.3 能控性、能达性和能观测性
5.4 简单反馈回路的分析
5.5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扰动模型
6.1 引言
6.2 扰动影响的减小
6.3 经典扰动模型
6.4 分段确定性扰动
6.5 扰动的随机模型
6.6 连续时间随机过程
6.7 随机微分方程的采样
6.8 结论
6.9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设计概述
7.1 引言
7.2 运行问题
7.3 构造原理
7.4 自顶向下的方法
7.5 自底向上的方法
7.6 简单回路的设计
7.7 结论
7.8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模拟设计的转换
8.1 引言
8.2 一些可供选择的近似方法
8.3 数字PID控制器
8.4 状态反馈再设计
8.5 频率响应设计方法
8.6 结论
8.7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状态空间设计方法
9.1 引言
9.2 基于状态反馈实现极点配置的调节问题
9.3 观测器
9.4 输出反馈
9.5 伺服问题
9.6 结论
9.7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基于输入-输出模型的极点配置设计方法
10.1 引言
10.2 问题的表述形式
10.3 解
10.4 一个代数问题
10.5 设计步骤
10.6 相对建模误差的灵敏度
10.7 与其它设计方法的关系
10.8 实际问题
10.9 设计举例
10.10 结论
10.11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最优设计方法:状态空间法
11.1 引言
11.2 线性二次型控制
11.3 预报和滤波理论
11.4 线性二次型高斯控制
11.5 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
11.6 结论
11.7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最优设计方法:输入-输出法
12.1 引言
12.2 问题的表达形式
12.3 最优预报
12.4 最小方差控制
12.5 LQG控制
12.6 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
12.7 结论
12.8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系统辨识
13.1 引言
13.2 数学建模
13.3 系统辨识
13.4 最小二乘原理
13.5 递推计算
13.6 例题
13.7 结论
13.8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自适应控制
14.1 引言
14.2 自校正控制
14.3 分析
14.4 实现自适应控制的其它方法
14.5 自适应技术的合理应用
14.6 结论
14.7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数字控制器的实现
15.1 引言
15.2 概述
15.3 前置滤波和计算时延
15.4 非线性执行机构
15.5 运行方面的问题
15.6 数值问题
15.7 程序设计
15.8 结论
15.9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例题
B 矩阵函数
C SIMNON——一种交互仿真程序
参考文献
D 定理10.1的证明
人名及名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