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出经济增长的共协理论与方法的完整框架,作为分析新常态下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以河南省为例,对创新驱动与投资互动、城镇化等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建立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技术的分析框架和创新战略体系;对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能源效率和提高生态承载力等进行定量分析,建立河南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与城市化、经济增长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体系,从而为各地制订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可供广大经济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有关研究人员等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序言 /i
前言 /iii
第一篇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
第一章经济增长的共协理论及其对中国和河南省的测算 /003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共协理论与方法 /003
第二节固定资产投资与科技进步的互动关系研究的现状和评述 /010
第三节创新驱动与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022
第四节河南省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037
第五节固定资产投资与科技进步的互动关系 /042
第六节本章小结 /052
第二章城镇化等“四化”对创新驱动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055
第一节“四化”与经济增长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056
第二节“四化”与经济增长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 /062
第三节“四化”与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068
第四节“四化”同步促进创新驱动和经济增长的策079
第五节本章小结 /084
第二篇创新驱动
第三章知识生产函数及其贝叶斯分析 /087
第一节知识生产函数研究的现状 /087
第二节知识生产函数理论与方法 /093
第三节河南省知识生产函数的构建 /102
第四节本章小结 /107
第四章创新驱动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 /109
第一节创新驱动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的评价研究的现状和评述 /109
第二节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116
第三节服装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120
第四节服装业创新驱动的路径 /127
第五节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的评价指标体系 /130
第六节河南省服装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策略 /142
第七节本章小结 /146
第五章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技术分析方法与创新战略 /147
第一节技术成熟度分析方法 /148
第二节投入产出网络分析方法 /174
第三节知识生产函数分析方法 /190
第四节颠覆性技术的分析方法 /194
第五节最优专利量分析方法 /200
第六节协同创新理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六部门协同创新体系 /202
第七节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 /220
第八节本章小结 /227
第六章协同创新下的创新人才培养 /230
第一节协同创新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 /230
第二节协同创新与复杂系统方法 /232
第三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37
第四节硅谷与中关村创新人才养对比 /245
第五节河南省创新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250
第六节加快河南省创新人才集聚与培养的策略 /255
第七节本章小结 /258
第三篇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第七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 /261
第一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现状和评述 /261
第二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267
第三节数据来源和处理 /271
第四节优化结果及分析 /275
第五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77
第六节指标权重与测算 /280
第七节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285
第八节本章小结 /289
第八章科技进步与能源效率的提升 /291
第一节科技进步与能源效率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291
第二节基于科技进步的能源效率模型构建 /298
第三节模型参数分析 /304
第四节能源效率与人均能源消耗预测 /306
第五节本章小结 /311
第九章创新驱动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提升 /312
第一节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 /312
第二节河南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测算 /313
第三节生态足迹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316
第四节生态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8
第五节由生态赤字转为生态盈余的策略 /320
第六节本章小结 /321
第十章河南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DSGE模拟与预测 /322
第一节DSGE与创新体系建模的方法 /323
第二节数据来源与H-P滤波分析 /328
第三节六部门模型 /335
第四节DSGE模型的整体框架 /337
第五节模型求解与参数估计 /339
第六节模拟仿真分析 /343
第七节2020年创新驱动与河南经济发展预测 /346
第八节本章小结 /347
参考文献 /349
附录1指标数据 /374
附录22012年河南省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376
附录3Matlab的二次型求解程序 /377
附录4Matlab的主成分分析程序 /378
附录5河南省2007~2013年工业分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