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教育/体育/文化/艺术 > 文化 > 宋代伤寒学术与文献考论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宋代伤寒学术与文献考论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宋代伤寒学术与文献考论
  • 书号:9787030512291
    作者:逯铭昕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20
    字数:3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21
  • 所属分类:文化
  • 定价: ¥78.00元
    售价: ¥61.6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从学术史与文献考证两个方面对宋代伤寒学的发展进行考述。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讨论《伤寒论》在宋代的经典化过程,历史地还原与展现《伤寒论》传播与经典化的整个过程,考察促成这一过程的各种因素,意欲发掘具有士人身份的医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探究他们的士人身份怎样促进伤寒学术的发展,揭示士人习医与经典阅读对于中医发展的意义;下编研究宋代伤寒著述的版本及相关情况,考察了作者生平、刊刻源流、版本优劣,以及著述的内容体例、引书情况,继而在此基础上揭示宋代伤寒著述的意义价值。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上编宋代伤寒学术考论
    第一章宋代医学文献的刊刻、传播及影响3
    一、医学文献的刊刻与传播3
    二、医学传授方式的改变与医家宗尚医经的风气9
    第二章《伤寒论》的“经典化”19
    一、高若讷的影响与仲景法的传播19
    二、《伤寒论》学理的探研25
    三、官方医学体系中《伤寒论》地位的确立41
    四、宗经称圣:朱肱伤寒学术的转向44
    五、《活人书》的影响与南宋伤寒学51
    六、促成《伤寒论》“经典化”的因素66
    第三章经典阅读、士人身份与伤寒学术69
    一、经典作用的再讨论69
    二、解读《伤寒论》:以文本为中心80
    三、士人身份与伤寒学术92
    上编小结107
    下编宋代伤寒文献考论
    下编概论115
    第四章现存宋代伤寒著述考118
    一、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118
    二、朱肱的《活人书》128
    三、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156
    四、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168
    五、许叔微的《伤寒百证歌》191
    六、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198
    七、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200
    八、李柽的《伤寒要旨》210
    九、李知先的《活人书括》212
    一○、钱闻礼的《伤寒百问歌》219
    一一、郭雍的《仲景伤寒补亡论》220
    一二、杨士瀛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233
    附一李子建的《伤寒十劝》241
    附二汤尹才的《伤寒解惑论》243
    附三孙志宁的《伤寒简要十说》244
    第五章散佚宋代伤寒著述考245
    一、高若讷的《伤寒类要》245
    二、宋迪的《阴毒形证诀》250
    三、刘元宾的《通真子伤寒括要》251
    四、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257
    五、常器之的《伤寒补治论》261
    六、王实的《伤寒证治》263
    七、杨介的《四时伤寒总病论》279
    八、罗适的《伤寒救俗方》282
    第六章宋代伤寒著述存目284
    一、贾的《伤寒纂要》284
    二、丁德用的《伤寒慈济集》284
    三、钱乙的《伤寒指迷论》284
    四、上官均的《伤寒要论方》284
    五、杨介的《伤寒论脉诀》285
    六、许叔微的《治法八十一篇》285
    七、许叔微的《仲景脉法三十六图》285
    八、许叔微的《翼伤寒论》286
    九、许叔微的《活人指南》286
    一○、王实的《伤寒治要》286
    一一、王实的《局方续添伤寒证治》287
    一二、卢昶的《伤寒片玉集》287
    一三、李柽的《伤寒治法撮要》287
    一四、李浩的《伤寒钤法》287
    一五、王炎的《王炎伤寒论》288
    一六、程迥的《活人书辨》288
    一七、陈孔硕的《伤寒泻痢要方》288
    一八、平尧卿的《伤寒证类要略》289
    一九、平尧卿的《玉鉴新书》289
    二○、何滋的《伤寒辨疑》289
    二一、何滋的《伤寒奥论》290
    二二、卢祖常的《拟进活人参同余议》290
    二三、李辰拱的《伤寒集成方法》292
    二四、吴敏修的《伤寒辨疑论》292
    下编附录293
    一、张果的《张果先生伤寒论》293
    二、田谊卿的《伤寒手鉴》293
    三、《伤寒证辨集》293
    四、陈昌允的《百中伤寒论》294
    五、《伤寒论后集》294
    六、石昌琏的《石昌琏证辨伤寒论》294
    七、《伤寒集论方》294
    八、《孙王二公伤寒论方》294
    九、朱旦的《朱旦伤寒论》294
    一○、陈昌祚的《明时政要伤寒论》294
    一一、郑氏的《郑氏伤寒方》295
    一二、曾谊的《曾谊伤寒论》295
    一三、刘君翰的《伤寒式例》295
    一四、《伤寒证法》295
    一五、《伤寒论翼》295
    一六、《伤寒遗法》295
    一七、李涉的《李涉伤寒方论》295
    一八、李大参家的《伤寒指南论》296
    一九、《伤寒要法》296
    参考文献297
    后记30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