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今中外的翻译活动、翻译思想、社会文化加以有效整合,集结在“功能”这一主题下进行探讨。将“功能”分为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层次,一曰:翻译功能,即翻译的作用;二曰:功能翻译,即怎样实现翻译的功能。前者以宏观视角架构素材,为避免泛泛而谈,作者从社会语境切入,涵盖文化、文学、语言等因素,旨在探讨翻译功能与这些因素的互动关系;后者注重微观层次,以德国功能思想为基本框架,但并不拘泥于其理论经络,而是结合中国语言、美学、文化展开讨论,使功能理论更加丰满,更具本土经验。
样章试读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翻译·社会·功能
第一节 翻译与社会
一、翻译对社会的推动
二、社会对翻译的制约
第二节 信息时代与翻译
一、信息时代的文化趣味
二、翻译空间的扩张
三、改写和透明化策略
四、文化共享与直译可能性的加大
五、译者隐形和隐形人身份的加剧
第三节 翻译方式的恒定性与变动不居
第四节 翻译研究:从科学到多元互补
第二章 翻译功能观察与分析
第一节 接受语境与翻译效果
一、晚清文化与翻译之选择
二、诗学观念对晚清小说翻译的操控
三、晚清小说翻译的功能分析
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思潮
五、新文学与直译的推崇
六、新文学翻译的社会效度
七、启发与思考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究竟为谁而译
一、从译诗批评说起
二、“音”“形”“意”能与汉诗对等吗
三、汉诗可译吗
四、诗歌翻译的功能取向
五、翻译手段多样化与中华经典重生
第三节 目标语倾向与翻译功能
一、目标语倾向的历史基础
二、目标语倾向的心理基础
三、目标语言实现的途径
四、汉语的传统要素及其在翻译中的利用
五、辩证看待目标语倾向
第三章 功能翻译——历史积淀·理论支撑·实践空间
第一节 传统翻译观的检视——以功能翻译之名
一、形象性特征
二、规定性特征
三、文学性特征
四、“忠实”倾向
第二节 功能翻译描述
一、“功能”的外延
二、翻译的行为性特征
三、翻译的目的性特征
四、目的优先原则
第三节 功能翻译的历史基础
一、西方资源
二、中国资源
三、翻译手段的功能取向
第四节 功能翻译的理论基础
一、当代西方的理论资源
二、德国目的论思潮
三、人物介绍
四、功能思想在西方的发展
第五节 功能翻译的实践基础
一、科技翻译
二、政治文献翻译
三、法规和商务翻译
四、工业和建设项目翻译
五、新闻翻译
六、影视传媒翻译
七、宣传资料翻译
八、广告翻译
九、说明书翻译
十、论文摘要翻译
十一、学术写作中的翻译
十二、公示语翻译
第四章 功能翻译要素
第一节 原语文本
一、针对本族文化读者
二、针对目标文化读者
第二节 译者
一、认知、阐释
二、显化译文
三、文本处理
四、文本以外的任务
第三节 译文读者
一、专业读者
二、普通读者
三、实用的读者和实用文本读者
第四节 翻译发起者
一、译者是发起者
二、委托人是发起者
三、发起者与翻译效果
第五节 翻译要求
第五章 文本功能与翻译
第一节 文本功能解析
一、信息功能
二、表达功能
三、移情功能
四、交感功能
第二节 文本功能与翻译类型
一、等功能翻译
二、异功能翻译
三、类体裁翻译
四、逐行对照翻译
五、直译
六、注释翻译
七、异国风翻译
第六章 结语——中西翻译话语可否融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