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物特性及危险性评价

相同语种的商品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物特性及危险性评价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物特性及危险性评价
  • 书号:9787030797223
    作者:王志荣, 陈施晨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198
    字数:262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1-01
  • 所属分类:能源与动力工程
  • 定价: ¥128.00元
    售价: ¥101.1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科学出版社北京内容简介本书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物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各种产物的特性、生成机理和危险性。书中首先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运行原理、典型事故、滥用及热失控相关形式和过程,然后详尽阐述了热失控产物(喷射火焰和高温混合物、固体产物、气体产物)的特性及变化规律,揭示了热失控产物的生成过程、参数变化、理化特性等,探究了其危险性和程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建立了热失控危险性多参数评价方法,并对未来热失控产物测试技术进行了展望。
科学出版社北京内容简介本书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物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各种产物的特性、生成机理和危险性。书中首先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运行原理、典型事故、滥用及热失控相关形式和过程,然后详尽阐述了热失控产物(喷射火焰和高温混合物、固体产物、气体产物)的特性及变化规律,揭示了热失控产物的生成过程、参数变化、理化特性等,探究了其危险性和程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建立了热失控危险性多参数评价方法,并对未来热失控产物测试技术进行了展望。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锂离子电池简介2
    1.1.1锂离子电池发展2
    1.1.2锂离子电池结构7
    1.1.3锂离子电池原理8
    1.2锂离子电池典型事故9
    1.2.12010年某飞机货机空难事故10
    1.2.22017年某电动汽车撞车起火事故11
    1.2.32019年某电池储能系统爆炸事故12
    1.2.42021年某储能电站较大火灾事故13
    1.3锂离子电池滥用及热失控14
    1.3.1锂离子电池滥用形式14
    1.3.2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17
    1.3.3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物危险性27
    1.4本章小结31
    参考文献31
    第2章热失控喷射火焰和高温混合物特性44
    2.1实验装置与方法44
    2.1.1实验装置44
    2.1.2实验方法47
    2.2喷射火焰和高温混合物喷射过程特征47
    2.3喷射火焰和高温混合物温度变化特性50
    2.4喷射火焰和高温混合物喷射形态特征分析52
    2.4.1喷射形态特征52
    2.4.2喷射形态变化特性52
    2.4.3喷射形态变化预测57
    2.5喷射火焰和高温混合物危险性分析59
    2.6本章小结61
    参考文献61
    第3章热失控固体产物特性63
    3.1实验装置与方法63
    3.1.1实验装置63
    3.1.2实验方法67
    3.2喷射固体粉末过程及粉末特征68
    3.3典型过程中喷射固体粉末成分分析70
    3.3.1粉末形貌及特征颗粒分析70
    3.3.2粉末组成物质分析77
    3.3.3粉末元素分析84
    3.4不同条件下喷射固体粉末特性分析89
    3.4.1粉末成分热分析89
    3.4.2粉尘爆炸特性分析95
    3.5喷射固体粉末毒害性分析98
    3.6喷射固体粉末危险性分析99
    3.7本章小结100
    参考文献100
    第4章热失控气体产物特性105
    4.1实验装置与方法105
    4.1.1实验装置105
    4.1.2实验方法108
    4.2产气过程特性111
    4.2.1产气过程111
    4.2.2荷电状态对产气速率的影响114
    4.2.3产气成分及含量分析119
    4.2.4产气机理分析124
    4.3产气浓度变化及危险性128
    4.3.1不同气氛热失控产气对比分析128
    4.3.2不同热失控条件下产气的浓度变化131
    4.3.3产气危险性预测模型135
    4.3.4产气燃烧爆炸危险性研究142
    4.4产气冲击压力变化及危险性149
    4.4.1冲击压力特性150
    4.4.2冲击压力危险性分析159
    4.5本章小结162
    参考文献164
    第5章热失控多参数危险性评价方法166
    5.1多参数评价指标体系166
    5.2模糊对比矩阵170
    5.3多参数权重确定172
    5.3.1一致性检验172
    5.3.2权重计算173
    5.3.3评价等级划分确定175
    5.4实例分析177
    5.5本章小结180
    参考文献181
    第6章热失控产物测试技术展望183
    6.1电子显微技术183
    6.2成分分析技术187
    6.3原位测试技术191
    6.4非消耗性和非侵入性技术194
    6.5电池样品的适应性改造技术196
    6.6本章小结197
    参考文献197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