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总论 > 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
  • 书号:9787030751843
    作者:袁江洋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64
    字数:30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01
  • 所属分类:总论
  • 定价: ¥98.00元
    售价: ¥77.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科学文化,发生、发展于人类文明的汇聚、整合与创新进程之中,是人类智慧的共同结晶,不仅为现代文明赋形,更为未来文明奠基。本书从长时段全球科学思想史的视角,描绘希腊科学思想的产生,以及它在跨文明旅程中逐渐升华为现代科学和科学文化的历程。
  希腊文明有着指向自然探索和道德发展的双重价值追求,由此孕育出理性的自然哲学,继而传入罗马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基督教西方社会并激起文化创新浪潮。伊斯兰文明创造新文化的努力因内忧外患而未能取得完满成功,而基督教西方社会则在借鉴伊斯兰文明和罗马文明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发生文化转型。自13世纪起,经院哲学替代罗马教父神学,自然哲学研究重新开启,再经300年发展,新自然哲学伴随着新文化、新宗教降临,皇家学会的实验哲学集中展现了注重实验探索的现代科学研究纲领,科学制度化进程由此开启,科学文化迅速成长,成为现代文明的根本标志。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序(孙小礼)/ i
    导言 从人类思想的汇聚与整合看现代科学文化之兴起/001
    第一节 审视科学文化兴起的两重视角:科学革命与文化转型/003
    第二节 基督教西方社会发生科学革命和现代化转型的思想-文化基础/006
    第三节 汇聚与整合:希腊思想的形成以及希腊思想与一神教思想的相遇/013
    参考文献/017
    第一章 早期文明中的科学萌芽:从巫术到实用知识/019
    第一节 “科学”概念的起源、它的所指,及其与古代传统的联系/021
    第二节 科学的古代渊源:巫师、工匠与世俗知识分子/025
    第三节 古代文明的成就—从苏美尔到波斯帝国/028
    参考文献/043
    第二章 希腊:人类思想的汇聚与哲学理性的诞生/047
    第一节 早期希腊科学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基本特征/049
    第二节 地中海世界的自然知识在希腊的汇聚/056
    第三节 自然哲学之前—古希腊的神话/060
    第四节 本体论理性化进程—神学的理性化与自然哲学的诞生/065
    第五节 智者学派与自然哲学/068
    第六节 认识论理性化和伦理学的双面/073
    参考文献/079
    第三章 希腊化时代、早期罗马、拜占庭帝国:希腊科学的继承与发展/081
    第一节 希腊化时代/083
    第二节 早期罗马的希腊科学/094
    第三节 拜占庭帝国的希腊科学/100
    参考文献/105
    第四章 为什么阿拉伯文明没有锻造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109
    第一节 阿拉伯文明的起源/111
    第二节 阿拉伯帝国及其科学与文化/117
    第三节 阿拉伯文明的学术遗产及其局限性/135
    参考文献/148
    第五章 宗教改革与现代科学的产生/151
    第一节 清教论题/154
    第二节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159
    第三节 宗教改革/163
    第四节 重审宗教改革与现代科学之关系/169
    第五节 为新自然哲学奠基/177
    参考文献/182
    第六章 科学制度化的开启/183
    第一节 科学制度化的起点/186
    第二节 科学制度化的进路/189
    第三节 科学制度化的动因/192
    第四节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195
    参考文献/198
    第七章 学科化与学科研究纲领的建立:以化学为例/201
    第一节 玻意耳是否在?17?世纪发动并完成了一场化学革命并把化学确立为科学?/205
    第二节 重审“拉瓦锡化学革命”/211
    第三节 现代化学形成的根本标志是什么?/227
    参考文献/229
    第八章 从科学革命到工业革命/231
    第一节 科学成就的应用:科学对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235
    第二节 科学学会的兴起:发明家与科学家的沟通桥梁/237
    第三节 研究方式的转变:从经验归纳到实验哲学/240
    第四节 社会民众的祛魅:理性思维获得社会认同/243
    参考文献/245
    附录1 科学文化研究在中国/247
    附录2 科学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26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