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创建了“主体可及性”话语分析理论,进一步强化了体验哲学的语言融入度,明确了话语主体间的认知关系,提出了话语主体可及性研究的具体运作机制,以此将语境和话语要素归入话语主体层面进行整合研究,重构了语境和话语在话语分析中的类型和关系,将书面交际与口语交际的话语分析方法置于同一理论体系下加以区分,重新解析了主体的话语理解与生成过程,并对话语衔接和连贯的适用层级及其相应的衡量标准进行了重新诠释,拓展了话语分析的认知研究视野。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1章 导论 1
1.1 话语研究发展简述 1
1.2 当前话语研究的主要理论缺陷 3
1.3 话语研究的主体可及性转向 5
1.4 主体可及性话语研究的目标、意义及方法 7
1.5 内容概览 8
第2章 话语主体研究的哲学和语言学溯源 10
2.1 引言 10
2.2 话语主体研究的哲学探源 10
2.3 话语主体研究的语言学缘起 30
2.4 小结 51
第3章 话语分析的主体性认知研究架构 52
3.1 引言 52
3.2 认知话语研究流派的互补性探析与“新认知主义”转向 52
3.3 话语构建的主体性认知研究架构 58
3.4 小结 65
第4章 主体互动的认知语用原则与主体可及性话语分析模式 66
4.1 引言 66
4.2 主体互动的语用原则 66
4.3 主体互动的认知原则 68
4.4 基于“人际映射”与“话语交际范畴化”的主体互动研究 69
4.5 主体可及性话语分析模式总览 89
4.6 小结 95
第5章 话语衔接的主体可及性分析路径研究 97
5.1 引言 97
5.2 衔接理论相关问题的反思与修正 98
5.3 基于SA的衔接与连贯研究定位 102
5.4 DA模式下的话语衔接机制 104
5.5 小结 133
第6章 主体化连贯研究与主体语境的构建 135
6.1 引言 135
6.2 连贯主体和本体的SA界面研究 136
6.3 基于SA的连贯主体化生成理据 137
6.4 主体语境构建与CA连贯分析 144
6.5 小结 164
第7章 主体可及性作用下的话语连贯研究 166
7.1 引言 166
7.2 CA-1和DA协同下的“语境—话语”合成机制 167
7.3 主体语境假设与“自主式”话语连贯分析 172
7.4 主体语境匹配与“协作式”话语连贯分析 176
7.5 主体语境转化与话语连贯分析 190
7.6 小结 193
第8章 主体可及性模式下的交际连贯研究 194
8.1 引言 194
8.2 CA-2主导的局域性交际连贯形成机制 195
8.3 CA-1和CA-2共建的整体性交际连贯模式 208
8.4 小结 224
第9章 主体可及性视角下的交际型教学新范式探索 226
9.1 引言 226
9.2 教学思维理念的转变:SA模式下的教学体系新格局 227
9.3 教学计划流程的优化:SA框架下的课程设计新思路 244
9.4 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SA视角下的教学考核新途径 261
9.5 小结 264
参考文献 266
后记 279
图目录
图2.1 主体的两种语义组合方式 34
图2.2 主体的(形式主义)语义研究模式 35
图2.3 布氏和乔氏的形式主义主体论构架 37
图2.4 布氏和乔氏的形式主义语言研究模式对比 37
图2.5 主体的功能主义语义研究维度 41
图2.6 主体的语用研究维度 45
图3.1 认知话语研究的总体路线图 56
图3.2 语言的主体化流程图 57
图3.3 话语构建的主体性认知研究总体架构略图 64
图4.1 基于“管道隐喻”的话语交际模式略图 72
图4.2 表层IM的工作机制 73
图4.3 深层IM的总体运行模式 74
图4.4 范畴论与话语研究的对应关系 80
图4.5 话语范畴体的层级性特征 83
图4.6 话语原型范畴图解 84
图4.7 基于主体构建的话语范畴化认知模型 85
图4.8 交际范畴的总体构建模式 87
图4.9 交际范畴化的基本原理 88
图4.10 主体可及关系的基本原理 90
图4.11 话语研究的主体可及性理论分析架构 91
图5.1 SA作用下的衔接与连贯生成示意图 103
图5.2 话题、过程和事件的基本关系构型 120
图5.3 DA模式下的“篇章衔接”与“会话衔接”对比图解 129
图5.4 DA模式下的话语衔接研究体系 134
图6.1 连贯主体与本体的SA界面分析框架略图 137
图6.2 P和R的可及性连贯关系 138
图6.3 言前语境的形成过程 154
图7.1 主体语境认知成本直观图 166
图7.2 主体语境认知辖域直观图 167
图7.3 话语连贯分析的CA-1和DA组合机制示意图 169
图7.4 主体语境和话语成分对应关系示意图 170
图7.5 从P到R的主体语境转化路径示意图 191
图8.1 基于CA-2的交际连贯(R→P)运作流程(会话与篇章模式通用) 197
图8.2 CA-1和CA-2共建的交际连贯(P—R—P)模式 209
图9.1 T和S之间的SA交际关系模式 228
图9.2 基于SA的交际型教学体系架构 232
图9.3 CA-1控制下的T和S“协作式”主体连贯路径图 239
图9.4 CA-2作用下的T和S教学关系构架 241
表目录
表2.1 西方哲学的主体研究发展简表 28
表2.2 主体的哲学研究与各阶段的语言研究概览 30
表2.3 功能主义主要学派的语言观概览 41
表2.4 主体视角下的语言学研究范式简表 49
表4.1 深层IM机制的整体架构及运作类型C75
表4.2 话语范畴原型的构成方式 85
表5.1 话语事件衔接的构建模式 120
表5.2 DA模式下的话语衔接机制(无标记状态)汇总 120
表5.3 话题和过程协同下的事件衔接(句间)量化表 122
表7.1 P→R的“协作式”话语连贯“衍生机制”(不含“基础模式”) 179
表8.1 “自主式”交际连贯模式分类 223
表9.1 基于DA的交际型教学衔接关系等级量表 233
表9.2 依托SA的外语类专业核心及方向课程(语言文学方向)分类 246
表9.3 SA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及考核标准体系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