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是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核心,健全并完善该制度对破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出现的失衡、异化与阻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本书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有效性理论,通过对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项重要子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剖析,从制度层面探究掣肘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核心概念 1
一、高职教师 1
二、教师专业发展 3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4
四、制度有效性 9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及创新 15
一、研究意义 15
二、研究方法 17
三、创新之处 20
第二章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有效性研究的基础 24
第一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制度研究的基本情况 24
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 25
二、关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研究 33
第二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建构 39
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论 39
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结构论 51
第三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有效性研究的总体设计 58
一、研究思路 58
二、研究框架 59
三、分析框架 59
第三章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6
第一节 高职教师情况概述 66
一、高职教师数量 66
二、高职教师结构 67
第二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0
一、专业素质结构发展出现失衡 70
二、专业发展方向呈现一定异化 74
三、专业发展进程遭遇诸多阻滞 76
第四章 高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有效性分析 81
第一节 高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82
一、高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形成 82
二、高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特点及设计理念 83
第二节 高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88
一、资格证书制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效性分析 88
二、资格证书制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有效性分析 97
第五章 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有效性分析 102
第一节 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102
一、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02
二、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主要内容 112
第二节 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116
一、企业实践制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效性分析 116
二、企业实践制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有效性分析 122
第六章 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有效性分析 132
第一节 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132
一、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形成 132
二、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基本情况及内容 137
第二节 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142
一、“同一型”评审制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143
二、“单列型”评审制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149
三、“内分型”评审制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159
第七章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特点及其有效性较弱原因探究 170
第一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特点 170
一、制度价值有效性与功能有效性总体较弱 170
二、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制度系统性不强 176
三、存在制度套用问题,缺乏相对独立性 178
第二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有效性较弱的原因探究 179
一、制度设计理念中的制度正义问题影响制度有效性 180
二、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影响制度有效性 185
三、制度变迁方式中的创新动因不足影响制度有效性 193
第八章 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有效性的思想、原则与策略 203
第一节 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有效性的思想 203
一、洞识“和而不同”的职普辩证关系,构建相对独立的制度体系 203
二、遵循“道法自然”的专业发展规律,凸显“双师导向”的制度内涵 206
三、树立“跨界合作”的职业教育思想,加强产教结合方面制度建设 208
第二节 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有效性的原则 210
一、兼顾制度的实质与程序正义,提高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210
二、构建合理的委托代理机制,提升制度代理的质量 211
三、适度下放制度创新的权利,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优势 212
第三节 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有效性的策略 214
一、制定相对独立的高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14
二、构建“教师定期服务企业”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215
三、实行“单列型”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217
第九章 结语 219
一、本书主要结论 219
二、本书存在不足及问题 221
参考文献 223
附录 230
附录1 对高职院校院长进行访谈的提纲 230
附录2 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的提纲 231
附录3 对高职院校专家教师进行访谈的提纲 232
附录4 对高职教师进行调研的问卷 233
后记 238